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论片在政治传播中的象征作用探析
——以《辉煌中国》为例

2019-03-20宋剑桥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纪录片国家政治

宋剑桥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政治象征是政治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治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并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形成新的象征物,充分发挥象征作用。纪录片《辉煌中国》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新成果,提高全党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自信心,《辉煌中国》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政治象征的代表,一方面发挥着象征功能,另一方面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辉煌中国》的政治象征作用

象征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思想文化传递方法,是理性与感性因素相互交织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在感性基础上架构起符号意向与理性思维联系的心理过程。象征方法是指一定的教育者凭借人们内心所积淀的印象,通过调动教育对象类比联想机能,利用可感知的客观存在、特定仪式以及典型活动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反映、传递一定价值观念、思想立场和行为模式的操作机制和手段①。象征是用具象物表达抽象的情感,也是政治性和心理学的综合联动。2017年中国先后出现了《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等一系列从各方面反映中国发展成果的政论性纪录片,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具有代表性的就是2017年9月19日开播的系列纪录片《辉煌中国》,不仅在思想上起到了凝聚作用而且成为了新时期的政治象征符号。

(一)政论片是政治传播新的有效实践

政治象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精神和情感意志的凝聚作用,但是政治象征并不是无条件的,是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状而发挥特定政治象征功能的物化代表。政论片《辉煌中国》本身就具有政治象征的功用,但并不是存在政治性的抽象物就是政治象征符号,《辉煌中国》的政治象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

如果说国家的历史书写指向的是过去、国家性质的表达指向的是现在,那么,国家政治理想的阐发则指向的是将来。时间成为国家认同建构的一个重要元素②。政治象征要有吸引力、凝聚力、号召力,不仅要描述国家的过去,呈现国家的现在,而且还要憧憬国家的未来,为生活在当下的人民提供未来美好生活的蓝图,给人希望与信仰。纪录片《辉煌中国》以十九大为时间轴心,用六集的内容展示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成果,总结成功经验,为十九大召开凝心聚力做好思想准备。

《辉煌中国》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结束后,“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于2017年9月25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以实物成果总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大型成就展,这与《辉煌中国》具有同质功能,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展示形式,放大了其本身的象征作用。

2.具有延续性的内容刻画

2018年3月上映的《厉害了,我的国》是在政论片《辉煌中国》的基础上剪辑而成,并增加了十九大后的新成果,起到了引领新时代的作用。《厉害了,我的国》从科技等方面,选取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几大内容共同组成,用以表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的科学性和延续性,通过大银幕公开上映的方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观看,把受众放在了传播中的主动地位,也成为《辉煌中国》本身作为政治象征载体的重要功能性作用。

(二)政治象征为政治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政治象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以《辉煌中国》为代表的一系列传导国家精神展示中国形象的纪录片应运而生,成为了政治传播中的新的象征物。不论是《辉煌中国》本身还是由它产生的《厉害了,我的国》都共同展示了国家发展的成果,该片中典型人物的选取,在内容设置上,《辉煌中国》采取了“内容众筹”的方式,从创作阶段开始就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拍摄、全民接力的“讲辉煌”的互动传播③。通过设置“厉害了,我的国”的话题,在微博、腾讯视频等媒体上设置弹幕和贴纸,通过直播、视频展映等方式尽最大可能调动起广大网友的主观能动性,铺垫了作为政治象征的凝聚作用。

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以仪式为代表的政治象征凝聚作用局限性日益凸显,越来越需要丰富多样的政治象征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辉煌中国》全民讲故事,全民参与的方式在创作初期就发挥象征作用。

《辉煌中国》除了营造话题感之外,仪式感贯穿整个制作过程,表面上看是形成新的政治象征符号,实际上发挥的仍是政治传播的内部功能,政治象征使政治传播从抽象到具象再到抽象,达到强化认同的目的。

(三)政治象征为政治传播划定了边界

基于政治传播需求所产生的政治象征是也是意识形态的凝结,这种流动的精神气质不同于其他区分物,是在国家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国家记忆和文化内涵,沉积成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

政治象征为政治传播设置了隐形边界,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集体意识和差别意识,国家政治象征的代表性对内形成标记感,形成民族内部独立的意识,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具象展示,塑造和展示民族、国家的形象。1990年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此时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国际参与逐渐深入,宏观语境中出现国家形象,诞生之初就被打上深刻的“外向性”特征,《辉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人民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在十九大前夕播出,不仅在国内引发广泛讨论,更是使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发展的成就,整个纪录片不仅有港珠澳大桥这样宏观的场面,更是以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为切入点,展示了精准扶贫的成绩,还有移动支付等生活的真实方面,通过宏观与微观场景的结合,把当下中国发展的成果具体展现出来,因此更具有真实性,也正是因为真实性,《辉煌中国》既成为中国人民的发展坐标也是世界看中国的一份答卷。

《辉煌中国》虽然具有很强的政治象征性,但其内部也不乏文艺感和美感,以纪实手法拍摄,用讲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数据来展示成就,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整个纪录片犹如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诉说成绩的同时也蕴含着发展的机遇。在展示港珠澳大桥、“天眼”这样的高新技术成就时,除了宏大的全景镜头之外,也用第三方视角展示细枝末节拉近了受众的距离,完成了从单一的宏观叙事向多向叙事的转向。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该纪录片本身的政治性或是将政治色彩隐匿于艺术性下,在对外传播方面易于接收,在国家认同的他塑方面,制造了更多的契机,形成正面影响,发挥正向功能,完成政治传播的认同转向。

政治象征在政治传播的边界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政治象征都能合力促进政治传播的发展,边界首先界定了政治象征的特质其次抽象出政治象征的必备功能,通过简单的代表阐述复杂的理念,代表性强,简单的符号聚合成共同的理念,加速了认同感的形成。

二、《辉煌中国》

政论片《辉煌中国》是新时期政治象征的代表,作为具体的象征物,其本身促进了政治传播地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更需要发挥自身作为政治象征的作用,打造政治传播的良性环境。

(一)原象塑造

《辉煌中国》展现的是政治传播的原象,它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都与现在社会的文化需求相契合,弥补了政论片只有单一宏大叙事观或仅从单纯一方面阐述的不足,打造了十足的原象感,特别是《辉煌中国》和《厉害了,我的国》都有从小人物或平凡视角展示中国发展中人民的获得感,使得原象的覆盖面更加全面和客观,给由此形成的映象和表象更有说服力和时代感。

原象塑造实际上也突出了载体的承载能力和政治象征的象征作用,要求我们在政治传播的过程中注意象征个体本身的特点,既有突出的代表性,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既有高度的覆盖能力,又有较强的说服力;既具有时代色彩,又具有延续性。《辉煌中国》之所以能够作为政治象征,起到增强国家认同的作用就在于其承载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功能性作用,配合新时代应运而生,将原象塑造得全面而又客观。

(二)映象塑造

映象即是把政治象征和政治传播联系起来的动态考察,映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映象化的《辉煌中国》出现地并不偶然,而是基于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必然,是促进政治传播有效性的需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特别是主要矛盾的变化直接表现了中国现在发展的实际不同,处理好国内发展的问题,通过政治传播的强化形成共同记忆,凝聚发展合力。

《辉煌中国》作为政治象征就是政治传播映象,并通过内容表现出不同属性的映象,用以辅助政治传播。整个政论片中不乏有人民的笑脸以及辛勤工作的工人,通过这些具体样态代表社会发展中人民的获得感。

(三)表象塑造

以政治象征被接受的程度作为衡量政治传播有效性的尺度,将政治象征作为表象。政治象征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就是促进政治传播的有效性,发挥纽带作用和联系作用。《辉煌中国》创作的出发点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就是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情感导向和舆论导向,我国的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自信都通过《辉煌中国》中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和真实的话语展示出来,在展示“共享”理念的过程中,选取了人们生活中交通网红共享单车,无缝对接在场景中,线下也与共享单车合作,在国庆节期间投放限量版“厉害了!我的国”共享单车,在微博、微信中通过个人传播造势,丰富了政治传播的表象和具体表现。

三、结论

政治象征既是政治性表达也是象征性的集中表现,在政治传播中,充分发挥象征作用,增强凝聚力、建设力、延展力,推动中国在新时期的建设。《辉煌中国》为政治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范本,紧扣时代脉搏,以先进的政治象征促进发展,实现政治传播有机统一,共同唱响新时代的中国声音。

注释:

①焦成举.浅析思想政治象征教育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16(08):30-32.

②殷冬水.国家认同建构的文化逻辑——基于国家象征视角的政治学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6(08):74-81.

③叶闽武.从《辉煌中国》热播看纪录片宣传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3):101-103.

④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猜你喜欢

纪录片国家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纪录片之页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