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外循环管理研究

2019-02-20傅建学王锦鹤田发莲李得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A型夹层

傅建学,王锦鹤,田发莲,李得霞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麻醉科,青海 西宁 810012)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对患者自身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是主动脉动脉夹层形成的,值得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血流进入到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出现分层,根据现有报道可知,循环管理方式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体外循环管理措施,总结效果,选择近一年我院接受的12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案例,实施体外循环管理,管理后对结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1岁-61岁,体质量52 kg-100 kg,急性夹层3例,均合并有高血压,4例合并糖尿病。

1.2 方法 入室常规ECG、SPaO2监测、左桡动脉、左足背动脉分别有创动脉压监测。常规麻醉诱导维持。体外循环机JOSTRAL H20滚压泵灌注,希健成人型膜肺,预充总量1,800 mL-2,200 mL。动脉插管选择右腋动脉,体外循环采用中低温(直肠温25oC)下停循环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心肌保护采用4oC 1:4高钾含血停搏液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灌注量为20 mL/kg,Bentall术左右冠吻合完成后人工血管顺行灌注含血停搏液20 mL/kg一次后再不灌注。直肠温降至25oC时停循环,右腋动脉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灌注流量为10 ml/kg/min。恢复灌注流量后充分偿还氧债后复温,复温速度控制在0.2oC/min。直肠温达35oC后停循环。转流中采用改良超滤滤去多余水分,使停机时HCT在24%以上。转流中Medtronic混合静脉血氧仪持续监测SaO2、SvO2。停循环期间,进行脑灌注,灌注流量保持在5 mL-10 mL之间,在排气过程中逐渐恢复全身循环,复温期间需要对SvO2进行调整。

1.3 效果分析 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CPB时间:179 min-256 min,心肌阻断时间:65 min-118 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5 min-22 min。开放升主动脉后自动复跳9例,3例20 J-30 J除颤复跳。以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辅助循环。均痊愈出院,无神经系统、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3 讨论

深低温停循环的过程中,选择性脑灌注对脑保护很重要,选择性的脑灌注上经上腔静脉逆行处理后进行灌注。不同方式可以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经上腔静脉进行灌注后,确定灌注压力值。灌注流量的设定是关键,如果灌注压力控制不好,可能存在脑水肿的现象,结合回流血的实际情况,在顺行灌注的过程中,选择的是生理性的灌注,经一侧灌注后能达到保护作用。心肌保护是关键,均采用冷血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取得满意效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大约是280 min。主动脉A型夹层少量患者撕裂到髂动脉甚至股动脉或者撕裂至头臂干,插管过程中可能进入假腔,因此右腋动脉插管后,监测动脉压,如果压力升高后,需要和医生进行互动和交流,本组案例中没有出现假腔的现象。

SvO2检测方式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要求工作人员提前对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阶段结合氧耗量以及其他指标等,做好温差控制工作,只有进行合理的管理,进而确保循环控制的合理性。

王侃等[1]报道,在患者接受MHCA,其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脑灌注时间明显短于采用DHCA。尽管近几十年来主动脉弓手术的结果有所改善,但脑循环中断引起的神经损伤仍然是最令人恐惧的并发症和常见的死亡原因。本次研究报道中,均痊愈出院,无神经系统、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和其他文献[2,3]报道结果对比基本一致,具备可行性。

综上所述,体外循环管理模式本身有重要的作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管理和落实,提升优势。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A型夹层
浅谈夹层改造常用设计方法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验 血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AZA型号磨齿机工件主轴的改造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