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25例观察

2019-02-23李钰珍陈旭虹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雷火干眼角膜

张 馨 李钰珍 陈旭虹#

1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2 浙江省金华广福肿瘤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

干眼是影响患者生活、视觉质量,及加重社会负担的一类常见疾病[1]。是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症的统称[2]。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5%~50%。虽然用于干眼治疗的方法及药物很多,但由于引起干眼的病因众多,或因对治疗适应症把握不佳,故治疗效果欠理想。

灸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进行斗争中产生,并在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治疗方法。雷火灸是在其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外治疗法,对临床许多急、慢性疾病都有着显著的疗效。由于现代环境污染、电子产品普及等,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等病患逐渐增多。故增加了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chirmer I试验(SIT)的观察,了解雷火灸熏治法对蒸发过强型干眼治疗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浙江金华广福医院眼科门诊符合干眼诊断标准、属于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50例(10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男5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23±10.42岁;对照组男4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68±11.80岁。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观察,排除合并心、脑、肝、肺、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有眼部手术史及怀孕、哺乳期妇女。

1.2 诊断标准:干眼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按照“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①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BUT≤5s或Schirmer I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min可诊断干眼;②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5s<BUT≤10s或5mm/5min<Schirmer I试验结果(无表面麻醉)≤10mm/5min时,同时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可诊断干眼。并根据患者病史情况,症状表现筛查出属于蒸发过强型干眼。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热敷,按摩睑板腺,局部采用日本参天制药生产的0.1%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2.2 治疗组:按摩睑板腺,并使用雷火灸治疗。灸疗部位:前额部、双眼部、泪腺部位、鼻部(雷火灸对着鼻孔深吸气后略摒气)、耳部。穴位:点穴包括印堂、攒竹、鱼腰、四白、睛明、瞳子髎、太阳、风池;熏双耳,点耳穴:耳门、耳垂、翳风、迎香。最后点双手合谷穴。

操作步骤:灸前安全宣教,患者取坐位,头部略向前倾,灸具位于患者头面部前下方,防止艾绒火苗脱落烫伤患者。①前额灸:在前额部发际与眉部上缘之间,做横行和直行方格样移动,来回10次为1单元,每单元间用手按揉,被灸处至皮肤发红、发热为度。②眼部灸:a双目闭,在眼睑部、泪腺部小回旋法灸至皮肤微微发红、发热;b双眼睁开,眼球不动,顺时针旋转灸双眼,旋转10次为1单元,共10个单元,每单元间嘱患者闭目,操作者用手按压双眼1次。用雀啄法灸眼周穴位,每穴30次,同时配合穴位按摩(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轻柔穴位);眼球转动,双眼跟火头上下左右转动为1回合,共10个回合[3-4]。③鼻部灸:火头距鼻孔2cm,让患者头后仰深吸气后摒气至眼泪流出,用食指、拇指指腹沿睛明、迎香穴上下来回轻柔。④耳部灸:用螺旋灸法,灸双耳,直至耳廓、耳门处发红、发热为度。然后用雀啄法依次点灸耳部穴位,每穴位灸10次。每日灸疗1次,每次30分钟。全部病例治疗以10天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病情变化。以上4种灸法,均采用平补平泻法,距离皮肤2~3cm悬灸,注意勤吹燃尽的艾灰,保持雷火灸温度,警惕艾绒脱落。

2.3 观察指标:分述如下。

2.3.1 主观临床症状评分:采用问卷形式对治疗前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计分。症状项目包括:①干涩感;②异物感;③视疲劳;④烧灼感及流泪。评分标准:0分,无症状;有症状出现频率低于3次/周,休息后能缓解为1分;介于l~5分之间为2~4分;症状经常出现,影响工作降低生活质量,用药才能缓解为5分;症状出现介于5~9分之间为6~8分;症状持续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用药不能缓解为9分。

2.3.2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将患者头部置于裂隙灯头架上,用钴蓝色滤光片观察,于结膜囊内滴入1%荧光素钠,嘱患者眨眼3或4次,观察自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至角膜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为泪膜破裂时间。秒表记录,测量3次,取平均值。

2.3.3 Schirmer I试验(SLT):取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5mm×35mm的滤纸条(。患者不进行眼表表面麻醉,一端反折5mm,轻放入患者下结膜囊中外1/3处,避开角膜,嘱患者轻轻闭眼,5分钟后取出滤纸,测量滤纸条被浸润的毫米数。

2.3.4 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采用12分法: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每个象限为0~3分,无染色为0分,1~30个点状着色为1分,>30个点状着色但染色未融合为2分,3分为出现角膜点状着色融合、丝状物及溃疡等[5]。

2.4 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均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参数检验配对设计资料比较的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个配对样本比较的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主观症状变化:各项临床症状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干眼症状前后对比(-x±s)

3.2 客观检查结果:两组干眼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结果。见表2。

表2 雷火灸疗干眼客观检查结果对比(-x±s)

4 体会

中医学对干眼的认识早有记载,轻症归属于“白涩证”范畴,又名“干涩昏花症”;重症归属于“神水将枯证”“神气枯瘁”等。其病因多为外感疫邪停留或余邪未尽,隐伏脾肺两经,阻碍津液之敷布;或日久风沙尘埃侵袭或长期待于空调房及近火烟熏等刺激,致肺卫气郁不宣,化燥伤津,目失所荣;或沉酒恣燥,肥甘厚味,致脾胃蕴结湿热,郁久伤阴;或劳瞻竭视,过虑多思,心劳太过致肝肾亏耗,目失濡泽;劳作过度,体虚气衰,气机衰惫,肝肾之阴亏虚。不能敷布精微,润泽五脏,上荣于目而致目失濡养。

干眼治疗上,西药(人工泪液眼药水)局部滴眼,以及手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雷火灸以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突破了禁灸眼周部位传统手法,直接施灸于眼周穴位。眼与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依靠经络为之贯通,以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此法采取直接在眼球外眼周穴位施灸,热辐射力可通过眼球达到眼周、眼底,使五脏六俯的气血随经脉走于目,使眼部血液循环增加,刺激眼神经兴奋。可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开窍明目,达到提高泪液的量和质、缓解眼表损害程度,改善眼部症状。

5 参考文献

[1]Saldanha IJ,Petris R,Han G,Dickersin K,Akpek EK:Research questions and outcomes prioritized by patients with dry eye[J].JAMA Ophthalmol 2018.

[2]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1):73-75.

[3]赵时碧.中国雷火灸疗法[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104.

[4]郝小波.中医外治眼病[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4:24.[5]刘敏,高卫萍.120例干眼症临床特征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59-60.

[6]章友美,翁文庆.滋阴养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3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2):900-901.

猜你喜欢

雷火干眼角膜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变形的角膜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竟是“干眼”找上门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 干眼及其治疗防范策略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角膜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