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2019-03-18张燕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农村学校培养

张燕

【关键词】 农村学校;班主任;德育;学生;文化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039—01

一、 当前农村学校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教学思想较为滞后。由于农村教育资源以及社会文化建设资源相对滞后,因而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很多家庭都将家庭教育的重点侧重于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以及课程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缺乏必要的关注。学校教育也没有意识到进行德育的重要意义,虽然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推进数年,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舍弃,但是面对优质教育分配不均的现状,通过考试成绩走出农村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依然是农村学校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因而学校教育仍然采用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标准。德育被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所忽视,德育的文化素质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2.农村学校德育体系不健全。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够均衡,导致很多学校都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由班主任兼课进行,教师的教学精力被分散,没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德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考量,因而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也会受到严重限制。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倾向于一种形式主义,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进行全面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树立以及个人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3.德育教学内容过于滞后,难以体现德育的现实意义。德育工作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和道德理念,进而能够为其个人成长以及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而德育工作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现其实用价值。很多农村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体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传统德育工作理念的影响和变化,对学生开展德育也只是针对相关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教学过程单调乏味,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时也难以体会到德育内容学习对于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 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

1.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针对农村学生开展德育,首先应当重视其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使学生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不断积累。优秀文化内涵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灵和灵魂。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室布置,将一些具有德育价值的名言警句布置在墙上或者板报上,为学生构建具有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

2.重视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需要重视对学生美育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有对美的倾慕和渴望,而教师便要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内涵,美不仅在于美丽的外表,更重要的是美丽的心灵和灵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淀自身的内在之美,并通过行为展示自己美的内涵。可以是对待老师彬彬有礼,对待家人尊敬礼让,对待同学友好尊重,可以是女生纯净之美,也可以是男生的阳刚大气之美,只要学生能够具备美的概念和向往,便能够为班主任开展美育教育提供空间。

3.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由于农村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即使具有艺术方面的天赋也难以被发觉和培养,为此,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挖掘學生自身具备的闪光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品鉴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实现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目标实现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

总之,德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思维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农村学校的班主任需要重视德育过程,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重视人文素养、美育素养以及艺术素养的培养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实现学习和素质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农村学校培养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