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2019-02-20代秀丽

关键词:下壁前壁非典型

代秀丽

(宜昌市夷陵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为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危害性非常大,介入治疗为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极为关键,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呈现正比联系,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1]。本文为探讨综合性护理在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56-75岁,平均年龄为(65.21±1.25)岁,梗死部位:前壁梗死患者11例、前壁和下壁梗死患者4例、下壁梗死患者5例、下壁和后壁梗死患者6例、前壁、侧壁和下壁梗死患者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55-76岁,平均年龄为(65.26±1.24)岁,梗死部位:前壁梗死患者9例、前壁和下壁梗死患者5例、下壁梗死患者6例、下壁和后壁梗死患者7例、前壁、侧壁和下壁梗死患者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梗死部位、性别)等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WHO中关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不低于61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依据原有的护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护理操作。

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内容为:①: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得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不利于患者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应找出患者滋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原因,然后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改善心理状况,提升依从性。②做好治疗准备工作,建立静脉通路,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尽快恢复对心肌的供血。③合理饮食,遵循多餐少食原则,低盐、低脂等易于消化的食物,保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充沛摄入量,确保身体所需。④对于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心源性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效果判定标准:①优:非典型胸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②良:非典型胸痛等症状有所好转;③差:非典型胸痛等症状无变化或恶化;优良率为优率与良率之和。不良反应:感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到SPSS19.0中,分析,用(±s)表示平均值,组间用x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

两组的优良率为96.67%和80.00%,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情况(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和26.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 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作为糖尿病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危害性极大,稍微处理不善,就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有着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非典型胸痛,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心肌植物神经功能产生严重损伤,糖尿病疾病为导致患者产生心肌植物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因素,糖尿病为典型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症进行掩盖,使得患者产生非典型胸痛或无痛症状,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产生后,患者体内的心排血量变少,使得脑部动脉的供血出现不足现象,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呕吐恶心等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给予重视[3]。

通过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介入治疗为其常用的治疗方案,在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心源性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并发症,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稍微处理不善,就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患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受到的护理质量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关键,两者之间呈现正比关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全方面、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通过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在为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前,详细的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和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及家属有着一定程度的认知度,进而能够主动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救治;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一旦发现患者滋生各类负面情绪,应找出患者滋生这些负面情绪的原因,然后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依据医嘱,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饮食指导,使用低盐、低脂、易于消化的食物,禁忌刺激性、辛辣方面的食物,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提高患者身体的康复速度,做好介入治疗的相关准备工作,在介入治疗的过程,针对可能产生的心源性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应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过程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优先选用[4]。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在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效果,综合性护理值得在介入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

猜你喜欢

下壁前壁非典型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Ⅱ导联R/Q值与远期预后的关系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ST段抬高Ⅲ>Ⅱ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