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近与更远

2019-02-28关开元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期
关键词:庞德古典诗词意向

关开元

摘要:《在地铁车站》是庞德的代表作品,是意象诗派的巅峰之作,庞德倡导并实践的“意象主义”直接来源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并且其观点与“言象意”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庞德;古典诗词;意向

埃兹拉?庞德,是一位极其重要的美国意象派诗人。最知名的作品《在地铁车站》是根据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站的印象写成的。据传,作者苦思一年之后,讲最初的三十行诗歌加工成了这简短的两行,真可谓是字字经典。引著名翻译家飞白先生翻译如下: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直观的来看,这首诗无非是描述了一副雨后車站人群涌动的场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首诗的优点便主要有二。第一,是首句运用的比喻,地铁车站的人流往往是连续的,要么是汇成一条候车的河流,要么是靠站下车形成了人潮,那么面孔连续的显现,便是真实可信的了。但是,幻影何解呢?地铁车站的人流与观察主体而言往往都是陌生人,他们的面孔模糊,神秘,一闪而过,而难以被把握和揣摩。正如我们往往很难记住陌生人的脸庞,大量陌生的脸孔出现在作者的视线当中,来不及辨认,又重新消失涣散,什么也没留下。因而,把陌生人的脸庞比作“幻影”,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了。其二,便是上下句构成的反差与对比。英文原文当中,“apparition”作为名词有“出现”和“鬼魂”“特异景象”两种含义。然而,考虑到也许是东西方对于幽灵的审美感受不同,幻影这个翻译更加客观,能够规避“幽灵”这个词带给我们的阴寒恐怖之感。因为有着这种双关含义的不同,所以对于英语母语者而言,庞德此举就像是一个暗示般的游戏,至于对我们来说,这一乐趣大概已经无可挽回的由于翻译而丧失了。尽管如此,我们仍不妨将上下句进行一番比较,无论作“幽灵”还是“幻影”解,共有的特征是飘忽不定,花瓣便由于它的确切与固定一下子成了视线的中心或说锚点;再者,上句整句,以及下句的雨水打湿的“黑色枝条”,均有一种暗色的底调,花瓣数点在色调上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力。

我们已经将这首诗的各部分拆解开来,进行评价,然而作为诗歌,本是承载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不能忘记从意象的角度进行分析。

意象本身便是一种情感的载体,只不过由于它的含蓄性与多义性,我们往往要借助于猜测和想象来揣摩。也许幻影和幽灵带有的飘忽的特性,表达的是作者对于人群强烈的疏离感和不信任,而后打碎的残花,亦即美好事物的凋零,更生凄凉悲苦之意。

意象使用的一大优点是使情感得以具象化:我痛苦,又如何痛苦;我感到被疏离,我有怎样的感受寒冷。意象,无非是告诉读者:“看吧,这便是我的感受。”作者之所看所想,尽转化成了可以欣赏的图像。但是,尽管意象在这一层意义上拉近了创作与阅读之间的距离,却又在另一层意义上将这个距离拉远了。拿这首诗来讲,作者笔下的花瓣,究竟表达的是美好事物的破碎产生的伤感,还是原本就是阴影丛丛中的美好,代表着向上的心态?新雨后的花瓣数点是否是幽灵般的人群当中一抹清新的亮色,只为表达对自然的赞颂与歌咏?甚至如果极端的来说,或许幽灵对于作者而言,本身就是十分个人的代表,一种空灵的美感,但由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不同,却展开了关于前后句对比的猜测,成了南辕北辙。

更进抑或是更远,这是难以辨明的,然而意象也因其含蓄多义,具有独特的魅力,阅读与写作,保持距离,或许也正是美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丁国旗、范武邱.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以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1):96—103.

[2]吴笛.论庞德“在地铁车站”中的汉诗特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7,(5):53—57.

[3]梁伟达.格式塔心理学视角下庞德《在地铁车站》译本赏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1,(6):28—29.

猜你喜欢

庞德古典诗词意向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庞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