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撵不寓读何书?

2019-03-25张蕾磊朱毓春解喻璐

大学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文学类榜单同学

张蕾磊 朱毓春 解喻璐

在北京大学,清晨6:24:27,前沿交叉研究院的林同学已经进入图书馆了。

在浙江大学,图书馆全年开馆326天,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柬埔寨留学生林同学,全年入馆291天。

林同学说:“如果一整天没课的话,我会从早上八点一直待到晚上十点闭馆。”

林同学还说,“泡馆” 期间交到了不少朋友,一起约自习,相互督促。

图书馆,大学的标配。对于不少人来说,最温馨的晚安就是图书馆的闭馆音乐。

复旦大学给“泡馆”达人一个新词:百撵不寓。

即每天都泡在图书馆直到闭馆,被保安大叔撵一百遍都不肯回学生公寓。

本刊统计了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已发布年度图书馆大数据的54份阅读报告,

从借阅榜单来看,自然科学类和文学类是借阅量最大的两大类别。

不过,中国矿业大学榜单显示,借阅次数最高的是哲思类、经济类的图书,

尤其是《乌合之众》《资本论》《人性的弱点》等书,

借阅次数均高于文学类图书的第一名,改变了往年文学类独占榜首的现象。

矿大认为,这是学校长期坚持的阅读推广方向的影响。

在文学类书籍的借阅榜单上,近半数的阅读报告中《平凡的世界》榜上有名,它是浙大连续8年的文学类榜首,同济大学总结为“连续N年雄踞榜首”。

金庸、余华、东野圭吾是长驻榜单的高频作者。在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金庸的作品在文学类借阅榜中占了绝对优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本科生借阅TOP5中,前四名都是金庸的作品。同学感叹:阅读也是一种怀念。

在近半数阅读报告中出现余华和东野圭吾。两者不太一样的是,余华的作品少而精,在各校的榜单上,上榜的多是一部作品,或《活着》或《许三多卖血记》。东野圭吾上榜较多的是改编成影视剧的《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有时多部作品同时上榜。

自然科学类图书的借阅榜,往往与学校的理工类学科设置和学科实力相一致,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方面的书是最忙的。在北京工业大学,书库三层十二排四架的《数学分析全程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全年都很忙;在国防科技大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赛题与优秀论文评析:2005年~2011年》、《线性代数学习指导》、《应用数学基础》问鼎借阅榜。在北京理工大学,工业技术类借阅数目为70296本,数理科学和化学为30165本,文学类排第三19678本。北理工最受欢迎的书是《炸药学》,据说这本书“反映了炸药领域的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很多都是以前同类书籍未曾涉及的”。中国药科大学年度最热的三本书是《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下)和《药剂学》(第7版)。

在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分支领域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备受青睐。Python语言学习相关的书,在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上榜,其中国防科大榜单上Python相关书籍占五成,西电榜单上有三成。

梳理高校公布的阅读榜单来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的书单不走寻常路,体现出不一样的阅读风格,两校列出的书目与其他高校重合率很低。

北京大学梳理的书单以代际划分,列出了不同年代北大人的最爱读TOP5。

00后:《爱的艺术》《1Q84》《太空探索》《共产党宣言》《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90后:《利维坦》《叫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长恨歌》《百年孤独》

80后:《机器学习》《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传》《思考,快与慢》《从大都到上都》

70后:《用互联网思维工作》《天龙八部》《龙虫并雕斋琐语》《重构商业秩序》《变革的基因》

此外,北大列出了教参书中的“最”图书:

最多课程指定——《论美国的民主》

最热门通识课——《呼兰河传》

最“北大” ——《北京大学创办史实考源》

最美——《詹森艺术史》

最长盛不衰——《光荣与梦想》

最高龄——The Philosophy of Fine Art

最“大块头”——《商周青铜器铭文选》

最有“爱”——《爱情心理学》

最美味——《时蔬小话》

最短题名——《看》

复旦大学把热门图书按照文科、理科、医学分类。这些热门图书往往一书难求,唯有预约可解,不过预约的图书借期只有2周,看大部头的话,时间还真是紧巴巴!

文科: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张爱玲文集》(张爱玲)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俞吾金)

《社会研究方法》(巴比)

《第二性》(西蒙娜波伏娃)

理科:

《费恩曼物理学讲义》(费恩曼)

《数学分析》(程其襄)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

《微积分学教程》(菲赫金哥尔茨)

医学:

《组织病理学彩色图谱》(郭慕依)

《病理学彩色图谱》(徐国成)

《局部解剖学》(康健)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J .萨姆布鲁克)

书神  书虫  借阅达人

如果一年借阅200多本书的话,相当于一天多就看完一本书。从公布的阅读数据来看,有些同学的阅读量是惊人的。

在北京大学,名为“健强”的同学以1298册次借书量傲居榜首,这在全国高校中也无人能及了。中国人民大学的谢同学,年度借阅是842册次,复旦大学王同学借阅了721册次,同济大学周同学借阅679册次。他们的借阅量都明显高于本校同学。在厦门大学“书虫”们是携手而来了,舒同学借阅678册次、徐同学借阅626册次、陈同学借阅605册次。此外,年度借阅量在500册次以上的各校“阅读之星”还有:湖南大学的某研究生借阅625册次,中国矿业大学孙同学借阅544册次,浙江大学台同学借阅516册次,华中师范大学王同学借阅500册次。

“我主要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借阅书籍。我借的书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研究女性的书籍,因为我之前对女性文学以及女权主义感兴趣;第二类是关于词学,尤其是清词方面的书;第三类是关于平常论文和毕业论文中需要的一些参考资料。”浙江大学的张同学说,其年度借阅书籍236册次,是学校研究生组借阅的TOP3,“对于我而言,阅读的最大收获,是通过多读书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更好地评估当前的研究方向是否适合自己。”

国防科技大学的数据显示,年度借阅前十的同学借阅量都超过了270册次。海量阅读,反映出阅读达人们对未知的广泛学习和探索。正如一位“书虫”同学所说,阅读是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和十万个为什么,对个人自我的内部探寻,都可以在书的海洋中获取。

小众&独特

与其他高校比起来,艺术类高校的借阅榜书单充分体现了专业特色,绝对小众和独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按图索骥。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剧本选》

《外国当代剧作选》

《谭霈生文集》(谭霈生)

《论戏剧性》(谭霈生)

《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文集》

《四川好人》(貝托尔特·布莱希特)

《三毛钱歌剧》(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迈向质朴戏剧》(耶日·格洛托夫斯基)

《易卜生文集》(亨利克·约翰·易卜生)

《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杜定宇)

中国美术学院

《美学散步》(宗白华)

《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中国国家地理》(李栓科)

《插画大师蚕山作品集:奇幻插画大师的灵感与创意》(蚕山)

《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E.H.贡布里希)

《中国书画》(郑光兴)

《遗产》(露图·莫丹)

《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E.H.贡布里希)

《艺用人体解剖》(耶诺·布尔乔伊)

《新美术》(曹意强)

猜你喜欢

文学类榜单同学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文学类
榜单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