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浪而行寻自由,岑宁儿用声音温暖这个冬季

2019-03-04

乐器 2019年2期
关键词:吉他首歌专辑

《Nothing is Under Control》是岑宁儿的第二张个人专辑,距离上一张《Here》已时隔近四年的时间。这张专辑中,她包揽了全部的作曲,尝试文字创作,并且担当制作人,与音乐伙伴甯子达默契地玩了一场音乐游戏。国语、粤语、英语曲目填充整张专辑,从不同视角、不同内容,呈现岑宁儿的内心情感世界。如果说,《追光者》不能百分百代表岑宁儿,那么,《Nothing is Under Control》会是她真正对我们的述说。

2018年12月20日,岑宁儿“Nothing is Under Control”巡演北京站在五棵松Mao Livehouse开场。冬日的北京,寒冷且干燥,西北风刮得路人瑟瑟发抖。演出现场门口,并无任何华丽装饰,只立有一个写着简要演出信息的公告牌,这倒像是岑宁儿一贯给人的感觉,简单、直接。推门而进,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甚是暖人。再一看,距离演出还有半小时,Livehouse里已经是人满为患。

现场放着轻音乐,我就站在人群中央,周围充满各种聊天和喧哗声,虽然嘈杂,但也轻松,跟现场气氛很搭调。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回想起上次见她,好像也是在这样一个冬天,看来岑宁儿很喜欢在这个季节来北京唱歌嘛!

恍惚间,舞台上的灯光突然发生了变化,岑宁儿和五位乐手相继走上台,我的耳边瞬间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岑宁儿一如既往地选择了一身白色长衫,一双英伦皮鞋,黑色长裤的裤腿微微卷起,露出了白皙纤细的脚踝。黑色短发,清淡妆容,肤如凝脂的脸庞在聚光灯下尤为精致。她静静地坐在高脚凳上,调整一下面前的话筒。众人在台下屏息,等待着她的发声。

“还有两分钟,各位来宾;头上会飘过,白的云。”干净的人声先于各种器乐,空灵地响起,岑宁儿以一曲《开场白》拉开演出序幕。随之而来的贝斯、沙锤声,搭配作为Backing的和声效果,渲染着轻爵士的氛围感。此刻,若端上一杯红酒,和着节奏扭动起身体,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这首粤语歌,充斥着一系列未知的疑问,不到出口谁也无法知晓答案,岑宁儿就这样带领我们所有人开启了一场神秘的旅程。

《Boarding Soon》是一首关乎于离别的歌曲。离别本应沉重,岑宁儿却采用了轻快的编曲方式,有一种洒脱的既视感。歌曲真实的填词方式,让人仿佛置身于机场的各个角落,耳边是登机广播和匆忙的脚步声,眼前上演着各种悲欢离合的场景。岑宁儿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层是“离别”,那么另一层就是“抵达”。听到最后才发现,原来“离开是为了再次抵达,无论旅程多么漫长,都是为了将心带回到彼此身旁”。

演唱间隙,岑宁儿在台上跟观众聊起了天。她表示过去几天自己都是在交通、通告和演出中度过,并且笑着说,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听,这样也蛮不错的。随即的几个搞怪表情,引得台下一片哄笑,气氛立刻变得火热起来。岑宁儿顺手拿起作为演出标配、出镜率极高的“保温杯”,喝上几口热水,温润了一下嗓子,继续接下来的演唱。

前奏的吉他声响起,熟悉的旋律回荡在耳畔,岑宁儿娓娓哼唱着《Maybe It's for the Best》。无论是从旋律、歌词、编曲,还是人声演唱方面,这都是整张专辑中最让我喜欢的一首歌。对于这首歌,岑宁儿既写词,又谱曲,她说,写这首歌就像是写一封信,从下笔时的不确定,到自然涌出的音符与歌词,并且会思索将带着思绪通往哪里。木吉他勾勒出彻彻底底的悲伤情绪,同岑宁儿的声音搭配起来,每个音符,每个字眼,都在述说着“与挚爱再见”这件事情。“也许这样会更好”,听起来是否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自欺欺人?曲终人散,其实早已知道结果,正如她所唱的那样,“也许和好,也无法如初”。面对别离,我们都不擅长华丽的转身和说再见,但它却是如此真实,无法避免。

贝斯手甯子达

然而有些再见,却是再也不能相见。岑宁儿终究还是唱了挚友卢凯彤的歌,一首《天色很暗》让现场瞬间变安静。原版本用吉他作为主要配器,岑宁儿则选择了乐队效果,贝斯的低音、鼓的节奏,敲击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桥段处的电吉他solo,无限放大对于离开的挣扎与悲伤。面对挚友的永远离去,岑宁儿经历了最为真实的绝望和颓废,我无法得知此时站在台上的她是以怎样的心情完成这首歌曲的演唱。只见她倾尽全部力气,紧握手中的麦克风,那样用力地唱着。整个观众席静得出奇,每个人都仰头注视着她,现场温度降至冰点,一种被扼住喉咙的窒息感蔓延着。卢凯彤曾经说过,人生总有高潮低谷,天色很暗,但,总有微光在眼前,相信明天会更好。愿她在那边,继续有最爱的吉他陪伴,一切安好。

悲伤仍未散去,前奏的钢琴声已孤独地奏起,每一个重音的敲击,都无法让人释怀。岑宁儿就这样闭着眼睛,轻声唱起《刹那的乌托邦》。周耀辉的词,似脆弱,似坚韧,总是那般让人捉摸不透。我对粤语歌的理解甚微,但却执念地认为它是在讲述一种脱胎换骨的重生。听,那每个字眼,每句押韵,都仿佛徘徊在如幻似真的虚实之间。有人说过,唱粤语歌的岑宁儿才是真正的岑宁儿啊。是的,有些词,有些情,真的只适合用粤语来表达,这首歌既是如此。

《一秒》是岑宁儿在看到一场意外后,受到的触动。她表示想要一种来自通道那边的声音交互,脑子中即刻呈现出陈奕迅的声音,最终得到了理想中温暖和饱满的男声。吉他弹奏的分解旋律,贝斯的节奏把控,让这首歌有一种整齐的顿挫感。岑宁儿在主歌部分用气声来演绎,副歌部分的声音整体向上推,表达得更为坚决。陈奕迅部分在现场则由大提琴的旋律所替代,优雅而哀愁的音色在整个乐队中如此突出,华丽而朦胧,低沉而响亮。

如果说,有一首歌让大家认识了岑宁儿,那一定是《追光者》了。岑宁儿调皮地问大家,是想要一起听还是一起唱?台下的观众齐声回答,听。她顺势点点头,随即安静地唱起这首歌。拨弦中的细微擦弦声,扫弦时的清脆颗粒感,主歌的轻柔,副歌的坚定,一把木吉他,一副好声音。唱至最后,岑宁儿终于忍不住将麦克风递给面前的观众席,再腼腆的人也无法抵抗这番邀请,她所期待的全场大合唱在此刻到来。蓝色、粉色、白色的聚光灯交错变换,现场溢满了烂漫的青春味道。

温情过后,岑宁儿以一首跳跃感很强的英文歌《Ride》作为常规演出时间的结束曲。据悉,这是她在散步时产生的灵感,也是专辑中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岑宁儿跟随着现场的节奏律动,很自然地摇摆起身体,脚也恰好踩在鼓点上,一下下地打着拍子。没想到,外表安静服帖的岑宁儿,唱起这种曲风的歌毫不逊色,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她的“B Side”。“High is no better than low,Fast is no better than slow”正是岑宁儿对于生命的感悟:松开手掌,释然接受,按照自己的节奏顺其自然地走下去。

余音未落,舞台上的灯光逐渐暗淡,岑宁儿和五位乐手依次走下台。瞬间,周围变得喧闹起来,大家有秩序地喊起“Encore”,期望用声音把岑宁儿“拉回”舞台。整齐的呼喊声充斥着这个有限的空间,没过多久,岑宁儿终究禁不住这般热烈而执着的邀请,携乐手们再次返回舞台之上。

一首《Baby Song》让台下一片沸腾,现场依旧只用一台键盘作为伴奏,而岑宁儿如水般的声音在这片热闹中显得更为干净,通透。与几年前相比,她褪去了青涩,逐渐走向成熟,也已懂得如何去控制自己的音色,恰到好处地诠释和表达,让这首歌原本的情感更为真实和朴素。

随后,她又将自己“化身为一首歌”,试图找寻记忆中的美好,讲述情感世界中的依赖和自由。钢琴声舒缓、安静,岑宁儿完全融入这般温柔之中,细腻的音色似最深情的守护。“如果我是一首歌,我是那首很爱你的歌”,唱至最后一句,全场灯光褪去,所有人在这黑暗中安静和沉淀,无法抽离。

在岑宁儿的音乐中,我与你,倾听着她的故事,接受最为真实的感动。“Nothing is Under Control”,真的如字面所述那般,一切都将失去控制吗?在未知明日的今天,坦然面对本真的自己,坚定地向前走下去。或许,这才是岑宁儿真正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力量。

(感谢街声StreetVoice)

猜你喜欢

吉他首歌专辑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专辑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自制吉他唱摇滚
就是这首歌
两张专辑,你更喜欢哪张? 区瑞强《致敬 Beyond》/张玮伽《你最珍贵》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SNH48组合7SENSES推出第三张迷你专辑《天鹅(SWAN)》
自己做吉他
自己做吉他
傻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