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联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效果观察

2019-03-14赵生珍

关键词:护肝乙型卡韦

赵生珍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青海 西宁 811699)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十分常见,其发病机制在于:机体免疫力低,无法实现对HBV入侵的良好应对,引发了肝细胞的坏死,使得肝细胞出现增生,破坏了肝小叶结构的正常性,使得肝脏逐渐变硬,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了肝硬化的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发病初期较为隐匿,口服护肝降酶药物虽然能够起到缓解效果,但疗效有待提升。基于此,本文对联合应用护肝降酶药物以及恩替卡韦的价值作出了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患者入组研究,将治疗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护肝降酶组和联合治疗组,护肝降酶组35例:年龄30~74岁,平均42.17f0.04岁,男18例,女17例;联合治疗组35例:年龄31~73岁,平均43.06f0.24岁,男19例,女16例。

1.2 方法

护肝降酶组:口服益肝灵滴丸,26丸/次/日,苯双酯滴丸,8丸/次/日。

联合治疗组:口服益肝灵滴丸和苯双酯滴丸,剂量同护肝降酶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次/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2 结 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后,采用联合用药方法的患者,其ALT、PTA以及AST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较护肝降酶组好。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 n A L T PTA AST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护肝降酶组 3 5 4 5.2 3 f 1 0.4 6 3 4.3 6 f 7.8 8 4 4.3 6 f 8.5 5 7 2.1 3 f 7.8 9 7 4.2 3 f 8.2 7 3 2.4 2 f 7.9 8联合治疗组 3 5 4 7.3 6 f 1 1.0 1 2 2.0 1 f 6.3 5 4 2.0 3 f 9.0 5 8 5.9 8 f 8.4 7 7 2.1 4 f 8.0 2 2 3.0 5 f 8.1 1 P-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3 讨 论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变化而逐渐攀升。在相关社会调查和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到,国内肝病患病率呈持续增高状态。众多患病群体当中,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疾病是目前临床当中十分常见的疾病之一。与其他类型肝病不同,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具有极高的传染性,在治疗当中如果没能够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加以抑制,慢性乙型肝炎会持续加重,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最终导致多种严重疾病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等,都是常见并发症。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已经超过10%,乙型肝炎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加以控制。

临床治疗当中,通常将乙型肝炎分为失代偿期和代偿期两个阶段。其中代偿期患者主要表现出身体乏力、腹部胀痛和食欲不振等身体异常现象。诊疗当中通常需要在常规保肝消炎治疗基础之上,通过选用辅助性药物恩替卡韦进行临床治疗。在进行恩替卡韦药物治疗方案选定时,主管医师应当坚持对症治疗和病毒性病因分析的基本原则。笔者强调,恩替卡韦作为辅助性药物,应当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实现对疾病的控制[1]。

本文采取分组对比试验方法,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的辅助性药物选择治疗方案以及后续的临床监测发现,选用恩替卡韦治疗方案的患者在肝功能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临床方案的患者,该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治疗方案,恩替卡韦治疗方案更具有缓解患者疾病、控制患者乙肝病毒扩散的能力[2]。这一结果与以往临床研究当中的研究结果近似,大部分研究专家认为,恩替卡韦能够通过对逆转录酶的有效抑制,实现对HBV-DNA链的破坏。患者在ALT指标、T-Bil指标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相比同类型治疗方案而言,效果十分理想。

综上所述,应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进行干预,在常规护肝降酶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形成疗效确切的保障。

猜你喜欢

护肝乙型卡韦
猪乙型脑炎概述及其防治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我国流行性乙型脑炎研究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