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如何讲故事

2019-03-20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讲故事纪录片矛盾

赵 欣

(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6013)

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创作已经进入了黄金时期,有三个显著的标志:第一,在播出时间上看,最初的纪录片都是在边缘时段播出,而现在可以在很多卫视的黄金时段看见了。第二,在题材上看,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大多是现实题材纪录片,主要是讲述中国各行各业的奋斗历程。第三,在受众群体上看已经不是少数精英人群观看了,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也就是说一部好的纪录片会得到口碑和经济利益的双赢。可以看得见的是“故事化”已经成为了当今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手段,那么纪录片应该如何讲故事呢?

一、好的故事要有大的吸引力

让故事有吸引力,说难不难,但却又不容易,发现并凸显平凡生活中的戏剧性是惯常的做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制造冲突”。通常我们先要确定主要的角色,围绕这个主角和中心,来给主角一个非解决不可的难题。那么观众就会自然地产生“我真想知道主角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想法,这样也就产生了吸引力。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其中一集是讲述藏族男子白马占堆为弟弟采集野蜂蜜,要攀爬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树,在这里有几重困难,首先是他如何才能爬上去,其次他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安不安全,再次他爬上去如何对付蜜蜂呢?这些都是主角必选面对的问题,也是最吸引观众看下去的冲突。

在设置冲突时,我们通常有这4种做法: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最普遍和广泛的,它通常也最直接。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需要用到反义词这个概念。在最初构思的时候,可以构建出和主角性格相反的人,比如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勇敢的人和胆小的人、正直的人和邪恶的人、贪婪的人与慷慨的人,当正面特点的主要人物和反面特点的人物相遇后,会产生出最直接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冲突。在最初人与自然之间可以说是对立并存的,人要在环境中索求,所以这种冲突自古就有。比如为了生存或者贪欲去破坏自然,又或者因为大自然的灾害让人去承担因果关系,这种冲突也是相对好设置的。

第三,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人在社会群体中才能体现出自己价值的,没有社会就没有你存在的基础,而我们在设置这个冲突时候可以是一个大概念,比如主角与社会大环境的格调、主角在适应大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非常具体的冲突,比方说医生和病人,学生和学校。

第四,人自己的内心冲突,人心本就是最复杂最不可捉摸的,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有时候我们面对喜欢渴望的人或物反而不敢接近,可我们却不自觉的想靠近,一方面想追寻一方面要克制,这都是最好的冲突载体,而内心的这种冲突也是最吸引人的,因为这也有可能是观众心中的矛盾。

二、讲故事要注意情感的建立

在电视里,讲故事光好看吸引人还不够,它要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才会让人能回味和欣赏,这种情感可以是对片子本身三观的认同,可以是精神上的一种共鸣也可以是情怀的表达,总而言之要在故事中建立情感的表达。纪录片中主人公的情感表露是情感的直接显现,也是直接感染观众的情感力量。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也就是说,像感动别人要先感动自己,带着这种情感创作才能把故事的感情确立起来。在纪录片《哈纳斯湖畔的笛声》中,有这样一段场景让我印象深刻,生活在哈纳斯湖畔的蒙古族牧民鄂尔德什老人想要把最具民族特色的口笛传承下去的,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老人在湖边吹出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悠婉笛声,即是一种宣泄,也是对其情感世界的最好诠释。

三、讲故事要注意细节

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对于纪录片其实也一样,好的故事一定有打动人的细节,因为故事通常都是发生在细微之处。同时,作为故事情节的一部分,细节可以直接去参与故事本身。观众在看纪录片的时候,最能吸引他目光的,往往不是全景式的壮丽的场面,而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在细节上做文章更是能够把枯燥的历史文献片变得更生动趣味。陈晓卿谈到表现慈禧西逃有多种方式,但最好的一种是从一个细节讲起,说河北的一个县令正在堂上办公,突然来了一道圣旨,要他准备一口大铁锅,买多少菜,他一下就懵了,说到底出了什么事?然后慈禧来了。这个细节把当年的气氛全都找了出来,让历史有了风情。

四、结束语

未来纪录片一定会从传统的技术思维走向融合思维。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创新“中国叙事”,加快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精彩、更生动的中国,这应该是广大纪录片工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讲故事纪录片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听冬神讲故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