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科疾病与针灸治疗研究

2019-03-14唐晓东

关键词:治疗法内科针灸

唐晓东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黄土坎乡卫生院,河北 承德 068451)

内科疾病类型较多,且内科多为急症,病情发展迅速且病症较为严重。又因为内科中的慢性疾病病程相对较长,其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在临床治疗中,西医治疗较为普遍,本文主要研究中医针灸治疗在内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54例内科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观察组中男1 5例,女1 2例,年龄4 3~7 5岁,平均(56.38f3.54)岁,其中糖尿病患者10例,支气管气喘患者3例,带状疱疹3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1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46~77岁,平均(57.27f3.32)岁,其中,糖尿病患者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5例,带状疱疹患者3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10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检查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前应向患者普及针刺治疗,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进餐后方可进行针灸治疗。患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依据患者的病情确定针灸穴位,同时采取刺激措施防止患者出现晕针现象。针刺后在针灸治疗仪的艾腔内放入专用的艾壮,并帮助患者佩戴治疗仪,按照标准流程连接好主机插孔和治疗器,艾壮的温度应在30~45度,为穴位做艾灸,每次30分钟,每日2次。这里需结合患者的感受适度调整时间和温度,1个月为一个疗程,并控制患者的饮食和用药,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患者病情的变化来判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0~3分);有效:病情有所好转(4~6分);无效:临床症状及病情无明显好转(7~10分);恶化:患者病情明显加重(10分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统计数据临床总有效率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小于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分析(n,%)

3 讨 论

针灸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采用火灸或针刺人体穴位的方式来治疗疾病。现如今,针灸在发展中积累了2000多年的经验,针灸治疗法在日渐完善,形成了理、法、方、学、术融为一体的辨证施治理论。“理”主要指的是以中医理论解释病变的机制。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主要思想。“法”主要指的是按照病变机制采用中医思想确定治疗方案。“方”主要表示针灸的处方,“穴”主要代表穴位,“术”主要指的是针灸与艾灸的手法。

在中医治疗中,利用针灸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方式调节人体的机能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式。艾灸治疗主要应用了热力学原理,点燃艾条或艾柱,使其热量充分穿透人体的皮肤,从而达到调理气血和脏腑的作用。

在内科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根据调和阴阳的理念进行针灸治疗,同时通过经络、腧穴等方式来调节机体的功能,如寒邪伤胃所导致的胃痛症状,可取足三里、中脘穴等穴位采用泻法和温灸的方式来达到驱邪散寒的作用。

针灸治疗法可应用于多种病症的临床治疗中,且其操作相对便捷,费用合理,临床疗效好,见效迅速,可起到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提高患者抗病能力的作用,且具有非常好的镇痛和镇静功效。针灸治疗法可依据中医诊疗确定的疾病性质查找病因,从而结合患者的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方式,一方面调节和脏腑的功能,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平衡阴阳的作用。在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2.96%,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这也充分证明了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与西医治疗方式相比,其优势更为明显,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治疗法内科针灸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根管治疗法应用于牙髓炎治疗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失眠的物理因子治疗研究进展分析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宠物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