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翻译工作

2019-03-20王洋草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思维习惯电视新闻原文

王洋草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甘肃 天祝 733299)

纵观历史长河,在民族文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交流也逐渐加强,有大量的外国新闻需要被翻译成中文,让国人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情,因此,对翻译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大了翻译的难点。

一、电视新闻翻译具备的条件

电视新闻的翻译是所有翻译中比较难把握又非常重要的一种翻译,要求翻译人员具有良好的世界观和责任感。

(一)认识新闻翻译的重要性

新闻翻译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涵盖政治、军事、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时政性。新闻非常讲究实效,一旦错过时间,就不再是新闻了。与此同时,如果对地名、人名的翻译不正确,就会犯政治性错误,产生不良后果。所以,对于新闻翻译的工作人员要具有非常高的政治素养,要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时刻谨记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除此之外,还要有极强的责任感,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如果翻译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会犯很多不该犯的错误。因此,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之前,一定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内容,明白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如果理解得有偏差,很有可能造成翻译的不准确,理解程度的深浅是翻译工作的关键。译者在翻译时必须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风格,把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观众,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翻译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环节,保证译文没有偏差。

(二)不断更新知识

电视新闻的内容涵盖政治、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涉及内容非常广泛,要求译者要尽可能多接触、多掌握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倘若电视新闻的翻译人员不能充分具备广博的知识储量,就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新闻翻译人员还需要对国内外发生的实事准确及时掌握、了解,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更新知识,增加知识量。例如:进行地名、人名的翻译时,要多向当地前辈进行虚心请教。对于新闻中出现的新鲜词语、术语要向学者、专家求教,力求做到翻译大众化。实践证明,新闻翻译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知识,对于加深原文的理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对原文的理解透彻,在翻译时就能完全摆脱原文的束缚,可以灵活自如地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选用合适恰当的语言进行翻译,可以把文章意思准确恰当的表达出来。因此,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翻译人员,不仅要学习和强化翻译理论知识,还要经常向前辈虚心请教,不断增加知识储备。

二、电视新闻翻译难点

(一)新鲜词语不断出现

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传播媒体的现代化,随着各种新兴社会现象的产生,新鲜的词语屡见不鲜。新的词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不断变迁、时代的进步,而这些新鲜的词语有很多最先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之后人们争相效仿,到达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后,逐渐被收入词典里,成为语言中的一部分。例如:仿造名牌产品而生产出的山寨产品,造成“山寨”一词在2008年底成为流行用语。2009年年底在上海发生的“钓鱼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跃成为新闻界的新词。

(二)外来词汇随处可见

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大大减少了国际时空,对我国政治、经济各方面影响非常大,对于文化领域更是出现与国际融合的趋势。各国的跨文化沟通变得更加频繁,任何国家的任何语言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们需要互相交流,就必须要从其他语言中学习新知识,外来语言也接踵而至。

(三)外来报道要遵循内外有别

翻译人员在进行电视新闻的翻译工作是要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由于各国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差异,在新闻翻译中经常会出现中国人很熟悉的词汇,但在其他语言中暂时空缺。如果翻译时使用直译法,通常很难确保译词被观众所理解。合格的翻译人员不应该只是词语转换的“对号者”,而应是思想沟通的“搭桥人”。为了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保证翻译出的语言被观众理解接收,保障传播效果,翻译人员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多元化地进行翻译。尽最大程度保证词语原意和特色的基础上,适当添加背景知识,对时政新词采取解释性的翻译,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改变原词的形式,准确翻译出原意。

三、做好电视新闻翻译工作的措施

(一)重视观众的思维习惯

电视新闻承载着丰富的外国国情,除报道内容具有明显的时政性之外,语言翻译非常重要。对于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遵循符合国家发展实际情况、贴近观众思维方式的原则。中国人和外国人在生活意识、价值观念、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电视新闻的翻译时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思维习惯和心理,尊重观众的习惯,在翻译时要多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在选词搭配、语句顺序上尽可能地道地翻译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词语翻译要言简意赅,注重文字可理解性

语言是重要的传播信息载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传播工具。在翻译过程中,要言简意赅,方便观众理解,同时又可以满足观众的需求,这才是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在电视新闻的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要在格外注意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围绕文章中心主旨,适当地进行重组、删减等文字加工和处理,防止使用生僻复杂的词语盲目追求逐字翻译。对于具有浓厚中国特色而在其他语言中尚且空白的词语,例如菜篮子工程、希望工程等,在对这些词语进行翻译时,要保留词语特有的中国特色,表达出词汇内涵,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今,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精髓被传播到了国外,很多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例如太极拳、饺子等在翻译时可以适当选择直译的方式。对于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专有名词和术语,在翻译时也可以选择直译和音译的方式。在进行翻译时,要时刻秉承为观众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翻译水平,力求在准确翻译的前提下,做到语句优美。

(三)新闻标题的翻译

电视新闻的标题在表示新闻中心时,要对新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新闻标题要能充分体现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简明扼要吸引眼球。

(四)网络词语的翻译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词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体也应运而生。因为网络词语具有独特性,因此也加大了翻译人员的翻译难度。首先要准确理解网络语言的意思,再表达出真实的内容。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词语可以选择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网络语言千变万化,如果全部选择直译的方法,观众肯定看不懂,所以翻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语言的文化背景,对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加工修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的翻译要严格服从国家政策方针,又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文化意识、社会背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作为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要采取适当有效的策略,再原文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采取删减、增添的方法,把稿件翻译成容易被观众接受理解的语句,使观众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国际动态,了解其他国家的风土民情。

猜你喜欢

思维习惯电视新闻原文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探索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习惯的方法——以初中生物学实践活动为例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研究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