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2019-03-14邵明建

关键词:开腹结肠癌有效率

邵明建

(北亚骨科医院,北京 102445)

结肠癌是消化道科常发生的恶性肿瘤之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与直肠的交界处。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本次研究为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其中,研究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48.56f3.94)岁;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47.48f4.36)岁。两组患者均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对患者进行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起效后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在患者腹部行开腹手术,确定患者病灶位置并切除,清除患者病变组织,按照常规手术进行操作。

1.2.2 研究组

给予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行仰卧姿势并给予患者静脉复合麻醉,建立CO2气腹,使气腹压力保持在13~15 mmHg,在患者脐下作一切口为观察孔,在锁骨中线及左右麦氏点作一切口为操作孔,对患者腹腔内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将结肠系膜、侧腹膜、网膜游离,利用棉带扎紧肠管,将肠系膜与腹膜之间切开,下部血管分离,利用钛夹将血管夹闭。将病变组织在横结肠或升结肠的患者切断距离肿瘤10 cm处肠管,将断离肠管提出,对淋巴结进行清扫,放置引流管,将切开进行缝合[2]。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有效率:将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显效率+治疗有效率。(2)并发症发生率:将患者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肠梗阻的发生几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0%)低于研究组(96.5%),并发症发生率(32.1%)高于研究组(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 论

结肠癌在消化道中较为常见,患者发病的原因主要与高脂肪与低纤维饮食有关,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放化疗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在结肠癌患者的手术中广泛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产质量,促进病情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5%)高于对照组(75.0%),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原因为:在常规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切口较长,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高,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而腹腔镜手术治疗在操作中医生操作视野较好,能够清晰准确的确定组织间隙,对输尿管及自主神经丛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损伤及出血情况,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医生利用腹腔镜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彻底清除肿瘤及病变组织。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小,术后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快,患者预后效果好,并发症发生几率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对患者术后病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3-5]。

综上所述,在对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开腹结肠癌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很有效率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