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配比丙泊酚/依托咪酯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22刘黎明赵溦珉黄海斌

微创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混合液胃镜麻醉

刘黎明 王 爱 万 青 张 咪 赵溦珉 黄海斌

(华润武钢总医院麻醉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80)

胃镜检查是消化科最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虽然传统的胃肠镜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带镜管道置入体内,会使患者胃肠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抑制[1]。此外,胃肠镜检查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患者对检查的恐惧容易引发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而影响诊疗效果,因此无痛胃肠镜检查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依托咪酯、丙泊酚都是无痛胃镜检查最常用的麻醉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也相对较高。但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下降,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比一般患者更高,因此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使用比例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2-3]。本文选择了240例患者进行分组试验,以进一步了解不同配比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无痛胃镜诊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构成比组、高构成比组以及低构成比组,每组80例。其中低构成比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32~65(49.74±5.38)岁;麻醉分级:Ⅰ级 42例,Ⅱ级38例。中构成比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33~65(49.58±5.44)岁;麻醉分级:Ⅰ级41例,Ⅱ级39例。高构成比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2~64(49.93±5.57)岁;麻醉分级:Ⅰ级44例,Ⅱ级36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麻醉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检查前,三组患者均禁食8 h,并给予患者10 mL达克罗宁胶浆剂,进入检查室后,患者取仰卧位,建立静脉通道,并将心电监测装置连接好,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同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静脉注射50 μg芬太尼,等待3 min,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未发现异常,则通过静脉注射方式为患者输注相应剂量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其中丙泊酚的规格为10 mL ∶100 mg,依托咪酯的规格为10 mL ∶20 mg。低构成比组选用构成比为10 mg ∶1 m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中构成比组选用构成比为10 mg ∶2 m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高构成比组选用构成比为10 mg ∶4 m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输注药物后,注意观察患者的睫毛反应,待患者睫毛反应完全消失之后,开始进行胃肠镜检查。

1.3 麻醉中处理 实施麻醉后,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情况,可以使用密闭面罩进行吸氧,医生辅助托起患者下颌,并为患者实施加压辅助呼吸;如患者心率低于50次/min,则给予0.3 mg阿托品静脉注射;如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70 mmHg,则给予10 mg麻黄素静脉注射[4]。

1.4 观察指标 采用心电监护设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分别记录麻醉前、麻醉后2 min以及检查过程中三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HR、MAP变化情况 与同组麻醉前相比,麻醉后2 min、检查时,三组患者HR、MAP都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相同时点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三组患者的MAP变化情况 (x±s,mmHg)

注:与麻醉前相比,*P<0.05。

表2 三组患者的HR变化情况 (x±s,次/min)

注:与麻醉前相比,*P<0.05。

2.2 麻醉情况比较 中构成比组诱导时间、离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高构成比组和低构成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构成比组与低构成比组诱导时间、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麻醉情况比较 (x±s)

注:与中构成比组相比,*P<0.05。

2.3 不良反应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统计

3 讨 论

无痛胃镜检查是在常规胃镜诊疗时,应用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镇痛,使得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会感觉到疼痛,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以及胃肠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胃肠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近年来,无痛胃镜检查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检查过程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探讨,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丙泊酚、依托咪酯均是无痛胃镜检查中常用的麻醉药物,联合应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有利于麻醉效果的提高[6],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时采用的最佳剂量比例尚无明确报道,本文旨在针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本文结果显示,麻醉后2 min以及检查时,三组患者的HR、MAP均降低,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麻醉前、麻醉后2 min以及检查时HR、MAP都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构成比组患者诱导时间、离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高构成比组和低构成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构成比组和低构成比组诱导时间、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构成比为10 mg ∶2 mg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能够明显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及离院时间,提高胃镜检查的效率,保证患者心脑血管的稳定和呼吸功能的稳定。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以及麻醉时间较短等特点,可以对大脑神经递质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从而降低检查后可能出现的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托咪酯具有代谢速率高、诱导快以及患者苏醒时间短等特点,但需要严格控制用量,否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大大提高[7]。采用10 mg ∶2 mg比例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对患者进行麻醉,可以有效防止呼吸抑制反应的出现,有利于心肌血流量的改善,可以有效减少胃肠道反应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8]。

综上所述,采用10 mg ∶2 mg比例的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液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进行麻醉,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以及离院时间,在稳定患者呼吸和心血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检查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小,可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混合液胃镜麻醉
月季生态培育方法新尝试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胆汁胰液混合液溶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外实验研究
铅、铋混合液配制方法的探索与改进
混合液关节腔加压灌洗联合玻璃酸钠、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