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重症左心衰竭急救治疗的干预性护理及施行效果观察

2019-02-20冯家园

关键词:氧分压血氧饱和度

冯家园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0)

严重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病,护理纠纷率非常高。严重心力衰竭发作后,患者的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低氧血症可导致肺淤血,引发恶性循环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迅速纠正缺氧,阻断恶性循环,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做好护理工作[1]。本研究分析了ICU重症左心衰竭急救治疗的干预性护理及施行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8年2月80例ICU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分组,实验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21-78岁,平均(65.24±2.12)岁。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1-77岁,平均(65.21±2.1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干预性护理。①重症心力衰竭的ICU患者出现突然心脏衰竭,可能会出现恐慌和焦虑,需给予鼓励和安抚。介绍无创呼吸机治疗原理,所用药物作用原理等,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②治疗过程护理。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者,在治疗前应注意检查呼吸机的性能,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以保持呼吸顺畅。药物治疗应注意控制滴注率和浓度,避免引起水肿和加重病情。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合理调整氧气流量,并且面罩松紧度需适宜。③饮食护理。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提高身体抵抗力。④ICU病房环境护理。为了减少ICU病房内各种仪器的对患者产生的不良影响,可将操作声音降至最低,并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2]。⑤严密监测和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为正确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明确患者肾功能的变化。⑥镇静治疗护理。一般用静脉泵入输注,合理控制注射药剂的时间合速度,同时密切关注病患体征变化,

及时发现和预防不良反应。如如咪唑安定剂量较大、长时间用药、血容量不足等均会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现病患身体的排斥反应,护理人员需及时级进行药物摄入的调节。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水平;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配合度(0-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配合度越高);护理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护理纠纷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8.0统计,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纳入x2计算器进行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水平相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水平相比较[例数(%)]

2.2 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护理前后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相比较(x±s)

2.3 两组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配合度相比较

实验组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配合度相比较(x±s)

2.4 两组护理纠纷率相比较

验组护理纠纷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

3 讨 论

严重心力衰竭治疗难度大,传统的治疗方法并不理想。目前,通常使用镇静,利尿,心脏和血管扩张剂来控制疾病,并使用鼻导管或面罩进行氧气吸入。于持续性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提供呼吸机通气支持,尽快改善患者的预后[3]。但上述综合急救治疗必须得到有效护理,患者的治疗前心理疏导,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呼吸机,面罩吸氧等护理,强化膳食护理和ICU病房护理等,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和机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CU监护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干预性护理在ICU重症左心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配合度,改善其生命体征,提高满意度和,缩短住院和监护时间。

猜你喜欢

氧分压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