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班化背景下激活小学科学教学

2019-03-22

成才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班化科学课科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坏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但是囿于大班额教学,对探究性要求较高的科学课程往往无法展开。小班化教学为小学科学教学转型带来了契机,小班化教学背景给予了教师更多观察学生发展变化的机会与可能,教师的授课形式、教学策略以及师生交往等方面都有机会得到改进,从而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但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将小班化优势体现出来是摆在科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我充分发挥小班化额教学的优势,在课堂上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就揭开科学世界的神秘面纱作了一些探索,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在学科学中提高了科学素养。

为了激活小学科学教学,我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探究新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科学课来讲更是如此。科学讲究的就是趣味性。各种枯燥的实验原理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就被慢慢攻克了。例如,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学习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一课时,非常抽象。但是将手电筒、3张带孔的卡纸与成像屏等实验器材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时,他们就能够很快地进入探究状态,兴趣高涨。通过小组合作,学生最终形成了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的实验方案。教师可以在这时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与发现哪些事物也是利用了该原理。因此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探究欲望的同时,还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悬念,使得学生课后仍能保持巨大的探究热情,形成课内外的合力。

二、合作学习,寻求真理

科学探究本身是一个过程活动,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思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平台。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要让小组成员“一个都不能少”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更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在今年一年级新增的科学课的教学中,我就比较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每一小组的成员固定后,都有各自的分工,如材料领取员、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等。第一次真正的小组合作是在第二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的教学中,在课前我还很担心他们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但他们在小组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得非常棒。由于每个人都参与其中,都有自己的职责,没有人无所事事,因此每个孩子都有所领悟、有所启发。这种小小的成就感是激发孩子们进一步探究的动力。

三、积极评价,树立自信

小班化教学中由于老师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所以在教学中科学的引导、合理的评价对课堂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关注对学生作出结论,相对忽视过程性评价和对学生的激励,因此在小班化背景下应该更多地关注过程性评价,坚信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并且适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并放大,这样慢慢地孩子们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他们就会更加喜欢上科学课,更加喜欢在科学课上表现自己。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和心理品质都会得到相应提高。这正是小学科学课要达到的目标。

要作好积极评价,教师要比在传统的课堂上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课前准备要充足,课上引导要到位,尽量照顾到每个学生。课中评价要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鼓励和引导;课后评价要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正意见。当孩子们情绪发生变化时,要适时地进行疏导,聪明的孩子夸他聪明,反应慢的孩子夸他勇敢……总之,教师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动机、指导其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发展,他们才能更好地投入科学学习。

猜你喜欢

小班化科学课科学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科学课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