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面构成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2019-03-23夏楚惠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平面构成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夏楚惠

摘 要:20世纪初,艺术和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运动发展的同时,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运动悄然兴起。平面构成对现代主义运动影响至深,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文章重在分析平面构成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通过探究平面构成设计中的相关构成要素,对平面构成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一同展开论述,分析平面构成和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施工、理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构成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主义;平面构成;建筑设计

一、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形成及其特点

(一)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起源

经历过近代复古思潮以及近代艺术运动的不断探索,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应运而生。现代主义设计运用在建筑设计中,丰富了建筑设计方法,使得建筑从传统单一式的建筑风格向着多元化、功能性的建筑风格转变,这在建筑设计史上有着跨时代意义。包豪斯学院深受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影响,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典型代表建筑之一。包豪斯学院的建筑设计理念为后世的工业设计、现代建筑、现代艺术等诸多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生产力水平逐步提升,平面构成技术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平面构成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使得平面构成技术得以快速的发展。由于平面构成技术不断深入,多样化、科学性、功能性等诸多因素构成了当前平面构成技术体系,推动了建筑设计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平面构成技术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对于现代建筑的设计而言,其主要包含了两个不同观念:

一是以德国格罗皮乌斯为首的典型现代主义建筑派别,其平面构成设计尤为突出,在现代主义建筑派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在平面构成的设计中,建筑的使用不仅和建筑本身的功能相关,同时也受平面构成设计的影响。对于有机建筑学派来说,建筑风格是影响空间平面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在建筑空间平面上,不同的建筑空间平面构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可以说建筑空间平面构成了现如今的建筑风格,并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时间和空间的理论,但其却很少运用在建筑的装饰中。对此,有机建筑派提出均衡的构图手法,吸取现代化视觉经验,欣赏抽象美学。

(三)平面构成在现代主义建筑中的运用

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有以下几个重要人物:

勒·柯布西耶于1920年发布的《走向新建筑》中提出机械美学观念,主张功能主义观点、居住机械理论、机械美学和抽象艺术平面构成,善于用抽象的机械形式来表现平面的美。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代表,其建筑理念较为激进,擅长运用平面构成的手法灵动地将建筑空间结构表达出来,使建筑体现出现代主义的特点。

格罗皮乌斯的设计原理包括功能主义、建筑工业化思想、团队工作方法等,后期则转为国际式风格。包豪斯校舍是格罗皮乌斯的作品之一,该建筑以使用功能为建筑设计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将建筑使用功能最大化。包豪斯校舍所运用的构图手法与众不同且较为灵活,运用对比效果较为新颖,建筑形式较为丰富,建筑风格较为开放,尤其受到青年人的喜爱。包豪斯校舍常采用不对称的建筑风格,各建筑部分的方向和大小形式不尽相同,主要采用的是多方向、多入口的建筑风格,呈现出的是纵横错落、变化丰富的效果。

巴塞罗那德国馆由密斯·凡德罗所建,其建筑风格精美,简洁精炼,是当代简约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为现代建筑风格指引方向。密斯的风格深受包豪斯的影响,包豪斯又受同时期俄罗斯先锋艺术派的影响,但包豪斯更理性清澈,而密斯更整体抽象。巴塞罗那德国馆受简约风格的影响,以蒙德里安为代表,强调运用水平和竖直线条对比,颜色方面选择红黄蓝几种原色创作[1]。密斯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平面三维空间方式,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运用竖横竖构图和原色来强调空间矢量。

赖特的建筑风格强调的是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在结构和材料上,赖特力求表达自然本色,提倡浪漫主义艺术观和反都市倾向,提出城市分散主义。流水别墅为赖特所建,流水别墅通过空间处理,将各房间相互联通,水池互相连接,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的效果,将空间的流动性充分体现出来。立面运用水平线处理,在层叠空间中将流动的线条和流水别墅相融合,获得了水平流动的效果,将建筑与自然结合的形態充分表现出来[2]。

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风格与其他的建筑大师相比较,更加重视建筑人性化设计,如玛利亚别墅的设计。玛丽亚别墅的平面采用的是L字型和U字型,使得整个建筑呈不规则形状,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玛丽亚别墅将矩形空间连接在一起,使空间沿斜线方向和S型方向流动展开。在平面视觉构成中,尽量避免结构与形态规则性的重复,各个部分之间的平衡主要取决于平面视觉,无规律性可寻。阿尔瓦·阿尔托善于利用平面构成设计建筑的平面,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和优美景色,主张将理性与浪漫融为一体,给人亲切而温馨之感[3]。

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

(一)点式构成

在几何学中,点没有大小,没有方向。但在平面构成中,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点的大小不同,给人呈现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点在建筑立面表达中是一种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具有一定的聚焦作用,这使得点在平面构成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以上海世博会的PRADA旗舰店为例,其表面主要运用了圆点镂空设计,给人一种立体化的感受,使得整个建筑层次分明,剔除了原有的乏味感[4]。圆点外圈散发出来些许光斑,该光斑散发的颜色,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给人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二)线式构成

点连续移动的运动轨迹就是线,线有方向,有长度,在平面构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平面结构设计中,根据弯曲与否,可以将线分为直线、曲线。按直线的长度按分,可以将直线划分为长线和短线。按直线的宽度划分,将宽度较宽的直线称为粗线,宽度较细的直线称为细线。长线给人的感觉是挺拔且具有延伸感;短线给人的感觉是有力和稳定;粗线给人的感觉是厚重;细线给人的感觉是尖锐。直线在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长且细的直线,能够给人一种挺拔、尖锐的感觉;短且粗的线给人一种厚重稳定之感[5]。曲线更加能够体现女性的优雅、柔软之美。运用曲线设计建筑表皮,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并且散发出优雅气质以及刚柔并济的特性。

(三)面式构成

面是线不断移动的结果,具有长度、宽度、厚度。在平面构成设计中,面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面构成的面,另一种是虚面构成的面,这两种面通常叠加使用。

三、将平面构成运用于现代建筑的具体表现

(一)平面构成在苏州博物馆中的表现

当前,在我国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苏州博物馆无论从建筑造型的平面上还是建筑的外部造型上,都运用了现代平面构成手法,运用了面与面的接拼设计。苏州博物馆采用的是灰瓦白墙的建筑风格。该建筑风格是江南水乡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以白色为主、黑色为辅的两色搭配散发出素雅的气质,再配上江南常见的竹柳等绿植,在平缓小河的掩映下,就能形成一幅立体的泼墨山水画,栩栩如生。由此可见,苏州博物馆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建筑著作[6]。

(二)平面构成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的表现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作品,大红的外观以及斗拱的造型流露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息。其平面设计以方正为主要设计思路,整个建筑呈轴对称,以南北向为主轴。建筑宏大且极具中国特色,可谓是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

四、平面构成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一)彰显建筑的功能性

本文上述建筑所运用的平面构成设计大都重视建筑的功能设计,强调平面构成美观与建筑的实用功能相结合。同时,我们不能太过于西方化,不能一味效仿西方。我们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提高创新意识,将建筑的功能性与设计美观相结合,重在凸显自身的风格。

(二)包容与接纳多元文化

当前,我国现代建筑的设计常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当前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使建筑在具备传统文化气息基础之上,兼具地方特色,突出当地建筑的风格,做到因地制宜[7]。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同时,在建筑风格设计中,还应该着重强调文化包容性,提升对优质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吸收程度,以此来丰富建筑的美学色彩[8]。

五、结语

现代主义建筑擅长运用平面构成打破以往陈旧的建筑平面设计,为建筑设计开辟了一条创新独特之路。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一直保留传承至今,对当代建筑起到启发和借鉴的作用[9]。我国的现代建筑设计既要将现代元素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也要进一步提升对优质外来文化的接纳和吸收程度,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璞真.20世纪现代建筑起源与流变过程中的基础性案例的梳理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2]張天翔.新艺术运动时期建筑形式的美学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8.

[3]李春.贝聿铭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梦婕.江南近代早期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8.

[5]奥克斯林.包豪斯理念: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延续:从“转向艺术”重返标准与“科学”[J].赵越,林云瀚,译.建筑师,2019(4):54-61.

[6]丁光辉.重塑现代主义建筑话语:《建筑师》杂志的作用与贡献(1979—1989年)[J].建筑师,2019(4):45-53.

[7]刘昌辉,刘勇.隐喻主义对地域建筑文化表达的启示[J].汉字文化,2019(19):179-180.

[8]曹雪.现代建筑工程之水泥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9):14.

[9]张春阳,范凌云.建筑的“精神”元素与传统继承:以鸿嘉星城酒店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9(8):44-48.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平面构成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困惑
新媒体环境下的平面构成教学研究
格特鲁德·斯泰因的现代主义多元阐释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
谈波特作品中的现代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