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Stoppa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9-03-22曾文丛陈荣春郭朝阳

微创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髋臼骨盆入路

曾文丛 陈荣春 郭朝阳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赣州市 341000)

骨盆与髋臼骨折的主要原因为高能量损伤,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是治疗此类骨折的主要手段,但手术入路较为复杂,切口较长,无法充分暴露髋臼四边体部分,治疗风险较高。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可有效避免术中出现髂血管束分离的情况,通过结扎髂血管和闭孔血管的交通支,可更好地显露髋臼,降低复位与固定难度[1]。本研究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符合《骨科学》中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临床症状表现、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受伤时间在2周内;(2)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3)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意识不清、认知障碍;(2)心、脑、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损伤;(3)患有恶性肿瘤或凝血功能存在障碍;(4)合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6.2±6.2)岁;骨盆骨折19例,髋臼骨折15例;高空坠落7例,重物砸伤12例,交通伤15例。研究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7.3±6.3)岁;骨盆骨折20例,髋臼骨折14例;高空坠落8例,重物砸伤12例,交通伤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将患处垫高,于下腹正中做长10~15 cm手术切口,顺着腹白线切开腹直肌,向两侧进行牵开,保护好膀胱,钝性分离腹膜外间隙,直至患侧腹直肌止点后停止,向前外侧牵拉患侧髂外血管神经束、髂腰肌和股神经,充分显露耻骨联合至骶骨髂关节的真骨盆边缘、四边体,以了解有无“死亡冠”(髂血管和闭孔血管的交通支)存在,如有则进行结扎处理,于骨膜下剥离耻骨支或四边体部分,以暴露骨折需要为依据在骨膜下对四边体进行剥离,完全显露出骨盆耻骨支或髋臼骨折端,骨折复位采用骨盆复位钳进行,依据骨盆前缘、四边体复位情况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判断,透视复位满意者顺着骨盆内缘将塑形后弧形钢板置入,避开髋臼关节区,并对螺钉位置进行正确选择。

1.2.2 对照组 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手术切口起点为髂嵴中后1/3交接处,切口止点为耻骨联合上方2 cm,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后,以粗丝线对腹部筋膜和髂嵴阔筋膜进行缝合,再对腹直肌和耻骨骨膜进行缝合。麻醉方式、骨折复位同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切口浅表感染、尿路感染、腹股沟疝等并发症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3]评定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评分≥18分为优;评分15~17分为良;评分12~14分为可;评分<12分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 (x±s)

2.2 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低于对照组的35.3%(12/34)(χ2=6.928,P=0.008)。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n(%)]

3 讨 论

骨盆髋臼骨折会造成强烈的局部疼痛感,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能力,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首选方法,其中常用的前侧入路为髂腹股沟入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对不稳定骨盆骨折移位的前柱骨折、髋臼前壁、耻骨上支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是当前标准的前方手术入路。然而髂腹股沟入路需对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腹股沟管等重要血管神经组织进行解剖,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无法在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处理骨盆前环复杂骨折方面难度较大,容易造成手术创伤,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影响[4-5]。

改良Stoppa入路主要从腹膜外进入到骨盆内部,属于传统髂腹股沟入路的一种替代路径,可在术野充分显露出整个真骨盆缘,术中可获得更为完整的信息。相比于髂腹股沟入路,改良Stoppa入路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术野暴露范围,可得到更好的视野暴露,可在直视下进行四边体复位,固定效果更为可靠,减小组织创伤,降低移位骨化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骨盆髋臼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与李宝丰等[7]研究结果相似,其原因可能与术中清晰术野、软组织创伤小等有关。

综上所述,相比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改良Stoppa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口更小,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髋臼骨盆入路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股血管分布情况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