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病虫害防控效果试验报告

2019-03-11郭学治

种业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收获期纹枯病空白对照

郭学治

(民权县植保植检站,河南 民权 476800)

近几年小麦病害较严重,农户用药较乱,效果较差,对小麦产量及品质不利。鉴于此,研究以套餐方式将杀菌剂、生长调节剂、营养剂有机结合,在小麦生育关键时期进行病害防治及生长调节,以达到小麦增产的目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民权县王桥镇王北村某家庭农场,地块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黏土,肥力中等,排灌条件较好,前茬作物为高粱。播种前深耕细耙,施12%的过磷酸钙600 kg/hm2、尿素375 kg/hm2。10月10日播种,采用宽幅播种耧播种,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7698,播种量为187.5 kg/hm2。每15 kg小麦种子用60 mL奥拜瑞(31.9%戊唑·吡虫啉悬浮剂)进行包衣处理。返青期防治田间杂草,抽穗扬花至灌浆期防治1次蚜虫。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6月9日机械收割。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区:套餐(四川国光农化有限公司)处理、药剂对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不施药),不设重复。其中,套餐处理小麦种植面积为66 666 m2,药剂对照处理小麦种植面积为6 660 m2,空白对照处理小麦种植面积为666 m2。小麦病虫害防治试验设计详见表1。

表1 小麦病虫害防治试验设计

续表1 小麦病虫害防治试验设计

1.3 供试药剂及施药方法

施药次数、施药时期、药剂名称、 药剂用量、用水量如表1所述,叶面均匀喷雾。不同处理施药时间、施药机械一致。第1、2遍使用3WSH-500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第3、4遍使用p2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

1.4 指标调查

于2018年1月28日对各处理采用5点取样法取样,每点取1 m双行进行采样,调查分蘖、次生根、株高、单株鲜质量、叶片厚度;于4月29日对各处理随机采用5点取样法取样,每点取样20株,每处理取样100株,对20株总穗数、大穗数(穗长>40 mm)、小穗数(穗长≤40 mm)的情况进行调查;于5月17日(第4遍用药后10 d)对各处理随机取样,调查株高及1 m2鲜质量;于6月9日(小麦收获期)对各处理随机5点取样,计算穗数,并从中随机取30株,量取每穗长度,测量地面往上茎秆第1—3节间长度、粗度;于小麦收获期调查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发病情况。纹枯病每点调查100株,记录发病率及枯白穗率。白粉病每点调查0.25 m2植株,每株调查旗叶及旗叶下第1片叶,记录总叶数和各级病叶数。赤霉病每点调查1 m2植株,分别记载病穗数、病级。各种病害按照相关资料统计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于小麦收获期从1 m2植株中取30穗,调查单穗平均粒数,称取千粒质量,计算理论产量。

1.5 天气情况

施药当日及前后,均无明显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但3—5月份雨水较多、温度适宜,利于纹枯病、麦蚜,特别是赤霉病的发生。4月上旬霜冻,小麦遭受低温冻害,灌浆期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籽粒灌浆,千粒质量降低,小麦产量受影响较大,各处理区产量均较往年明显降低。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小麦苗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苗期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见表2。套餐处理小麦分蘖、次生根、株高、单株鲜质量、叶片厚度分别为4.38个、5.12条、15.78 cm、3.5 g、0.30 mm,药剂对照处理分别为3.7个、4.7条、15.27 cm、2.9 g、0.28 mm。套餐处理较药剂对照处理单株分蘖增加0.68个,次生根增加0.42条,株高增加0.5 cm,单株鲜质量增加0.6 g,叶片厚度增加0.02 mm。由于药剂对照处理第1遍药冬前未施,因此冬前与空白对照一致。

表2 不同处理小麦苗期生长情况

2.2 不同处理对小麦孕穗、抽穗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抽穗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3。套餐处理20株总穗数、大穗数分别为56、55穗,分别较药剂对照处理增加2、11穗,促成大穗率较药剂对照处理提高了17%。

表3 不同处理小麦抽穗期情况

2.3 不同处理对小麦灌浆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灌浆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套餐处理、药剂对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鲜质量分别为 5 538、4 887、4 518 g/m2,株高分别为 599.8、621.4、630.4 mm,处理间差异比较明显。整体来看,以套餐处理植株鲜质量最高,并且茎秆粗壮,叶片较宽、色深,穗型大,说明使用套餐小麦植株较健壮、功能叶长势好。灌浆期套餐处理对纹枯病、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4.0%、88.0%、95.0%、84.0%,药剂对照防效分别为51.0%、62.0%、83.0%和55.0%。套餐对小麦主要病害综合防效平均达85.3%,较药剂对照的62.8%提高了22.5%。

表4 不同处理小麦灌浆期情况

2.4 不同处理对小麦收获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小麦收获期情况调查结果见表5。套餐处理、药剂对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第1—3节间平均长度分别为158.6、165.2、173.6 mm,平均粗度分别为3.15、2.96、2.71 mm,单穗长分别为67.0、66.8、60.4 mm,处理间有明显差异。其中,以套餐处理小麦单穗长为最大,地上第1—3节间的长度最小,茎秆最粗壮,利于提高抗倒能力。套餐处理、药剂对照处理、空白对照处理穗数分别为599万、596万、528万穗/hm2,单穗粒数分别为28.2、28.0、27.2粒,千粒质量分别为49.75、44.50、41.20 g,产量分别为7 146.75、6 315.45、5 031.90 kg/hm2,处理间差异比较明显。其中套餐处理较空白对照处理增产42.03%,较药剂对照处理增产13.16%,而药剂对照处理较空白对照处理增产25.51%。

表5 不同处理小麦收获期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施用病虫害防治套餐第1、2遍药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使小麦苗壮,有效分蘖多,次生根及鲜质量增加,并且施用病虫害防治套餐可促进小麦花芽分化、促成大穗效果明显。

施用病虫害防治套餐3、4遍药可使小麦植株抗逆性增强,对病害预防效果较好,小麦病害发生相对较轻,成穗数多、成籽率高,灌浆好、籽粒饱满、千粒质量高,增产效果显著。

综上,病虫害防治套餐能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可使小麦根系发达、有效分蘖增多、苗壮,能促成大穗,综合抗病、抗逆性增强,而且后期叶功能期延长,抗早衰,增产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收获期纹枯病空白对照
小麦不同肥力下经济效益试验研究
外源性透明质酸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及成牙骨质、成纤维分化的影响
包头地区紫花苜蓿最适收获期研究
更 正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例析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镜像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播种量和收获期对饲料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