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理解”看“二次根式的性质(第2课时)”教学

2019-03-13张伟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张伟

[摘  要] 通过对教学设计和课堂的观察,文章作者发现两位教师在同课异构课中对教学起点的设置、探究过程的层次、认知策略的导向都有不同的思考. 文章主要从“三个理解”方面去分析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分析其不足与优点.

[关键词] 二次根式;教学设计;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

背景简介

2017年12月,笔者有幸在师徒结队活动中聆听到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课——浙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册“二次根式的性质”第2课时,虽然教学内容相同,但他们的教学风格不同,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2课时是学生在使用第1课时的性质时出现“知识冲突”,无法运用第1课时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继续探究新的方法,进一步经历二次根式性质的发现过程,体验归纳、类比的思想方法. 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结合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 下面笔者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三个方面对这两节课进行对比分析,并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案例简述

1. 简述A教师的教学流程

A教师上课时先让学生计算两个式子,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接着进行新课引入:“积的乘方等于各个因数乘方的积,商的乘方等于分子的乘方除以分母的乘方的商[1]”,那积的算术平方根和商的算术平方根又会有什么结论?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这一新知识.

例1  请完成下面的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猜想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面的三组计算,师生共同归纳出“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积”这一结论,并用符号表示:=·(a≥0,b≥0).

例2  请完成下面的计算,并根据你的计算结果猜想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面的三组计算,师生共同归纳出“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分子的算术平方根除以分母的算术平方根的商”这一结论,并用符号表示:=(a≥0,b>0).

接著,教师从例2中得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给出例3.

例3  化简.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接下来,A教师对a,b的符号进行了特别说明,提出假如a<0,b<0,应如何处理,最后进行总结、反思.

……

2. 简述B教师的教学流程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两数乘积的算术平方根,下面请大家计算的结果.

生:用竖式计算结果得出根号内两数的乘积为33124,然后就不知道如何计算算术平方根了.

师:我们发现当两数乘积比较大的时候,不能方便地求出算术平方根,有没有较为简便的方法求出结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研究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

师:计算下列三组式子.

(1)=______, ×=______;

(2)=_________, ×=______;

(3)=______, ×=______.

观察左、右两边的式子,你有怎样的猜想?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你的猜想吗?(学生根据两边的结果,发现两边相等)

师:于是我们可以猜想“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积”这一命题,即=·(a≥0,b≥0). 但这仅仅是我们通过三组式子得到的猜想,那这一命题是否在一般情况下都成立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接下来B教师直接板书证明过程)

师:通过严密的推理论证,我们终于可以肯定这一命题是正确的. 同时我们也总结出了探索新事物的一般方法:取值→观察→猜想→验证. 这也是我们以后探索新事物的一般方法.

师:那“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商”吗?(B教师给出三组数据,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计算和验证)

接着B教师给出了例1:(1)=______;(2)=________;(3)(s≥0)=______;(4)=______. 先处理前三道小题,并得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然后处理第(4)小题. 随后布置了四道类似的小题要求学生动手计算.

接下来,B教师讲解了例2:(1)=______;(2)=______;(3)=______.

……

案例评析

1. 从导入部分看教学起点设置的合理性

A教师先让学生回顾了“积的乘方等于各个因数乘方的积;商的乘方等于分子的乘方除以分母的乘方的商”这一结论,然后类比提出:积的算术平方根和商的算术平方根又会有什么结论?揭示本节课的探究方向,并板书课题.

B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了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性质,随后计算两个较大数乘积的算术平方根,引导学生运用第1课时的性质去计算,结果发现计算的过程很艰辛,随后提出:有没有较简便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类问题呢?猜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

对比评析  A教师在知识引入部分先回顾两数积和两数商的乘方运算,为探索新知识做铺垫,但乘方运算不是本节课的知识生长点,只需做简单回顾,不需要刻意让学生去计算,因为这样的操作可能会造成“负迁移”,使学生在“入戏”部分削弱学习兴趣. 而B教师虽然也是复习引入,但复习的知识点与A教师有所不同. B教师在知识的生长点处创设问题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习的动力[2]. 由此可见,B教师找准了二次根式性质的“生长点”,使得探究引入过程自然,比A教师设计的立意更高、更合理.

2. 从新知构建看探究过程的层次性

A教师在新知构建环节,用“四环节”完成了性质的探究过程.

第一环节,计算结果,初步感知. 给出三组“积的算术平方根”的计算题,这三组数都比较小,而且都是完全平方数. 学生较轻松地完成了计算,随后A教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式子,用文字语言叙述猜想的结论. 最后A教师用符号语言归纳出“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积”这一结论. 第二环节,再给出另外三组“商的算术平方根”的计算题,按照第一环节的操作流程展开课堂教学,最后也用符号语言归纳出“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分子的算术平方根除以分母的算术平方根的商”这一结论. 第三环节,质疑再验,辨析新知. 教师质疑:对于刚才我们得到的结论,为什么a≥0,b≥0或b>0呢?那对于负数是不是就不能用这个性质了呢?第四环节,分析要点,归纳反思. 要求学生从中注意性质2(即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积,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分子的算术平方根除以分母的算术平方根的商)的适用条件. 若遇到两负数积的算术平方根时,应如何处理,揭示出“符号”在性质2中的必要性.

B教师在新知构建环节,也用“四环节”完成性质的探索过程.

第一环节,计算结果,初步感知. 教师给出三组有代表性的式子(包含完全平方数和非完全平方数),要求学生完成计算结果. 因为前两组都是完全平方数,学生容易完成,发现第三组式子需要用到计算器,于是B教师从电脑中调出计算器演示给学生看. 第二环节,观察形式,猜想论证. 引导学生猜想、归纳出结果,并用符号语言归纳出“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算术平方根的积”这一猜想. B教师提出:那这一命题是否在一般情况下都成立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于是教师依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记法把论证过程演示给学生看,这样便把这一猜想上升为结论,成为性质. 第三环节,回顾反思,提炼方法.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刚才的探索过程,总结出探索新事物的一般方法:取值→观察→猜想→验证,其实也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体验. 第四环节,类比模仿,自主探究. B教师用事先设置好的三组“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式子,让学生类比刚才的探索路线,自主探索,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比评析  在新知的构建过程中,两位教师都是以问题引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充分的机会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不同的是,A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计算→观察→猜想→结论”这一过程;B教师先让学生经历“计算→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一过程,然后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类比积的算术平方根)深化、巩固了完整的探究过程. 过程中两位教师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纵观性质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明“法”,而且要明“理”,应在掌握“四基”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使数学理性精神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3]. 但也存在商榷的地方,如A教师在引导学生计算出“积的算术平方根”后,猜想出这一结果,并直接作为结论(性质2). 从性质教学的完备性来看,缺乏必要的证明难以让学生信服. 执教者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但最后没有回归到理性层面上来,显得不够厚重. 再者,在探索出“积的算术平方根”后,又紧接着来探索“商的算术平方根”,让学生继续重复前面的探索过程,显得累赘. B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性质后,对性质进行了简短、必要的证明,这里便很好地找准了“契机”——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密性. 但该教师在总结探索新事物的方法时,归纳的关键词还不够贴切、形象、生动,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这一过程,使得这一“迁移”落实不到学生内心深处,凸显不了育人的功能.

3. 从性质运用看认知策略的导向性

A教师在基础训练部分设置例1(积的算术平方根)、例2(商的算术平方根),并从例2中得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最后运用性质及最简二次根式处理例3……

B教师在基础训练部分,按照课本中的例1来设置(只不过将例1(3)改成含字母的式子). 然后先讲前三个小题,进而归纳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再处理第(4)小题……

对比评析  两位教师设计的基础训练都来自课本中的练习题,认知策略导向不同、跨度不同. A教师设置的例1从简单入手,是巩固性质学习的有利“契机”,然后从例2的题型中归纳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符合知识的生长过程. B教师则先通过三个小题,白描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再用这个定义处理第(4)小题,这样的设计不符合教材的意图,使得“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得来不够自然,有牵扯之嫌.

几点思考

1. 理解数学

从教材呈现的内容来看,本节课有三部分的内容:一是经历类比、发现、归纳出二次根式的积和商的性质的过程;二是要特别关注关系式中的字母的取值范围;三是最简二次根式的直观标准及二次根式的化简步骤. 那么,本节课中蕴含着哪些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首先,该节课要让学生看到“二次根式”的影子(形式),二次根式的本质是数的算术平方根,这也是培养学生“在系统一致”的理念下进行学习. 其次,本节课的学习是从第1课时的性质入手,归纳、类比出性质,体现了“逻辑连贯”的理念. 再者,这节课的重点是“积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它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在第1课时中已经初步认识了“()2=a(a≥0)及=a”,也就是说,在第1课时我们见到根号里的数都是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完全平方式,但在第2课时碰到了根号里有两个数(或多个数、式),此时如果先将根号里的数(式)算出最后的结果,会导致最终算术平方根的得出苍白无力,凸显不了数学的灵动美,为此将根号里设置两个数(式),通过类比,归纳性质. 因此,它的本质就是“积或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价于形式类同的算术平方根”.

2. 理解学生

本节课伊始,课本中呈现出四组式子,可以看出第(2)(4)式子难以计算出最终结果,是否放弃这组式子,另辟蹊径呢?这四组式子囊括乘、除的多种数据(完全平方数、非完全平方数)的计算,其核心是让学生从慢教育的过程中体会积的二次根式的性质,然后类比出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 学生是在学完性质1后来学习性質2的,虽然已有一定的初步经验,但是还是难以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B教师设置得较为合理. 通过三组积的二次根式的式子(包括完全平方数、非完全平方数),猜测、归纳出积的二次根式的性质,然后再类比出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 同时B教师总结出研究新事物的一般步骤:取值→观察→猜想→验证→结论,这一过程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理性精神.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地研究探索问题. 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另一方面可以借助“计算器”快速、准确地得出结果并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结果,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结论,从而突出重点.

3. 理解教学

章建跃博士认为:理解教学,当然是对数学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机智的敏锐水平. 理解数学、理解学生是把数学教好,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的前提条件,但如果在理解教学上不到位,同样不能达到目的[2]. B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悟、体会“上位”知识过程,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新课程倡导民主、探究、和谐的课堂,有放就有收. “放”是为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勇于创新学习品质;“收”则是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 B教师没有按照课本那样设置四组小题,而是先组织学生计算“积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学生类比探究“商的算术平方根”,这种收放自如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重过程,轻形式. A教师在设置例题时,能很好地遵从“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下一环节,这也是A教师的教学艺术所在.

参考文献:

[1]范良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 .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2]潘小梅. 基于“三个理解”,设计凸显过程的教学[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1):19-22.

[3]赵庭标. 从“三个理解”看“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教学[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6(12):13-15.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