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思想的演进历程浅析

2019-02-21谢永萍徐成盼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城乡农民农业

谢永萍,徐成盼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p.32)我国城乡关系思想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伊始的城乡互动到新世纪提出的城乡差别,到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认识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并通过不断实践形成了科学的城乡关系思想。我国当前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城乡实时发展、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想要总结和借鉴城乡发展的有效经验,需要在我国改革、建设中梳理出正确的理论脉络及具体的实践举措,这对科学地把握城乡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城乡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思想的逻辑起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新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念的前提下,归纳新中国创建以来在城乡建设中的教训与取得的成果,经过民众在改革开放之初针对城乡建设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城乡互动思想,旨在促使城乡交流的同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打牢“三农”的基础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费尔巴哈》中就阐述了农业在经济社会中的根本性地位,他们强调农业加工出的粮食是我们获得生存的最根本的条件,也是人类创造历史和社会的首要前提;农业和工业的分离是在出现资本主义私有制之后才出现的,社会分工形成的基础也取决于农业的发展程度,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以农业生产中提供的剩余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为基础的。为发展农业,实现城乡互动发展,邓小平指出要从政策和科技这两个方面来发展,首先用政策支持来增强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确保正常的农业生产,使粮食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3](p.237),怎样去适应农业加工社会化的条件?唯有有效调节加工关系,强化技术投入,提升农业加工质量,才可以形成农业的现代化。农业是解决中国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邓小平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后提出:“再就是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2](p.406)邓小平指出,农业生产的最基础性问题就是粮食能否满足国内需要的问题。1983 年1 月,在谈到粮食生产问题时,邓小平又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 年总要做到粮食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3](p.449)把增加粮食产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以看出农业生产在国民生活中基础性的作用。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仅通过粮食生产来体现,它还是工业以及部分国民经济领域发展的前提,邓小平认为:“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从长远看会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我考虑,在一定时期内,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按照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适当解决吃、穿、用的问题(当然是低水平)。”[4](p.335)1975 年,邓小平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开幕式上讲话,跟据农村农民的稳定使社会和国家稳定的现实基础,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实现和享受小康社会的主体,邓小平认为,农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惠及广大农民,让农民真正过上好日子。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会有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积极性。

(二)推动工农有机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举措就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根据当时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首先阐明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5](p.24)“工农并举”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有效举措,反映出在一切历史发展时期,工业和农业都要协调发展,不能在经济方面成为“瘸腿”。邓小平也高度重视城乡差别问题,认为城乡差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会存在很长的时间,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差距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可以差别较大,所以必须经过以工农业彼此扶持为主的城乡交流来缩减城乡差距,邓小平认为,工业必须强化扶持农业。他指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农业需要服务的工业生产不能减弱,还要改善”[4](p.326),这主要就是说工业在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同时要支援农业的发展,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应用到农业中;工业支援农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做任务指导,应该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对接,农业所需的各项工业产品,如器械、农药等必须有足够的产量和过硬的质量;工业不仅仅要关注农业发展,还要提高农民和农村发展所需的基本物资,以此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乡民加工的主动性;工业地带、工业城区必须鼓励周围乡镇,协助发展小规模工业,做好农业加工工作。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农业在确保发展的同时要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原材料的供应直接关系工业生产能否满足整个社会的现实需求,保证商品的有效供给。农产品深加工能够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农村市场的扩大,实现劳动力的转移,维护农民的现实经济利益,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在推动农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确保农业和工业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实现工农业的结合和协同发展。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为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鼓励农民利用农村生产要素发展乡镇企业。邓小平在1987 年6 月12 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时就提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3](p.238)邓小平对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鼓励和引导走“以乡镇企业为骨干、以小城镇发展为载体的乡村工业化道路,并认为这是实现城乡互动、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6]乡镇企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的起点不是城市而是农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邓小平在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巨大成功后,便开始推向全国。农村包产到户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大批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并转向第二、第三产业,于是,以集体经营为主并有个体、私营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给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重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因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7](p.424)。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表明了科学技术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同时也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方式。面对西方欧美国家已经实现工业化,逐渐向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时代背景,邓小平认为我国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发展中来,更应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刺激经济发展活力,因此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主张发展科技。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现代教育发展和西方发达国家有所差距,使我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相对较少,科技资金投入相对工业较少。邓小平针对这一现状,指出要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在1986 年通过了“八六三计划”,推动科学技术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去,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工农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转变工农业生产方式,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发展不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最大限度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疏通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生产要素之间的障碍,实现由市场对资源调配的基础性作用;能够改变乡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改变“脏、乱、差”的局面,使农民体验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能够自主将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的现代农民。

邓小平针对城乡互动思想的重点是在城乡建设以及经济领域发展的辩证认识中获得的,他针对城乡联系理念的认识主要是有效研究详细实际,量体裁衣,同时强化有关的立法保障,通过技术变革以及强化国际间沟通协作改革推进城乡的互动,并总结建国以来城乡建设的经验教训,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城乡关系思想增添新内涵。

二、缩小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思想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有效成果,只能在摸索中前进,使国内城乡之间在政治、社会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的差距更大,当时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对我国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商品贸易蓬勃发展,农业在增加经济产值方面有了质疑的声音,针对这一现状,江泽民审时度势地提出要对“三农”问题时刻关注,不能忘记农业农村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差距在经济改革中不断缩小。

(一)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我国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稳定农业农村,促进其健康发展。“三农”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缩小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差距,将极大地阻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江泽民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对“三农”问题做了重要阐述,他认为:“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国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可能有我国整个社会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8](p.258)在农村要全面展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农村价格信息相对闭塞,农民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损害,农民增收问题难度较大,针对这种状况,要按照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以保障农民的权益和调动生产积极性。具体来讲,首先要关注农业生产成本。工业和农业主要通过市场调节农用生产资料和原材料的供需,自发的市场行为随意抬高物价,容易导致供需失衡,因此政府应增强宏观调控来控制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稳定农业生产成本。其次,要关注农村问题。农村经济发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因此要保证农村的稳定,农村稳定才能有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就像江泽民所说:“我国十一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9](p.71)再次,要关心农民问题。江泽民论述“三农”问题时告诫我们:“什么时候我们党把农民问题解决得好,采取的政策正确,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农联盟就巩固,革命、建设和改革就顺利进行、蓬勃发展。”[8](260)农民是土地的使用者,是粮食产出的主体,但农民和城市居民在收入、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要求切实地维护农民的利益,我国是工农联盟的国家,农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要从各方面来让农民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奠定了理论基调。

(二)坚持乡镇企业发展,倡导推进城镇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使农村产生了大批的富余劳动力,如何解决富余劳动力的问题,成为江泽民发展城乡经济的又一个关注点。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农民为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创办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出现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低,各地方又有不同的困难,以小城镇为载体的乡镇企业,逐渐失去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进入了瓶颈期。江泽民在分析了这一现状之后,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有效消费,为下个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江泽民发现乡镇企业不仅能够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性经济单位,因此对小城镇建设也作了周密部署,把小城镇多样性发展的特点和乡镇企业灵活用人的特点结合起来,进一步吸纳农村富余的劳动力。但是乡镇企业也存在局限性,经营模式单一、产品质量较差、竞争力不足等一直困扰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小城镇在向中小城市转变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所以,江泽民强调:“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10](P.546)把城镇化作为发展城市和乡村交流的载体,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多渠道增加农村收入,是江泽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创收的重要举措。

(三)深化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践中,农村经济体制开始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应该进一步深化体制改,对农村经营方式予以进一步改善。针对稳定农村经营体制,江泽民就曾经发表过讲话:“家庭经营再加上社会化服务,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就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11](P.212)江泽民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去完善农村经营方式,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增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使农村改革及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完善农村社会服务系统、农村市场统一管理系统、农产品交易系统,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农村经济体系。从某种程度而言,要对农村所有制机制予以完善,就应该不断鼓励和引导农村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农村投资和融资机制予以改善,增加对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完善风险基金和保护价格收购制度。对农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民有权利选择自己满意的人带领村级事务,掌握村内部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主人翁的地位。

改善民众的生活,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课题。而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而相关理论内涵也会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

三、城乡统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思想的丰富

胡锦涛面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加速期,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可以从坚持以“三化”带动“三农”的发展思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建立健全城乡统筹体制机制三部分分析。

(一)实施“三化”促“三农”

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城乡统筹机制。而在实践中,坚持以三化带动三农发展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首先要利用城市工业发展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对于农村经济而言,要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和技术保障,而这一点则需要有城市工业化建设来带动。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国家财政资金的渠道,创新城市资本融入农村发展新模式,同时通过把城市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中所依赖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到农村来增加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技术含量。其中我们所讲的农村不单包括镇下一级的农村,还应包括县市周边的农村,都要依靠城市带动提升发展水平。其次,城镇化标志就是农村人口转向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促进城乡融合,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城市要宽容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岗位,解决他们的就业、生活及子女教育问题,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建议,让他们也能和城市市民一样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依、住有所居”。再次,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分级制定出推动农村结构改革的政策并密切配合,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农业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吸引城市企业来农村投资发展具有科技含量的、绿色生态产业和服务业等农业延伸产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进城乡融合。

(二)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12](23)新时期农村综合改革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全面,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较大,农业经营方式固化等。农村综合改革在借鉴之前具体措施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大胆地用市场调节农产品在价格和供给方面的方式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坚持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创造精神,处理好农村在改革和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把人作为农村改革的对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科学理念;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2006 年废除了农业税,极大地减小了农民压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对“三农”工作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重要方针,农村的发展不仅是政府政策和农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是全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要积极吸收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农村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让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成为现实,成为趋势。

(三)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

胡锦涛指出城乡统筹的最大障碍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互动不充分,阻碍了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产生不利影响。城乡二元化结构体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二元户籍制度,其次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农村不是很明显,再次是统筹发展的理念没有落实。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胡锦涛提出建立健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机制,改变重城市发展轻农村发展的治理体制,要更大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满足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宏观调控,完善政府对农村社会管理和经济调控;落实“又好又快”发展的方针,打造农业现代化,利用政府搭桥的方式,促使工业、农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带动农业的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进而推动农民市民化,让市民享受到更好的社会福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体现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胡锦涛城乡统筹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在我国新世纪结合国内外的实际,基于社会发展实践,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把握科学发展规律,以持续、和谐、循环的科学发展观,为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将城乡关系思想不断地赋予中国印记。

四、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思想的成熟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进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1](p.32)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与中国“三农”问题具体实践相结合所提出的,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农业基础地位的关键步骤。

(一)深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改革

随着物质资料的丰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更加受到市场的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使得城乡要素达到了即需即得的状态,因此,要继续深化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村生产出工商业、服务业所需的优质产品。2017 年12 月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主要表明了农村在市场调节资源流通的同时,还要加大政策性扶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保证农村集体利益不受侵害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土地为农民增收;明确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和基础,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基础是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明确农村发展主体之后要通过农业人才的引进来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农民的专业化技术培训,让农民可以运行现代化器械,形成一支专业的农业生产群体,造就更多的新型农民,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完善乡村生态保护机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不能分开,人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大多数是从自然中获取的。马克思曾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3](p.167)这句话表明了人的存在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的,只有遵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保证人的生存和发展。乡村是距离自然最近的人类生活主体,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一客观事实,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乡村生态保护的发展要求。生态保护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打造乡村生态宜居、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环节,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实践。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途径,是乡村自然环境同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达到适宜人们居住最佳状态的重要方式。[13]要实现绿色农村发展,坚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必须合理规划和利用农村所有自然要素和资源,大力发展各种生态产业结构链,建设生产、加工、销售、旅游整体发展方式,使农民享受整个产业链和生态宜居环境的增值效益的双重效益。

(三)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所谓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予了批判,认为其是私有制下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主张“按劳分配”,建立国家保险制度以此来保障无产阶级的生活和社会权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切实地贯彻落实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政策,把社会发展的成果公平地分享给人民,实现全方位的小康,不落下一个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人民群众生活富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为真正打牢城乡融合的基础,必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建设。[14]城乡二元化是制约我国城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以此要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转移就业,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享受基本的社会福利,缓解农村土地紧张的局面。过去农村大量存在着小诊所,医疗人员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限,药品价格随意定价,老年人无法养老等一直困扰着农村居民,通过建立统一的乡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使在农村也可以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局面。从而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

(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义务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目的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工业革命后,儿童也随之产生了异化,大批的儿童被雇佣到城市的工厂中去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无法为实现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成为被绑在机器上的“被剥削物”。[15]因此,他们指出,儿童应该去首先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素养,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社会变革与发展,帮助无产阶级从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进入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市拥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教育基础设施,农村义务教育却显得有些落后,这种局面不利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因此,我国为推进全部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1](p.45)这体现出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着力培养农村人才、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知识入村的基础环节,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基础。

城乡融合发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被赋予新的理论要义,使得城乡关系思想更富有时代性、科学性、理论性,这是城乡融合发展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探索,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时代追求。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好城乡融合发展的每一步路,必将能够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五、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是实践和理论正确与否的有力证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历程中没有停下过脚步。城乡关系思想由城乡互动到缩小城乡差别,到城乡统筹,到城乡融合,是几代人共同奋力前进的努力和无畏困难的奉献,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与中国城乡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思想在不断的发展与实践中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科学成果。改革是对中国内部不适应发展的一种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开放是对外敞开胸怀,接纳先进的举措。对城乡关系思想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可以使新时代继续沿着振兴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现代化的道路前进。

猜你喜欢

城乡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