APP下载

攀比之心人皆有之为何你会如此在意?

2019-03-25朱凌霞

大学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亲戚优点人会

朱凌霞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了,春节过后迎来了我的第一位来访者阿雨,一位大四的学生。

妈妈的贬损

刚一坐下,她就开始说起自己“水深火热”的春节之行,总结就一个字“烦”,并发誓以后春节再也不回老家了。学校刚放寒假时,她本打算和同班同學去搞社会实践,但是想到毕业之后要进入社会了,少了时间陪爸妈,便决定春节前回老家,陪父母好好过个节,可是好好的一场节日,变成了攀比大赛,严重打击了自己的自尊心。

“阿春家的娃,大学刚毕业就进了世界五百强!你家娃也快上班了吧?找到工作没?”

“我家小子,虽然没上大学,但是已经开了自己的公司了,今年还换了一辆宝马。”

“现在上大学有什么用哦!毕业也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女孩子还是要嫁得好,你看二婶家的二闺女,虽然没上大学,人嫁得好呀!又生了个男孩,现在被婆家宠上了天!”

对于这些闲谈,阿雨大多是一笑了之,因为每年回家都是面临如此的局面,亲戚间互相攀比并不是让她最难受的,让她最受不了的是母亲的态度。在她看来,别人家都在使劲夸自己的孩子,无论真实与否,却让人感觉很给自己和家人长脸;而妈妈每次都会说:“我家娃可比不了你家的;她从小脑子就不灵光,有个工作就行了。”或者会在亲戚走之后,面对着她长吁短叹地说:“你这学也上得差不多了,毕业了找个男朋友结婚才是正事。”

每当母亲说出类似的话时,都让她不胜其烦,每次都是兴冲冲回家,却因为母亲的话败兴离开,就盼着假期快快结束。

当我让阿雨去感受内心深层的情绪时,她讲道:“愤怒、无助、自卑!甚至有对母亲的恨!恨她为什么总在亲戚面前贬低自己,恨她为什么总觉得自己不行,这让我感觉自尊很受打击,有时候甚至在学校面对竞争时感觉都是因为母亲的影响,感觉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可是自己有时候又非常想成功,所以每当遇到自己想争取的东西时都非常矛盾,内心很想去争取,可是关键时刻却又退缩了。”

“无伤大雅”的伤害

阿雨毋庸置疑是一个善良而孝顺的孩子,但母亲对于自己的评价以及在亲戚面前对自己的贬低,造成了她自幼处于低自尊状态。从母亲的言谈中也可以感觉出来,阿雨的母亲也是一个低自尊的人,所以当面临亲戚之间的闲谈时,总是放低自己的姿态,贬低自己的孩子,似乎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谦逊有礼,才能心安理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能够看到类似的影子:当亲戚夸奖自己的孩子成绩好时,妈妈会说:“哪里呀!他们班比他考得好的还有好几个呢!”当有人说你家孩子真漂亮呀!妈妈会说:“哪有,长了一双小眼睛,像他爸爸,没随了我!”这样从小长到大的孩子,听多了这样的言语,他对自己的评价怎么会高呢?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无法被肯定时,他长大了自然也不会对自己有更好的评价。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环境是单纯、无害、美好的。

丹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苏珊·哈特(Susan Harter) 认为,孩子的自尊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婴儿至幼儿期间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支持和积极关注。

二是来自8岁之后,在和集体/社会互动过程中的感受到自己是能干、令人满意的。

这两条恰恰正是孩子分别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建立自尊的关键。

在家庭环境中,我们常见到父母不分场合和原由地对孩子进行贬低,父母通常都带些专制甚至指责的态度。父母或亲人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让孩子记一辈子,也是影响孩子自尊的重要因素;比如:“你这眼睛真小,像个小耗子眼,以后肯定娶不上媳妇。”他会认为自己不受女生喜欢,长大后就会有意回避异性;“你看看你表妹,人家比你小,年年全班第一,刚三年级都钢琴十级了,你呢?干嘛嘛不成,吃嘛嘛香,你说你能干成啥?”他会认为我肯定一事无成,所以即使机会就在眼前也会一再错过,感觉自己无法胜任。

从社会环境来看,我们在学校、工作环境、社会交往中面对老师、同学、朋友、同事时,他人的一句评价也会无意中影响我们的人生;比如我的小学班主任曾对着全班女生这样说:“我们班有女生总是喜欢骂人,这是非常不自爱的表现,大家觉得这样的人会有人喜欢吗?你们愿意跟她玩吗?”老师可能只是想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也没有点名,可很多孩子还是会对号入座排斥这样的同学,这只能增加孩子的羞耻感,自尊无形中便受到了损伤;工作中常见到老板在全体员工大会上点名批评某位同事,而且言辞中充满了贬低和指责;这些经历在我们的人生路上可谓是常态了,但是你会发现类似事件对于有些人来讲“无伤大雅”,听听就算了;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成为了一次次深深的伤害和打击。

如何面对“低自尊”

心理学有一个词汇叫“低自尊”,低自尊者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很失败;认为自身的成功都是碰巧;在机会来临时,不敢伸出手去接受;最重要的是,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对于一个低自尊者,如果有99个人称赞他,只有一个人说了一句不那么好的话,他也会忽略那99句赞美,转去纠结那一句批评。

生活中,别人无心的一句话,对我们的一个评价,是否就会让我们对自己开始产生怀疑呢,感觉自己似乎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好,甚至感觉自己被深深的伤害了,有些人可能还会因为自卑而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这就是自尊心在起着作用。

自尊是我对自身价值的总体评价,既包括对自我能力的信念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情感(比如自豪,羞愧,自得,绝望等等)。

自尊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左右我们的行为。低自尊的人会轻视、放纵自己,胆小怯懦,逃避挑战。高自尊的人能积极照顾好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低自尊和高自尊的人有相同的目标,低自尊的人却因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美国著名心理医师凯西·柯恩曾经对低自尊的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过总结:

1.把自己的行为怪罪别人

2.说话声音太大或者太小

3.想要每个人都喜欢他

4.认为自己是失败者

5.对别人苛刻

6.在交友和维护友谊方面有困难

7.不能接受赞美

8.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9.很容易沮丧

10.对自己有负面评价

11.容易放弃

12.自吹自擂

13.欺负别人

凯西·柯恩也梳理了高自尊孩子的行为表现,这样的孩子一般具有下面的特征:

1.体态放松、平衡

2.和别人有良好的眼神交流

3.有明亮而敏锐的双眼

4.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6.拥有高自尊的朋友

7.客观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8.能接受拒绝或者严厉的回应

9.可以对同伴说“不”

10.设立小的目标,并且努力实现

11.可以配合他人的需求

12.能够持之以恒

13.有非常稳定的情绪

生活中,没有人能够获得所有人的喜欢,我们也不可能喜欢你所遇到的所有的人。低自尊的人会无限放大自己的弱点,去看他人的优点,并用自己的弱点和他人的优点去比较,自然越比越没有自信,越比越是伤自尊。

面对自己这样的状态,我们该如何调整呢?在这里教大家几个小方法,大家试着坚持一个月,每天练习,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哦!

1.每天写出自己三个优点,贴在醒目的地方,反复看;

2.每天记录一条自己感觉做得不错的小事件或吃了顿美味或遇到的有趣的事情;

3.当在生活中感觉到了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把它记下来,多写写自己积极的感受和情绪;

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一味关注自己的弱點,不如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学会取长补短,你会发现自己将越来越自信。当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优点时,才能越来越有能力去完善自己不足的部分,你的成长才会越来越显著。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亲戚优点人会
为什么人会抽筋?
《如此优点》
结对帮扶成“亲戚” 扶贫路上心连心
我的优点是什么(上)
我的优点是什么(下)
比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