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杞参膏联合角膜吸氧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2019-02-20陈艳梅张祝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干眼泪膜泪液

陈艳梅 左 韬 张祝强 赵 磊

(1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辽宁 沈阳 110034)

干眼症(DED)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它是眼表的一种多因子相作用的疾病,临床体征为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压升高并伴有眼表炎症与损伤和神经感觉异常。其主要症状是眼部干涩,疲劳感,异物感,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继发感染角膜混浊,甚至有失明的危险[1]。近年来,许多眼科专家对这一疾病进行研究,无论在病因还是治疗上,均很重视,治疗方法颇多,也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是由于现今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用眼时间和生活环境均在改变,加之抽烟、酗酒、熬夜、嗜食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2],这对于干眼症的治疗有很大干扰,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更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观察角膜局部吸氧疗法对干眼症患者的疗效,结果较满意,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3月1日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40例(80眼)干眼症患者,男17例,女2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57.12岁;发病时间为3个月以上,病情轻重不一,其中重症29眼,中症为31眼,轻症为20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组给予杞参膏口服加上角膜局部吸氧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2组均为30 d。

1.2 诊断标准参照《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中干眼西医诊断标准[3]:(1)有干燥感、异物感、疲劳感、烧灼感、不适感、畏光、视力减退等主观症状之一和BUT≤5 s或SchirmerI试验(无表面麻醉) <5 mm/5 min;(2)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 5<BUT<10 s或5 mm/5 min<SchirmerI试验(无表面麻醉) 低于 10 mm/5 min,同时有角结膜荧光染色阳性。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干眼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2)近期内没用过眼科药物的患者(2周以内);(3)年龄在25~70岁,发病时间在3个月以上者,病情程度轻重中皆可;(4)签署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1)患有其他眼科疾病如角、结膜炎,眼底疾病等;(2)眼科手术后 6个月内和干燥综合征者;(3)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等威胁生命的疾病,和精神不正常的患者;(4)正在接受眼科治疗的患者。

1.5 剔除标准 (1)不遵医嘱,无法收集资料的患者;(2)有严重不良反应,病情恶化的患者。

1.6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 4次/日;试验组口服杞参膏,2次/日,5 mL/次,再进行角膜吸氧,用100%的医用氧气罐连接氧气面罩,以4 L/min的流速进行吸氧,每次20 min,1次/日。2组治疗时间均为30 d。

1.7 观察指标 测量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及患者自觉症状积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将角膜荧光素染色按轻,中,重分级,患者自觉症状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干眼症患者进行症状积分评定,干眼患者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症状干涩,按照病情轻重将分为无、轻、中、重三个等级,分别对应值为 0、2、4、6分,异物感,视疲劳,畏光,白睛红赤四个症状进行评估,按照无、轻、中、重分别对0、1、2、3分,各个症状积分值相加为总症状积分,其中分值越高表示干眼越严重。

1.8 疗效评定标准 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显效:疗效指数≥70%,眼部症状明显减轻,且 SCI和 BUT检测指标均大于10,角膜荧光素染色为无;有效:疗效指数在 30%~70%,治疗后眼部症状减轻,且 SCI和BUT较治疗前有改善,角膜荧光素染色有素减少;无效:疗效指数<30%,各项干眼检查指标无明显变化。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 х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不服正太分布的数据则进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治疗前将2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表1 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

组别 例数 男 女对照组 20 8 12试验组 20 9 11平均年龄(岁)56.45±8.71 58.58±8.85

2.2 2组患者病程时长比较 患者病程长短,应用卡方检验对实验组与治疗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病程比较 (例)

2.3 2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梁色疗效比较 角膜荧光素染色,轻度为染色 <25%,中度为 25%~50%,重度为 >5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角膜荧光素染色疗效 [例(%)]

2.4 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2组治疗前BUT、SCI及自觉症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组内比较,BUT、SCI、自觉症状积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

组别眼数SCI(min)对照组 40 5.40±1.58时间治疗前BUT(s)5.60±1.65自觉症状积分11.33±1.47治疗后 8.38±1.92试验组 40 治疗前 5.80±1.42 5.13±1.67 11.10±2.02治疗后 11.18±2.04 11.43±1.60 4.55±2.46 8.20±1.59 7.60±2.60

2.5 2组疗疗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由于社会科技的进步,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增多,视频终端使用率增高[4-6],大气污染、空气质量下降[7]及一些其它疾病造成的并发症,如糖尿病[8]等使干眼的患者越来越多,且不拘年龄、性别[9]。国内外的调查结果显示干眼的患病率为 5.5%~33.7%[10],眼症患者更是高达 3亿之多[11]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 2007年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会将其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和蒸发太过两种类型,其中泪液生成不足又叫做水液缺乏性干眼(ATD),它有根据泪膜的结构可为水液缺乏性、黏蛋白缺乏性、脂质缺乏性、泪液动力学异常和混合型[12]。BUT下降直接影响泪膜的稳定性,King-Smith PE等[13]认为大部分患者的脂质层厚度与BUT呈正相关,也有研究证明当脂质层厚度<24 nm时,泪膜才会有不稳定现象[14]。黏蛋白处于泪膜最内层,除能维持正常的泪膜稳定,还能清除眼表凋亡细胞和病原菌[15]。其发病机制颇多,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炎症,是引起干眼的原因之一,干眼患者的泪腺和结膜组织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使泪腺中的天然抗炎因子减少,浸润的致炎因子增多,炎症反应扩大。二是干眼症时泪腺和眼表上皮细胞的凋亡异常增加,而局部组织中是淋巴细胞凋亡受抑制,这导致眼部的损伤和破坏,而淋巴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是炎症处于激活状态[16]。三是眼为多种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雄激素,雌激素等多种激素,其中雄激素尤其能调节眼部的免疫功能,调控泪液和睑板腺的各种功能,单纯的雄激素不能导致干眼,但是它能加速干眼患者的病情,多种性激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患者的内分泌,共同维持泪液的稳定[17]。四是正常眼表和泪腺组织都有完整的神经系统支配,通过完整的神反射分泌泪液,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导致泪液分泌异常。干眼可以导致角膜直觉减退,神经反射下降,泪腺的反射性泪液生成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眼表损害。五是长时间看电脑,瞬目次数减少,泪膜生成减少,眼睛暴露增多,时间过长,眼睛干涩。

传统的治疗方法,西医采用人工泪液直接滴眼的方法消除干眼患者的不适症状,但袁媛[18]教授进行的干眼因素研究表明了使用人工泪液可以使重症干眼患者的病情加重。也有让患者减少手机电脑等视频终端的活动,减少用眼,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大,此方法不易实施。而中医采用针灸、中药和一些物理疗法(敷、雾化和湿房镜等)治疗干眼,有一定效果。但中医针灸疗法患者晕针,痛感增加等使得一些患者排斥中医治疗。本研究把“氧”作为临床治疗干眼的一种方法,疗效显著。氧是天然存在的,无污染,无添加,亦无害。且氧疗无创、无痛,容易被患者接受。

角膜是重要的眼表结构,其透明无血管,也是重要的屈光间质,直接影响视功能。有氧代谢是角膜保持透明的基础,角膜所需氧气80%来自外界空气,15% 来自角膜缘血管网,当角膜有炎症时,血液中的抗体和白细胞输送缓慢,特别是当角膜有溃疡时,营养和抗体的补充更显不足,角膜局部会有所损害,阻碍氧气的弥散,进而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内皮细胞损害加重,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氧气缺失,二氧化碳增多,乳酸增加,角膜水肿加重,透明度降低、混浊,视力下降,干涩疼痛症状明显。干眼患者泪液分泌减少,必然导致角膜代谢障碍,影响细胞活性,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异常。角膜表面在高浓度氧气的环境使细胞的含氧量增加,抑制超氧化物产生,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能力[19-20],减轻炎症反应。高氧浓度环境可增加有氧代谢,渗出减少,水肿减少,炎症减轻,抑制细菌繁殖,控制感染,促进创面生长,从而缩短病程[21-22]。能够有效修复受损的角膜上皮,减轻干眼症患者的主观不适症状和眼表角膜上皮损害。

角膜局部氧疗法能够促进角膜溃疡面修复,氧气类似一种广谱抗生素,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炎性渗出,氧化分解坏死的组织,控制感染,增加有氧代谢,促进伤口愈合,进而缩短病程。高氧的环境使眼内液体(房水,泪液和血液)含氧量增加,从而增加角膜组织的吸氧率,促进周围血液循环,使角膜水肿减退或消失。

杞参膏具有滋阴养血,益气明目之功。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茯苓,枸杞子,菊花,人参,麦冬,五味子,薄荷,黄精,龟板胶,鳖甲胶组成。中医讲“肝藏血开窍于目”,《黄帝内经》曰:肝肾同源。肾主藏精,主水液,肾阳的蒸腾气化作用可使津液上注于目,肾精充盈,肝血化生有源。方中前八位药组成杞菊地黄丸,具有滋养肝肾之功,人参有大补元气、生津安神作用;麦冬、黄精具有养阴生津功效;龟板胶、鳖甲胶有滋阴益肾之功。采用传统的膏剂熬制中药,使食用、携带更方便易行。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泪液分泌值(11.43±1.60)mm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泪液分泌值(8.20±1.59)mm;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 (11.18±2.04)s优于对照组患者疗后泪膜破裂时间 (8.38±1.92)s,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治疗症状积分和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杞参膏联合角膜吸氧疗法对干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使患者免于干眼症状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干眼泪膜泪液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竟是“干眼”找上门
除风益损汤治疗LASEK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