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醉酒三部曲,曲终人已散

2019-03-01王海龙

大众健康 2019年2期
关键词:滴血步态中枢

王海龙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中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既有太白斗酒诗百篇一样的豪放,更有诸葛亮未出隆中而三分天下的高瞻远瞩。关羽温酒斩华雄,总能让我们心头涌起“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

《三国演义》中同样有一段关于饮酒的详细描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看看酒精到底怎样一步一步把人引入癫狂状态。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

“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明,风平浪静”,曹操命令在船上摆酒。此时,曹丞相望着“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的美景,再加上文武官员对“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辉煌过去的称赞,他饮酒渐入佳境,不知不觉达到了“酒酣”的境地。

曹操开始进入酒精急性中毒的第一期,即“兴奋期”。

眼睛发红(即结膜充血),脸色潮红或苍白,轻微眩晕,语言增多,逞强好胜,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举止轻浮有的表现粗鲁无礼,比如此时的曹操不仅吐露了“今幸有投降之人,为彼心腹之患”的核心机密,更口出狂言“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进一步发展,曹丞相诗兴大发,站在船头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讲到这里呢,再插播一个神奇的传说。据传,造酒的最后一步需要滴三滴血到酒里,才能让酒更醇更香。因此,第一滴血呢,滴的是举人的血,因此喝醉了首先表现为文采飞扬,就像曹操横槊赋诗。第二滴血和第三滴血,我会随着曹丞相的发展依次给大家讲。

诗的最后,曹丞相开始直抒胸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此時,偏有一不知趣的谏臣诅咒“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曹丞相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

其实,这也应是第一阶段的表现。此时酒精中毒者,也擅感情用事,打人毁物,喜怒无常。大家也应该猜到第二滴血是谁的了吧?是一个武将的血。因此醉到一定程度,就像曹操一样开始动武了。

再往下发展就是第二阶段,共济失调期。

此时醉酒者开始动作笨拙,步态蹒跚,语无伦次,发音含糊。

第三阶段,昏睡期。

此时醉酒者脸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微紫,心跳加快,呼吸缓慢而有鼾声,瞳孔散大。严重者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衰竭死亡。第三滴血是乞丐的血,喝到最后,就像乞丐一样睡大街上了。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我们从表面上能看出来的。但是在身体里,酒精到底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酒精对大脑中枢的抑制作用由高级到低级的顺序进行,即先抑制负责正常思维的大脑皮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后,皮质下中枢开始称为人体最高中枢,便出现一些失控的兴奋行为。因此我们常见到的醉酒者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并不是正常的兴奋状态。当皮质下中枢也被抑制,就出现语无伦次、发音含糊。进一步负责运动协调的小脑被抑制,醉酒者开始出现步态蹒跚。最后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中枢——延髓——呼吸和心血管的中枢,醉酒者开始进入昏睡状态,此时死神也开始一步一步逼进。

中华文化传承中始终飘溢着酒的醇香,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更多时候是喝酒误事,最有名的张飞酒后怒鞭督邮,最后因酗酒后虐待士兵而被杀;袁绍部将淳于琼因嗜酒导致乌巢被袭,最终致袁绍官渡之战大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请大家适量饮酒。

猜你喜欢

滴血步态中枢
基于“中枢-外周-中枢”闭环干预系统 在脑卒中后手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黄道培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步态识人
能充电并识别步态的新设备
步态异常,老人病了
“辟谷”能治便秘吗?
滴血认亲
第二部
吃饭速度快会导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