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2019-02-20王昕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王昕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0)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就是结肠癌,这种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发病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发现的时候一般就到了中晚期。对于结肠癌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大,预后也比较差,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对于结肠癌的治疗逐渐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这种治疗手段的优点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探索。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8,平均年龄为(54.5±7.9)岁;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0,平均年龄为(53.6±8.4)岁。在一般资料上,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将患者的病变部位切除并进行淋巴结清扫。

1.2.2 观察组 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利用腹腔镜探查腹腔内脏,明确肿瘤位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清扫淋巴结,术后给予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1.3 相关评价标准 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与并发症情况进行了记录与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手术用时对比 在手术用时方面,对照组用时(80.1±8.5)min,观察组用时(30.5±7.4)min,通过对比可以得出,观察者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研究对象术中出血量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95.8±5.7)mL,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2.7±3.4)mL,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研究对象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中,有7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30.0%;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出现吻合口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6.7%;由此证明,观察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肠癌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结肠癌患者早期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现的时候,就到了中晚期。结肠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手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这种治疗手段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后期恢复比较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品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能够明显的将传统的开腹手术的弊端避免,其优点为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0.1±8.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0.5±7.4)min,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95.8±5.7)mL,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2.7±3.4)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并发症情况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上述数据信息,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比传统的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可以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