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支镜在AECOPD序贯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06吴宗劲华海湖葛海锋罗朝湖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支气管镜血气阻塞性

吴宗劲,华海湖,梁 旭,葛海锋,罗朝湖

(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有创-无创机械通气等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方式。但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来说,如何精准的把握撤机时机极为重要。有文献报道[1],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可以作为决定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撤机时机的主要依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接收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分析,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序贯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接收的1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7~72岁,平均(59.5±12.5)岁;对照组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43~70岁,平均(56.5±13.5)岁。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2002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疾病患者;②内分泌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传染性疾病患者;⑤精神疾病患者。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AECOPD常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气道分泌物引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此后根据患者的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调整吸入氧浓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和PSV水平,当在患者病情逐渐改善,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时,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行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模式为S/T模式,根据患者病情的改善情况及血气结果,逐步下调BiPAP呼吸机的参数[3]。当患者恢复稳定的自主呼吸后,将BiPAP呼吸机撤离,予常规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序贯通气+纤支镜下吸痰治疗方案,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患者采取平卧位并进行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气管中吸尽痰液,若患者肺部病变情况严重,需行多次纤支镜下吸痰。对照组实施常规机械通气序贯撤机治疗。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各指标变化情况。⑴肺功能及血气各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⑵临床治疗基本情况: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⑶预后情况:VAP发生率、撤机成功情况、再上机人数、死亡人数。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PaO2、PaCO2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对比/n=56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基本情况对比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VAP发生率、再上机率均低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基本情况对比/n=56

表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n=56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疾病,危害极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漫长,转为急性加重期后会对机体凝血功能以及氧气的运输、二氧化碳的排放等造成影响。相关研究报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分钟耗氧量可高达静息状态的2倍左右,极易引发无氧代谢。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量极低,体力活动严重受限[4]。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有创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机械通气通过建立人工气道来对患者进行通气,虽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呼吸肌疲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肺泡的氧合,从而增加了患者体内的血氧分压,有助于进行气体交换,但治疗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其它并发症,安全性较低[5]。

序贯机械通气是通过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机械通气的序贯使用,帮助患者逐步过渡并顺利撤机,恢复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但是在实施序贯通气过程中,仍存在机械通气时间长、再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问题。此时,对于肺部痰液的清除会为成功撤机及患者的恢复以后带来益处。而传统吸痰因为处于非目视状态,吸痰不净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而纤支镜的利用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近年来,临床中开始通过判断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来决定患者的序贯撤机时机并结合无创通气进行撤机,同时辅以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能够更好提高治疗AECOPD的效果。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的视野能够准确的对病变部位进行定位,然后进行吸痰、肺泡灌洗等操作,气道内的分泌物清除较为彻底。并且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其它部位带来损伤,吸痰后可以通过对患者气道黏膜产生刺激,从而提高患者的咳嗽反射能力,起到促进排痰的作用,同时能够解除支气管的痉挛,从而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通气和换气,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6]。王红娟等[7]研究显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机械通气序贯撤机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及住院时间,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并且早在谷刚等[8]研究中曾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肺功能显著改善,血气指标逐渐恢复,本研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之符合。说明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序贯撤机中应用价值较高,缩短了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及治疗时间,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序贯机械通气撤机治疗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了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镜血气阻塞性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活检对于肺外周病变诊断价值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经支气管镜活检联合刷检对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痰热壅肺证肺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象表现初探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