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活血护肾方合他克莫司对IMN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19-03-14赵智敏

关键词:克莫司特发性转氨酶

赵智敏

(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 100041)

IMN(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病类型,是一类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的肾小球病症,主要发病人群为成年人。合并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且容易引发血管栓塞与心血管疾病[1]。目前临床上对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有效治疗方案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本次研究以“研究临床使用补气活血护肾方联合他克莫司对IMN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常见不良反应”作为研究目的,希望为IMN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现将研究的具体内容与所得结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MN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年龄高于18岁但不超过65岁。②经临床诊断被确诊为IMN(特发性膜性肾病);③自发病起,未曾使用糖皮质激素、ACEI、他克莫司以及五酯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④患者及其亲属在充分了解实验内容的前提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4~63岁,平均年龄(42.34f7.78)岁,病程15天~4个月;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3.52f7.80)岁,病程12~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指导患者以每天1.5克的剂量进行五脂软胶囊口服,服药时间为早中晚三餐后三十分钟口服。以每天2 mg的剂量口服他克莫司,服药时间为早餐及晚餐前一小时空腹状态下,以温水冲服。服药一周之后以及每个月对Tac(他克莫司)的谷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用药剂量调整:谷浓度<5 ng/mL,他克莫司的浓度调整为早上1.5 mg,晚上1.0 mg;谷浓度为5 ng/mL~10 ng/mL,则调整为早晨1.0 mg,晚上0.5 mg;若谷浓度>10 ng/mL,则调整为早晚各0.5 mg;并在患者的病情缓解后逐步降低至每天0.5毫克的用药剂量。

1.2.2 观察组

基本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方剂——“补气活血护肾方”进行治疗,该方剂是用黄芪、川芎、以及白芍和积雪草以相应比例制成中药配方颗粒,指导患者与早餐、晚餐后一小时,以150 mL开水冲服。

1.3 观察指标与效果评价

研究过程为6个月,在治疗前以及开始治疗后的每一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谷丙转氨酶、血糖以及谷草转氨酶的水平进行检测。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以显效、有效与无效三个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尿蛋白检测转阴,每24 h的尿蛋白含量低于0.4 g,血清白蛋白高于30 g/L,血清肌酐低于140 μmoL/L;有效:尿蛋白的下降程度超过基础值的1/2,并处于(0.4~3.5)g/24 h之间,血清白蛋白高于30 g/L,血清肌酐低于140 μmoL/L。无效:尿蛋白水平无明显降低或不降反增,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改善或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经检测与研究证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开始治疗前的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谷丙转氨酶、血糖以及谷草转氨酶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个小组治疗效果比较

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5)%显著低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

在本次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尿糖水平升高的现象,3例患者的手部震颤现象,4例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的现象,1例患者发生感染,对其进行抗感染类治疗后,病情好转;观察组有1例患者的手部出现震颤现 象,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多发人群集中在32~55岁之间的成年人群,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是2:1。在所有罹患IMN的患者中,有35%左右的患者可以自行缓解,但是伴随持续且大量的蛋白尿者,很容易发展为肾脏的各项功能恶化,并且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诱因。所以,在临床上需要对IMN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我们以探讨补气活血方联合他克莫司对IMN进行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目的,旨在为临床治疗IMN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为期6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远远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使用在给予IMN患者他克莫司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方剂“补气活血方”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对疾病IMN的治疗有效率,并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克莫司特发性转氨酶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他克莫司软膏的处方研究和制备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肾移植受者联合用药对他克莫司影响及其剂量调整策略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转氨酶高与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