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效果评价

2019-02-20

关键词:双腔电解质全程

刘 荣

(丹阳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丹阳 212300)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方式,它用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将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透析液储存在另一根空心纤维外,然后通过对流进行物质交换,以清除体内是代谢废物和维持电解质、酸碱的平衡[1-2]为目的。本文就此选取2016年6月至 2018年2月)内我院接收的62例实施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 2018年2月内我院接收的62例实施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按床位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患者,对照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65.2±3.4)岁;病程3个月-5年;其中肾功能障碍11例、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合并肾病12例;观察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48-80岁;平均(66.5±3.5)岁;病程8个月-10年;其中肾功能障碍9例、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合并肾病13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积极为患者营造温馨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软硬适度的枕头保证充足的睡眠,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日常护理:热情接待前来透析的患者,对患者的整体情况作一详细的了解之后为患者建立个

此次对比护理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应用SPSS 23.0 软件进行计算,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健康档案;根据患者的受教育情况,利用PPT、音视频等软件来向其详细介绍血液透析相关知识;饮食护理:督促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比例,切勿食用饱和脂肪酸以及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患者肾功能正常:摄入蛋白质0.6g/kg.d-0.8g/kg.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过低:摄入的蛋白质0.6g/kg.d之内。药物护理: 在改善微循环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以及电解质来维持循环的稳定以及电解质的平衡,必要时还可以给患者注射脂肪乳、氨基酸、人血白蛋白、能量合剂。心理护理:由于血液透析是一个持续性较长的过程,患者要忍受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因此在透析过程中会表现出焦虑、烦躁,有时还会出现抑郁与淡漠等情绪,作为护理人员,在进行全程护理的时候要与患者多交流,给予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排除不良情绪[3-4].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取两种方式:其一,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做调查,一共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其二,对患者的血液透析指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3.7 %,观察组为99.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指标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透析次数、透析血流量、透析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指标比较(分,x±s )

3 讨 论

临床血液透析设备由血液透析机、水处理系统、透析器(人工肾)、透析液四部分组成,该方式适用于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分解代谢者(SCr≥176.8umol/L、BUN≥10.7mmol/L、血钾上升1-2mmol/L、HCO3-下降≥2mmol/L)、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SCr>707.2umol/L、高钾血症、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BUN>28.6mmol/L)、水、电解质、酸解平衡紊乱者;非高分解代谢者(SCr≥442umol/L、BUN≥21.4mmol/L、血钾≥6.5mmol/L、HCO3-<15mmol/L)[5-6]。本文通过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接收的62例实施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在其护理过程中实施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研究结果表示该方式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助于促进疾病的康复,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双腔电解质全程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的选择:单腔还是双腔?∗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牛羊双腔吸虫病的诊治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