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蹄肾超声漏诊1例*

2019-03-18余斌南宋建明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肾周峡部右肾

余斌南,徐 荟,宋建明,叶 军

(赣南医学院 1.2016级硕士研究生;2.2017级硕士研究生;3.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江西 赣州 3410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8岁,因“突发左侧腰背部疼痛半小时”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侧肾区有轻微的叩击痛。超声检查:左肾126 mm×45 mm,前后径约10.8 mm,中下部肾窦未见明确无回声暗区,肾内未见明显结石;于左肾前方见扩张的肾盂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扩张肾盂前后径约23 mm,输尿管上端内径约5 mm,至髂血管水平其输尿管内径约6 mm,其上段内未见明显结石及肿块,中段因含气肠管干扰显示不清,下段内径约3 mm,内未见明确结石及肿块影。右肾125 mm×43 mm,肾窦未见无回声暗区,右肾前内侧见肾盂和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扩张肾盂前后径约19 mm,其内未见结石影。右髂血管水平前方未见扩张的右输尿管,右侧输尿管下段未见扩张。超声诊断:⑴左肾肾盂扩张,左输尿管上段内径约5~6 mm,其原因待查。左肾上盏区局限性轻微积液;右肾盂扩张。⑵考虑左肾盂和左输尿管上端走行异常,建议其它影像学进一步检查。CT检查:双肾下极相连并跨越脊柱,双侧肾盂可见扩张积液。左侧输尿管下段可见一小结节状高密度影,其上输尿管可见扩张积液,左侧肾周筋膜及左侧输尿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增厚,左侧肾周可见积液。CT诊断:⑴马蹄肾;⑵左侧输尿管下段小结石并其上输尿管及左肾积水,左肾周及左输尿管周围炎症改变,左肾周积液;⑶右肾轻度积水。

2 讨 论

马蹄肾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肾脏畸形,该病的发病率为1∶600~1∶1 800[1]。目前多认为是由于胚胎时期两条脐动脉紧挤肾胚而导致双肾的融合,融合的部位称之为峡部,多由肾实质、少部分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马蹄肾因其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以致肾盂发生前移,肾盂输尿管连接处位置较高,输尿管走行于峡部的前方,跨越峡部向下走行,导致输尿管相对狭窄,从而出现肾盂积水、结石等[2]。

本例超声漏诊分析原因可能有:⑴患者腹部气体较多,影响对双肾的全面的观察;⑵超声诊断思维固化,当发现左侧肾盂输尿管上段连接处走行异常,分析时考虑先天性异常所致,但没有深入思考有无肾脏先天性畸形所致的可能;⑶由于马蹄肾峡部位置一般都比较深,超声检查有时很难将其完整显示,从而忽视了追踪肾脏全貌。

通过本例漏诊,我们应提高对马蹄肾的认识,超声检查时,应多切面、多角度的扫查,仔细鉴别。如发现肾门指向前方、肾盂与输尿管上段走形前移异常,此时超声检查时,应仔细跟踪扫査,注意经腹部于脐周围腹主动脉前,左、右肾下部肾的结构与形态,判断双肾下极是否连续,考虑是否为马蹄肾的可能。虽然CT、MRI对马蹄肾能进行确诊,但是超声检查因具有方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猜你喜欢

肾周峡部右肾
右肾恶性孤立性纤维瘤合并透明细胞癌1例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的分析
后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术中肾静脉处理方法比较
腰椎峡部裂的诊治进展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阿巴西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积液的临床价值
右肾动脉变异一例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