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内移动ICU在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2019-03-07

西南军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失血性运转休克

失血性休克是指大量失血后引起的休克,多在外伤、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消化性溃疡出血、妇产科疾病出血等引起的大量出血后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常表现为机体代偿失调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常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加强患者的抢救效果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失血性休克患者在院内进行抢救时,常需进行多项检查,并根据实际病情状况转运至相关科室进行治疗,其转运过程中极易出现病情加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加强患者住院期间院内转运安全性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我院基于上述背景,实施院内移动ICU,本文探讨院内移动ICU在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抢救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所有患者均存在大量失血;患者均符合“5P”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脉搏较弱、烦躁、低血压、发绀、尿量减少等症状;血气检查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中心静脉压偏低;患者家属均自愿配合研究。根据患者院内移动方法分为移动ICU(n=34)和常规组(n=34),移动ICU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8∶16;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3.6±8.3)岁;失血性休克原因:产后出血13例,外伤性休克19例,消化性溃疡出血2例。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为19∶15;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3.7±8.5)岁;失血性休克原因:产后出血11例,外伤性休克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3例。移动ICU组与常规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抢救及常规院内移动护理:由3名护理人员随身携带急救箱进行院内转运护理。给予移动ICU组患者常规急救,并采取院内移动ICU护理:①建立院内移动ICU:组织科室中主治医师、护士长、护理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及相关护理人员组成院内移动ICU小组,由护士长出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组,合理分配值班时间。②器械准备:院内移动ICU需配备专用转运箱及相关仪器,如包括便携监护仪、转运用电动吸痰器、含有蓄电池的微量泵、转运呼吸机、转运床等[2]。③转运前准备:转运小组需及时对患者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并及时通知家属;及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转运方式,为患者准备相关器械及转运物品,及时与管床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及时与电梯相关人员做好交接,并及时通知相关准运科室,保证电梯、科室等均做好转运准备;将患者转移至转运床,并及时确定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状况,保证相关器械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转运[3]。②转运中护理:转运中护理人员需及时观测监护仪数据,并保证监护仪固定稳固;及时观测患者临床表现,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停止运转,并通知相关医师进行检查,取出转运箱,就地辅助医师进行抢救[4]。③转运后护理:患者完全转运后,护理人员需将相关模块连接至监护仪,并将患者搬运至病床,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检查患者相关管路是否固定通畅有效,与管床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并在交接完毕后将相关转运物品归位,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对器械进行消毒处理,核对相关器械数量等[5-6]。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死亡率,包括转运过程中的死亡率及住院期间总死亡率;②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评分,包括病区管理、急救物资、基础护理、转运护理、消毒隔离5类,共10项,每项1-3分,总分3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移动ICU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进行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转运效果对比 移动ICU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均处于平稳状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出血减少,返回病房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均抢救成功。常规组中4例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死亡,其中2例患者因消化性溃疡出血,另2例患者因腹部损伤合并颅脑外伤严重,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不及时死亡。移动ICU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死亡率及住院期间总死亡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死亡率及住院期间总死亡率对比[n(%)]

2.2 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 移动ICU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s分)

3 讨 论

失血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休克类型,患者病情危重,早期常出现兴奋、焦虑、烦躁、缺氧症状,休克代偿期出现淤血、血管收缩、心排出血量减少、心率加快、四肢表浅静脉萎缩、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相关症状,病情进一步进展时,将出现机体代谢异常、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均易导致患者死亡[7]。

院内移动是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常见过程,但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常出现病情进展抢救不及时死亡状况,这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8]。此次研究中给予移动ICU组患者在院内进行检查途中采取移动ICU护理,护理人员配制诸多器械,有效保证了抢救时器械充足性,提高抢救效果。因此此次研究中移动ICU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此外,在进行院内移动ICU时,需加强运转前患者病情评估,以降低运转风险;运转期间需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者 情绪,运转中加强对患者的保暖护理,避免患者体温过低;注意团队合作,提高运转效果及质量,保证患者运转安全[9-10]。

综上所述,院内移动ICU能有效改善患者院内移动安全性,提高患者抢救效果,提高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在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失血性运转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复旧运转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时来运转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甘肃当归对失血性血虚小鼠外周血常规及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