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 世范 示范

2019-03-25钟鑫

大学生 2019年3期
关键词:木铎杏坛昌平

钟鑫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其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一所有着长达117年历史的学校,

她的昌平新校园会有哪些特色亮点呢,她会新在何处?

校训、木铎,新园复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这校训广为熟知。在建于1950年代的北京北三环边北师大的校园里,有一条路就叫京师路,路上有一块宽约三四米,高约六七米的校训碑,刻着启功先生题写的这八个字,黑底金字,典雅庄重。

同样的校训出现在了北师大在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的校园内,是的,就是2018年10月投入使用的北师大昌平新校园。依然是启功先生的字体,依然是黑底金字,这八个字刻在一进主校门处。

北师大昌平校园在高教园区西南区域,园区有不少北京高校的新校园。北师大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相邻,不远处还有老邻居北京邮电大学。

同样被“复刻”到新校园的还有另一个北师大的标志物:木铎。在海淀校园,木铎就是肃立在主楼之前,在海淀校园,木铎依然矗立在主楼之前。

北师大的校园里为什么会有木铎?为什么木铎上刻有“木铎金声”的字样?木铎与教育的关联自古有之,后人也多用木铎象征教师。也有一说,认为木铎是孔子的象征,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具象。我们可以说,木铎既代表孔子,又代表广大教书育人的教师群体。《论语·八佾第三》有:“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金声”寓意有教无类,教育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昌平校园的木铎与海淀老校区的木铎是一样的,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寓意。让所有师大人在看到木铎的瞬间就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就是我的家”。

围合之势,一条主轴

昌平校园并不算很大,整个校园的四周都有建筑物,属于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围合式结构”设计。所谓“围合式”是指建筑围绕中心环境而设计,四合院应属围合式建筑的典型。北师大昌平校园內四个方向的大楼在整体效果上呈围合之势,因为所有教学楼都通过连廊巧妙连接,如从高空俯视,整个校园应呈一个规则的四边形。

昌平校园东西长,南北稍短。按中国的传统建造理念,通常南北线会是一处环境的主轴。考虑美观等多方面因素,经过长期论证考量,校方决定因地制宜,将东西向设计为校园主轴线,以东门为学校正门。

这条轴线全长约200米,沿线依次布置多个重要建筑——校门、刻着校训的“杏坛”、中心广场、“木铎金声”等。

进东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字体和颜色方面都传承了海淀校园的风格样式,不同的是,校训被设计在了一面水景墙上。

校训所处水景的整体造型犹如一个“坛”,取“杏坛”之意。有关“杏坛讲学”有一个典故,相传孔子当年坐在讲坛上弦歌讲学、教弟子读书,因四周种有杏树,故名“杏坛”。后人以“杏坛”指带“孔子讲学的地方”,现在多指教书育人的地方。

学校也将在下一年开春之际,在“杏坛”周边栽种“公孙树”银杏。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银杏树的另一个名字叫“公孙树”。因为银杏树生长较慢,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再等四十年才能大量结果,称“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联系“杏坛讲学”,也比喻教化在时间上的传承。

站在木铎之下,偶然回头,转向身后,回望东门附近的“杏坛”,突然之间,你会理解了这个新校园的设计理念:由木铎所象征的孔子站在校园中心的重要位置,四周不计东门本身,三面围合的建筑物像极了孔子讲学时抬起的双手,面朝“杏坛”,俨然一副“杏坛讲学”的生动画面。

从“杏坛”沿着路走百十米,到了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垂直相交的中心点,这即是整个校园的中心地带,这里有一个小广场也因此命名为“中心广场”。

在中心广场的中心位置就是象征师大精神内核的“木铎金声”。

站在新校园的中心位置,环视四周,可见深灰色的教学楼之间点缀着一条条的“中国红”。整个校园建筑的主色调是沉静、平和的灰色,在大楼的“眉宇”之间,几处连接大楼的连廊则采用了活泼、鲜亮的红色,这样的颜色搭配令人舒心,即使在绿植休眠的冬季,校园里依然带着“美美的淡妆”。

“木铎金声”再向西百十米就是西门。

匠心构造,处处寓意

记者在北师大昌平新校园投入使用后,两次在校园“走透透”,但还只是“知其然”,真正“知其所以然”,还是在聆听了学校老师的介绍后,记者才恍然大悟了校园的构造匠心,处处的深远寓意。

学校花了很长时间设计这个园子,学校内部的方案研讨会以及与设计团队的切磋会前后有上千次之多,单是校园主色调的这种独特“灰”就有80多种方案;由于校园面积不大,在层次感的设计上,以及在充分利用碎片空间上,师大的建设团队可谓呕心沥血。不仅如此,通过精心策划的坡屋顶、灰砖、铜门、红漆、柱础、花格、窗棂、照壁等诸多建筑细节和严谨做工过程,昌平校园在面世之初就获得了“故宫红、天坛白、长城灰、师大蓝”的网红解读。

园子里处处体现了建造者的精心,就说那几乎无处不在的各种寓意吧:东门里校训所在的那片水景中间设置了涌泉,水流聚涌,寓意人才的不断涌现和汇聚;有水漫溢,寓意中华文化中的“上善若水”,与教师职业的高尚相契合;在绿植方面,除了“公孙树”银杏寓意专心听讲的弟子外之外,在校园北门附近,以“桃”、“李”等具有师范寓意的品种打造了“桃李花岛”,寓意师大桃李满天下。在前不久的毕业四十年校园返校活动中,更有师大校友总结了“灰红”色的建筑搭配寓意学校的“恢弘”发展。

昌平校园不仅仅看起来处处是美景,它还是承载北师大未来发展的好场所。北师大正在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昌平校园是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打造中国 “教育硅谷”、创建中国基础教育“黄埔军校”过程中将承担重要的角色。

北师大是“师范”大学,校训中强调“世范”,我认为这个新校园会是一个“示范”,她可能会是很多高校新校园建设的“典范”。

猜你喜欢

木铎杏坛昌平
北师大:木铎金声,巍巍师大
窗外的迷你世界
杏坛学人风采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芳华正茂 杏坛春来
——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学组)分区赛掠影
Time difference based measurement of ultrasonic cavitat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①
Investiga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near rigid boundary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杏坛学人风采
杏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