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创新”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2019-03-20孙月发王亚坤吕炳君李秀荣孙旭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考试考核

孙月发 王亚坤 吕炳君 李秀荣 孙旭颖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传统的高校考试和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考试“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必须是为更好地达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评价”[1]。因此,推动高校考试评价改革创新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多维创新”教学培养模式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多维度考试及评价改革体系更要体现灵活性、创新性、先进性,紧跟新时代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

1 “多维创新”教学培养模式

“多维创新”教学培养模式是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不同场所实行的多角色实践教学活动。如云课堂、雨课堂等现代网络教学创新模式的出现,实现了从课上到课下、从线上到线下的互动交流;再如,校企合作教育作为非常重要的教育合作培养模式,实现了多场所教学、多角色转换,完成了从校内到校外、从学校到企业(公司)教育的有效结合。那么与之相适应的高校考试及评价也要从多维度、多方面进行立体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改革,最终从多维视角下加强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2]。

“多维创新”教学模式应和具体学科相结合,不同课程也有不同的的教学模式组合。教学模式要朝着多样化、演绎型、以学为主、现代化方向发展,高校评价改革也会随之不断创新发展和进步。

2 深化考试评价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多维创新”教育模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和规范的考试管理制度进行验证。深化考试评价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培养创新型、综合能力型人才的必经之路。考试改革必须首先更新现代考试评价观念,完善考试管理制度和更新考试评价制度,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2.1 更新考试观念,增强实用性、前瞻性。学校教务管理者要与时俱进,时刻研究先进的教学模式,完善考试管理制度,更新考试评价管理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如完善 《期末考试试卷命题要求》、 《期末考试试卷评阅规范》、 《作业检查评阅标准》等规范性制度文件,构建全面、合理、客观的考试评价体系[3]。教师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考试理念,革新评价观念,研究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结合所教专业及所授课程,努力寻求课程考核最适宜的考试及评价方案。

2.2 革新考试内容,增强应用性、创新性。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具体设计考试内容,要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首先,考试内容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拓展到生产、生活乃至学科前沿,体现出内容的应用性、创新性和超前性。在考核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其次,部分考试题目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将创新性题目的答案设计为参考答案,而非标准答案,这样为学生创新提供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努力思考、勇于创新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把创新性作为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4]。

2.3 创新考试形式,体现时代性、挑战性。结合课程具体特点科学选择考试形式,采取闭卷和开卷相结合、阶段性过程考查和终结性考查相结合、单项考查和综合性考查相结合、线上考查和线下考查相结合等形式。要注意试题难易度的划分,体现考试形式的时代性、挑战性。还要注意试题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体现试卷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对学生的过程考查,强化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过程考核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针对如何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教师一定要有详细的评价方案,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对日常的教学过程(考勤、作业、笔记、操作)、实验报告、实习总结、创新创业项目书、实践调查报告书等都要进行科学考核,让平时成绩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学分转化制度、科研成果学分转化制度,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训练、科研训练,根据学科具体情况,摸索以赛代考、以创代考、以演代考、以练代考、以证代考等考核形式的合理性。

2.4 改革评价模式,体现灵活性、科学性。采取灵活的多元化、多维度评价模式,如校企合作评价模式、网上考核评价模式、上机自动评分模式等,对大学生进行发展性多维度科学评价。加强形成性考核评价和能力考核评价的结合,促使大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而不是考试前的突击式复习。改变“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评价而考试”的错误观念,改变仅把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最终成绩的做法,根据课程需要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把阶段性评价与最终性评价科学合理结合,把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使学生通过考试形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乐于创造的好习惯以及正确的学习观、考试观和评价观,让学生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不是为了获取好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衷学习的情况,把考试当作学习过程中一次正常的知识检验和错误纠正。

2.5 创新反馈机制,体现真实性、有效性。不断完善和创新考试反馈机制,真实反馈考试有效性,体现考试对学生培养方向的引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改进、促进作用,让考试成绩及相关信息能较真实地反映出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5],促使任课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管是哪种考核形式和考试方式,任课教师都要及时把批改建议等信息反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适时恰当地调整和改进学习重点。考试信息反馈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教师最容易忽视、忽略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教师完成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后,下一学期大多不再教授这一届学生了,有可能一直到毕业设计才与学生见面。因此科学合理的考试反馈机制能有效促进师生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培养要“以能力为中心”,考试创新推行要“以教师为中心”。坚持高校教学“四个中心”原则,积极培养学生“四创”(创新、创意、创造、创业)能力[6],才能使高校考试改革创新获得成功。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持续改革创新,提升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和考试评判水平,才能让学生感到评价的公平公正,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和肯学习,才能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经过实践证明,考试评价改革创新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毕业后能快速融入工作当中。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考试考核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内部考核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