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助力教育媒体转型升级

2019-03-20郑祖伟

传媒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郑祖伟

(现代教育报社,北京 100053)

一、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变得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发生的深刻变化,如何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实现涅槃重生,是教育媒体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此大背景下,教育媒体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教育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融媒体的内涵与发展

互联网媒体的普及和发展,让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迅速到来。所谓融媒体,就是将不同的媒介进行有效融合,主要就是指将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媒体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传播壁垒打破,保证各个媒介之间的融合,让各个渠道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大。

融媒体的概念最早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依契·普尔在198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技术的发展会使从前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走向融合。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核心议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媒体融合发展,这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正式有了顶层设计。随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积极响应,努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2019年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上发表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指出,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在党中央的总体布局和各级政府的全力推动下,媒体融合发展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媒体融合发展,在本质上是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扬弃”,而不是替代关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中各自发挥所长,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传统媒体一改往日封闭和保守的姿态,新媒体也在信息的权威性方面有所提升。

三、当前教育类媒体发展面临的困境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由报纸、电视、广播转向手机,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呈快速下降趋势。作为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行业媒体,教育类媒体同样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体制发展困境

目前教育类媒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部、省级教育工委、教育厅直属的事业单位,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另一类是市场化运作的媒体,实行企业管理。在第一类教育媒体中,由于受行政单位的限制,其在创新层面的发展较为缓慢,而市场化运作的媒体则更多关注经济效益,往往忽视社会效益。

(二)内容形式单一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教育媒体提供的内容较为单一,或是文字类或是图片、视频类,而新媒体则是将文字与图片、视频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受众阅读体验自然更好。

(三)传播实效性受限

众所周知,传统教育媒体擅长内容组织生产,但是到了新媒体时代,由于缺乏技术工具的支撑,无法快速生产内容,致使新闻报道不能及时送达用户手中,影响了用户的阅读、观看体验。此外,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信息化时代对信息获取时效性的要求。

(四)传播互动效果弱

在全员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他们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但是受技术的影响,传统教育媒体的传播互动是单向的,在内容发布后,很难与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缺乏对受众需求的洞察力,这也致使传统教育媒体发布的内容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四、教育类媒体转型升级的路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年底提升了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如何让传统教育媒体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快车,笔者认为,教育媒体必须走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一)以人才为根本,发展融媒体

人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媒体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推进融媒体,需要一支有竞争力的媒体从业人员。培养能适应融媒体发展的人才,是传统媒体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融媒体发展也对每一位媒体从业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更是传统媒体从业者转型中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发展十分迅猛,其传播内容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海量的自媒体信息“倒逼”传统媒体必须转型升级,即更加注重提升内容品质。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时代,更需要具综合能力的媒体从业者,以人才优势推进融媒体发展,这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要求媒体从业者的媒介素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熟练的图片拍摄和编辑能力、视频剪辑能力以及数据图表制作能力,要有对融媒体发展所需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等。

作为专业类媒体,教育媒体在融媒体发展中更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记者的素养,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还要懂得新技术,因此,教育媒体必须要通过岗前培训、职业培训等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让他们能胜任融媒体发展。

(二)以技术为引领,融合新旧媒体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闻报道融合了AI主播、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VR等新技术,让受众体验到了更加多元的报道形式、更加多样生动的内容,这也突显了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给媒体带来的深刻影响。近年来,新闻的模样也在悄然变化,除了报纸、电视、广播、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已经成为人们新的获取新闻的渠道,而视频直播、H5、VR等早已成为人们更为喜爱的获取新闻方式。

当前,媒体形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育媒体应当借用新技术,用融媒体的思维进行媒体运营,要敞开胸怀,开启新思维;要转变观念,以创新思路和方法坚守舆论阵地;要拓宽思路,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得益彰。教育媒体与综合类媒体相比,有着不同的传播特点,教育媒体的受众包括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等,这就要求教育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走新的路径,利用新技术将传统媒体报道转化成图片、动画、视频等等,还要用符合融媒体传播格局和规律的方式去进行传播。

(三)以内容为核心,做好融媒体

新闻业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内容的竞争,内容的权威性、准确性是传统媒体的生存根基。技术的发展,优质内容依然是大众渴求的,“内容为王”依然适用于融媒体的发展。传统教育媒体有了技术的加持后,应该不忘初心,回归做新闻的本质,以优质的内容取胜。

教育媒体在报道内容上包括教育政策法规出台、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教育理念传播、教育科研成果发布等,这些内容与家长、学生密切相关,尤其是招生考试制度、入学政策等,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做教育新闻报道时,教育媒体要用融媒体的思维进行解读,例如在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政策报道时,可以采用文字、视频、一图读懂等形式,让政策解读有了更新鲜的形式,这样也更便于受众理解,拉近了受众与政策的距离。同时,在融媒体时代,传统教育媒体可以利用公众号、网站、APP等途径加强时效性,让新闻更快一步。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加快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已成必然趋势。进入融媒体发展时代,转型不是简单地改变报道内容、报道方式,而是要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促进新闻报道与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从而促进传统媒体实现转型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