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检查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

2019-02-20郦筱燕

关键词:尖端本院导管

郦筱燕

(江苏镇江丹阳市/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300)

肿瘤化疗患者的关键方式就是PICC导管,在2-4周予以患者化疗给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PICC导管尖端定位措施,保证化疗给药的安全、可靠性[1]。目前,临床肿瘤患者在化疗之前都会进行头颅、胸部和腹部的CT检查。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主要就是对肿瘤的扩张和发展状况详细了解,并观察附近组织和脏器之间是否存在远处脏器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等状况[2]。本文研究就针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采取CT检查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现将详细探究内容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置PICC导管,再次入院化疗的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最小年龄为39岁,最大年龄为64岁,年龄均值为(48.63±2.63)岁,病程时间分布在1-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03±0.12)年;而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为38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年龄均值为(48.85±2.88)岁,病程时间分布在1.5-3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21±0.34)年。全部参与研究者均自愿签署知情研究协议书;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接受能力;本课题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伴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肝肾严重器官疾病患者、语言意识障碍患者排除。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X线检查,首先应用本院规定使用的GE 容积 DR 扫描仪,让患者处于直立位,对其进行X线扫描检查。而CT检查采用本院规定使用的螺旋CT扫描仪,应用容积扫描模式,以100千伏为管电压,以150mA为管电流,以160mm为准直器宽度,并以每周0.5秒为机架旋转时间,设置重建厚度数值为0.5cm,FOV=350mm×350mm。检查结果均由本院的2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每名医师对全部患者的X线和CT图像,在冠状面、轴面图像上进行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进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尖端定位状况,主要含有未到上腔静脉、上腔静脉内、右心房等,记录其详细数据。

1.4 统计学分析

本课题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记录结果的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 果

观察组的PICC导管尖端定位结果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尖端定位状况(n,%)

3 讨 论

PICC主要是指通过外周静脉在中心静脉导管中置入,将导管尖端送达到上腔静脉,中心静脉的血流量较大,药物时经过PICC导管送至中心静脉之后,快速稀释,进而对周围静脉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血管壁发生损伤。导管尖端应该在上腔静脉中下部位的1/3位置,在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交汇部位上方3cm左右位置,下腔静脉膈肌上部位置,不能进入右心室或右心房[3]。导管尖端最理想的部位就是接近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交界部位。目前,对PICC尖端定位经常采取X线摄片方式,其是最广泛的定位方式。在对肿瘤患者化疗给药时,均需要对PICC导管进行定位处理,且临床患者需要采用胸部CT观察治疗成效。CT诊断医生可在胸部CT的成像中观察PICC导管的具体位置。经本课题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的PICC导管尖端定位结果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根据疾病需求实施胸部CT检查,并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也就是将胸部X线检查的主观因素解决,可是因为胸部X线的清晰程度不一致,有时候在对导管的尖端部位进行判别时,十分困难,为此,推荐在临床上应用CT诊断,还能将患者的费用节省。

综上而言,在肿瘤化疗患者实施CT和X线检查方式,均能有效判断PICC导管尖端定位,但X线检查的清晰度缺失,建议采用CT检查方式,并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猜你喜欢

尖端本院导管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腔内心电图技术用于早产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Finding Another Ear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郭绍俊:思想碰撞造就尖端人才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魔力”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