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美丽

2019-02-25余柯

湖南教育·A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尚美工农小熊

余柯

什么样的校园才有生命力?什么状态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这是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常德市武陵区工农小学(以下简称“工农小学”)给出的答案与“美”相关。

“我们要培养活泼泼的人。每一个生命都追求美好,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工农人都会呈现出最美好的状态,健康、向上、真诚、善良……”校长张冬芝这样阐述学校的育人初衷。

因此,工农小学在原有“兴于学,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文化”体系基础上,提炼出“尚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具备身心健康、乐学善思、家国情怀、审美雅趣、实践创新、擅于交往六大核心素养的“尚美”少年,引领全校师生朝着教育之美、生命之美的方向不断前行。几载春秋,耕耘不缀,如今,工农小学已经成长为武陵区优质教育窗口学校和全区拥有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最多的学校。这一切,都源于学校对“美”的追寻与探索。

“尚美”课程孕育美

周一升旗仪式,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此刻正在进行“我行我秀”每周班级音乐文化展示。孩子们轮番上阵,表演自己新学的乐曲或擅长的乐器,人人都能登台,态度大方自信。眼前的一幕让记者赞叹不已,同时也不禁心生疑惑,为何工农小学的孩子会如此多才多艺?

学校大队辅导员秦兰老师介绍说,工农小学将传承民族器乐的教学目标设立为“班班有特色,人人会演奏”,开展实施校本课程《琴韵》,选择巴乌、陶笛、竖笛等乐器,以班为单位,每班一个特色,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一个学期以后,孩子都能掌握吹奏基本技巧。音乐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无疑,当孩子从小就浸润在高雅的民族器乐中,他们自然就会深刻地体会音乐之美,并在这种美的熏陶下逐渐养成温润高洁的品性。”秦兰说。

美的音乐陶冶孩子性情,美的書籍锻造孩子精神。一所学校最不能缺少书香气,于是,工农小学开发设计了《在阅读中发现世界》阅读体系,引导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同时还将阅读课安排进常规课表,保证孩子的固定阅读时间。

每当说起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杨光老师的眼里总是难掩欣喜。本学期刚刚接手一年级时,她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缺少规则意识的一年级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她决定从阅读着手。在最初接班的三个月里,杨光每天早晨提前20分钟到校,带领孩子们进行《日有所诵》的经典诵读和儿童诗歌的学习;中午她与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如今,一学期过去了,班里孩子每天到校后都会自发诵读经典、阅读诗歌,他们整齐而稚嫩的朗朗书声受到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纷纷赞美。除此之外,班级日常管理也变得井然有序,杨光笑着说,这就是阅读的力量。

音乐和阅读可以涵养孩子品性、沉静孩子内心,但儿童的世界五彩斑斓、丰富多彩,学校还应该努力去还原儿童的本性。所以工农小学鼓励老师发挥特长,为孩子们带来个性化课堂。于是,校园里经常能看到江兰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观察绘制周边的点滴细节。孩子们或随意地卧躺、或端庄地站立,一支画笔在手,便能自由地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美好风景,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发现生活的美。于是,原本因下雨在体育课时只能呆在教室里的孩子,在朱理辉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学起了象棋,于方寸之间展开一场思维的激烈运动。孩子们乐在其中,甚至还会专程利用课余时间去上象棋辅导班。学校及时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点,于2016年正式在全校推广“雨天象棋”。从此,工农小学的孩子们不仅晴天可以在操场进行身体运动,雨天还能在室内开展思维运动。

教育是为了育人,所以课程设置的核心永远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工农小学动静结合、个性丰富的“尚美”课程,为孩子的健全成长、尚美而生提供了基础和土壤,也正因如此,孩子们才能稳健地行走在成为“尚美”少年的路上。

“尚美”活动塑造美

毕业典礼怎么“玩”才有趣?什么样的毕业典礼才能让孩子终身难忘?工农小学将一切决定权都交给了孩子。事实证明,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惊人的。他们将毕业典礼设计为游戏节,并自己设计了包括“螃蟹来了”“无敌风火轮”等多个精彩游戏。孩子们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和成就感。

类似于毕业典礼这样交由孩子亲手设计的活动在工农小学还有很多:每年的创造节、每周三的校园广播电台节目设计,等等。学校还为了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特意将科技与环保相结合,在每年的六一节准时上演一场“环保时装秀”。零食袋组成的四驱赛车、废纸盒机器人、米袋裙子、一次性纸杯衣服等花样百出的变废为宝方法,彰显了孩子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才能。曾雅婷小朋友就曾在全市环保科技比赛中利用废弃的易拉罐制作了一束精美的太阳花,送给妈妈做礼物,并因此荣获了“常德市优秀奖”。

因为创造和想象,孩子的心可以飞得很高很远。但学校认为,拥有家国情怀作为根基的孩子才能飞得更稳。于是,为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向上力,学校还注重通过活动引导孩子放眼世界、关心国家、参与社会。

所以,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孩子们的爷爷奶奶被请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述切身体会和多年时代变迁的经历;每个家庭收集的老照片得以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带有历史厚重感的老照片让孩子们心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归属感油然而生。此外,还有“三分钟说世界”“身边的非遗”“爱足球爱世界”等日常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孩子的国际视野,又让孩子拥有浓浓的中国情,从而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信念。

符合教育规律的活动,能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健康成长。工农小学既丰富多彩又蕴含着教育深意的活动,让校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创造的活力和浓厚的家国情怀,每一个生命因此可以在这座园子里自由呼吸、绽放美丽。

“尚美”教师发现美

毋庸置疑,教师是落实学校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课程与活动要想在孩子身上产生效果,离不开教师的影响。如此,要让“尚美育人”的理念在工农小学落地生根,就需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尚美”教师队伍。那么,何谓“尚美”教师?“在工农小学,我们赋予‘尚美教师两大特点: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遵循规律、科学育苗的农人智慧。工匠精神是老师们对教育、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高要求,农人智慧则是老师们对合理育人的追求。”张冬芝笑着说。

杨琪老师2018年下学期考进工农小学,一个月后,她作为主讲人参加了学校的微格教研活动。这次活动让她受益匪浅,“我发现了很多原本被自己忽视的细节问题,如学段目标不明确、语用训练点不清晰、课堂评价缺乏针对性等。让我可以快速查漏补缺,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水平”。

微格教研是工农小学为提升教师课堂素养、构建实效课堂特意开发的教研模式。它通过课堂实录的方式,放大课堂细节,让每一位主讲教师可以清晰地观察自己的课堂表现;并通过教研组集体进行“观念捉虫”“课堂把脉”,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进而达到提升课堂实效性的目标。

在工农小学,老师们除了利用每两周一次的微格教研活动打磨课堂细节外,还会集体开展备课、研课,共同打造工农的特色教师。李敏是学校的语文大组长,她说起团队去年为打磨自己公开课通宵备战的经历依然感慨万分。“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学习活动的设计,从‘大问题到评价语,团队的老师都始终陪我一起面對。不放过任何纰漏,精益求精,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匠心。”

而龚芳丽老师认为,工农小学老师们的教育匠心不仅体现在对教学一丝不苟的态度,更体现在对自身综合素养的不懈追求。一方面,老师们会自发利用假期阅读国学经典、教育类、文学类等多种书籍,还会主动自费学习练字,增强基本素养;另一方面,学校也多方搭建平台,努力承办活动,为老师们争得历练的机会,还鼓励老师们积极外出学习,回校分享。

因为有了对教育精益求精的匠心,所以工农小学的老师们在育人时,会拥有一颗静候花开的宽容之心,愿意用始终如一的精心呵护去培育每一个孩子,也会用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与众不同,从而科学地促其成长。此即为工农小学“尚美”教师的另一特点———农人智慧。

小熊是龚芳丽班里一个原本极为调皮的孩子,不仅不做作业,甚至还和老师顶嘴。班里孩子都不愿与他相交,但龚芳丽却通过悄悄观察,发现了他内心的柔软和善良。一次早自习,小熊又迟到了,他抱着一个大大的袋子站在门口。龚芳丽没有责备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在得知小熊是为了方便全班同学擦手,用自己的零花钱为班级购买卫生纸后,龚芳丽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随后的学习生活中,龚芳丽不断引领同学们关心爱护小熊,还大力支持小熊发展自己的兴趣———航模。慢慢地,小熊与班里同学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还代表学校参加全省航模大赛夺得桂冠,并被评为“常德市武陵区最美少年”,与两年前的他判若两人。而这一切改变的触动源,便是龚芳丽对小熊的宽容和发现。

工农小学仿佛是一所神奇的乐园,在这里,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会开心地在校长办公室为老师们跳舞;原本有些表达障碍的孩子可以淡定从容地成为升旗仪式的主持人,腼腆的孩子能勇敢地成为运动会的播音员……于此,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能不断与惊喜相遇、与美好邂逅,而为孩子们创造惊喜与美好的,正是学校这一支“尚美”的教师队伍。“因为一颗匠心,我们会细心地呵护每一颗璀璨的童心;因为相信着科学育苗的农人智慧,我们愿意花时间去等待一朵花的盛开、去发现每一朵花的美丽。”龚芳丽笑着说。

“教育需要慢工出细活”,工农小学在“尚美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历经几年风雨兼程,如今已开始收获硕果。教师专业水准逐年上升,教学质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家长纷纷慕名将孩子送来工农小学,更有许多家长在每日迎来送往的路上向学校老师表达着真挚的谢意,“在工农小学,我的孩子变得更加阳光自信、乐观向上,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的用心培育。”在张冬芝眼里,这便是对学校最好的赞誉!

猜你喜欢

尚美工农小熊
国民党大烧大杀下的工农劳苦群众
小熊
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
求真 向善 尚美
梭镖
试论尚美引领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
可爱的小熊
苦涩的蜜月
关于学生和工农结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