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三策略”

2019-03-13罗荣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三策略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罗荣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提升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化的学习形式,教师要把握其精髓及操作要点,要通过细化导学问题,指明合作方向;紧扣有效落点,优选合作内容;借助有效指导,推进合作进程的策略进行优化,以此保障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既可以突出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通过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并且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探究精神. 然而,就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很多教师都存在认知偏差,更多的集中表现为学习目标的不明确、内容空泛以及缺乏指导等.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具体的学习方法这三个重点,准确把握有效落点,这样才能够保障高效的合作学习.

细化导学问题,指明合作方向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要对导学问题进行细化,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指明方向.

1. 基于教学内容,细化导学问题

为了让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得到保障,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把握,从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導学问题,由此引发学生的合作学习,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这样具体的合作学习过程才不会偏离教学方向.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课时,一位教师并没有选择传统的分解证明步骤的方式,而是为学生设计了几个具有探究性的导学问题,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主获得相应的结论:(1)请回忆和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想一想探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2)如何才能证明两个角相等,可以选择哪些方法?(3)怎样才能够证明等腰三角形具有两个相等的底角?这样,在导学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动手操作以及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得顶角的角平分线,结合之前已经学习过的角相等的证明方法,自主探究如何证明被折痕分割开来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就能够得到两个底角相等的结论. 很多学生都能够自主获得相应的证明方法. 这样的学习过程,立足于学生的主动思考以及合作探究,因此,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发言必然会更丰富、更有价值,而在学生交流和探讨时,也能够促进思维的碰撞. 实际证明的过程中,还实现了知识的正向迁移,这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可见,在初中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合作学习更高效,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为学生巧设导学问题,以此突显合作目标,保障学习的正确方向.

2. 基于生活实际,细化导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要基于生活实际细化导学问题,以此为学生指明合作学习的方向.

以“图形的旋转”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事物,比如汽车的轮子、摩天轮,还有方向盘等,之后让他们说一说这些事物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这类实物生活中比较常见,所以很容易发现:对于这部分物体来说,它们的运动是旋转.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还向学生展示了几个图形旋转的情况,并选择风车作为学具,引发学生的合作探究,同时设置以下问题:(1)这些图形存在怎样的共同特征?(2)风车的运动和这些图形的运动是否存在相似之处?(3)和同桌一起合作探究风车的实际运动状态.

上述教学案例中,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和同桌之间展开了对数学知识的合作探究. 这样的学习模式,架构于自主思考以及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参与度,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由此可见,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在课堂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有效的问题能够细化合作学习的目标,能够保障合作学习的正确方向,真正保障高效的合作学习.

紧扣有效落点,优选合作内容

合作学习内容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载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及教学重点优选合作内容,以此保障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化.

1. 紧扣认知起点,优选合作内容

伴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占据主流,甚至达到了如果课堂学习过程中没有一次合作学习,就不能称之为一堂好课,还被认为是落后. 对于这样的教学观念而言,很多教师不得不牺牲宝贵的教学时间,既没有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也没有准确把握学情,就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由此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这样的合作学习,实际上就是走过场.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需求,才能够保障学习的效度.

以“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回顾和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并由此引入方程的概念. 由于本课所涉及的内容繁杂且相对零散,如果一一讲解,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由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可不可以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转化,使其成为一元一次方程?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比较,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异同?之后让学生在组内展开合作学习.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基于合作的方式自主完成了对相关方程知识的回顾和学习,从中也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二者的异同,既有助于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也能够让其获得更深刻的认知.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完成知识自主架构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学生个体而言,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的问题,不会产生合作的意愿;而当他们遭遇到凭借个体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时,就会激活主动合作需求. 上述教学案例中,学生们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知需求,激活了他们主动合作学习的欲望. 这样的学习过程,既能够保障合作学习的内容,也能够确保合作学习的需求,收获必然显著.

2. 紧扣教学重点,优选合作内容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内容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必须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保证合作探究的效度. 所以教师必须要善于发掘教材,能够准确把握其中有价值的重点内容,这样才能确保高效的数学合作学习,才能够在实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力.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多且繁杂,既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和解的概念,也包括具體的解题过程等等. 在如此繁杂的内容中,教师以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一方面明确了课堂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另一方面也能够根据具体的学习要求,和同伴之间展开有针对性的交流,由此自主提炼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以及解题步骤.

借助有效指导,推进合作进程

当前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形成了片面的解读,他们大都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完全放手,于是在进入合作学习环节之后,教师便不再关注学生的实时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反馈. 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的放任自流,由此也引发了合作学习的低效化. 对于合作学习来说,虽然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交还,但是教师在其中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功能.

以“圆的有关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几张不同大小的圆形图片,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讨圆的相关性质. 在学生探讨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加入其中,通过仔细聆听,准确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瓶颈,并及时引导和点拨. 针对学生理解相对模糊之处,做出较为细致的说明. 同时,也和学生一起共同分享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收获的成功的喜悦. 对于这样的学习模式而言,师生共同融入这一学习体系中,可以保障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

可见,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及时引导和点拨,既能够准确把握具体的合作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瓶颈;既能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也可以保障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解读合作学习的内涵,脱离合作学习的形式化,既要能够细化导学问题,同时也要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强化合作学习目标,充实合作学习过程,由此才能真正保障数学学习效能.

猜你喜欢

三策略合作学习初中数学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三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