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英语语音变体特征及其对中小学听力教学的启示

2019-02-17黄清清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

黄清清

摘    要: 英语作为通用语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非本族语使用者远远超过本族语者。本文在Kachru同心圆模式将英语分为内圈、外圈及延展圈的背景下,从音段和超音段层面分别比较“三圈”英语语音变体特征,以英国、新加坡及中国为例,为我国中小学听力教学提供些许新启示。

关键词: 英语变体    语音特征    听力教学

1.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world lingua franca),在国际各领域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英语被广泛使用,如今它并不局限于英、美、澳大利亚等本族语者所使用的“标准英语”,而且出现了大量的英语变体,为世界语言之林增添了多样的色彩。Kachru(1985)[1]将英语分为内圈、外圈及延展圈的三个同心圆(Concentric Circle)模式。内圈(Inner Circle)国家包括有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外圈(Outer Circle)国家以原英、美殖民地居多如新加坡、赞比亚、孟加拉国等,将英语作为其广播、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官方语言,延展圈(Expanding Circle)国家则以中国、日本、韩国等为代表,是将英语作为二语在课堂上广泛教授的语言。来自不同母语背景说话者的英语口音可能会造成交际的中断甚至失败(张伶俐,赵江葵,2014)[2],听力也是如此。因此,本研究探讨分别来自内、外及延展圈国家以英国、新加坡及中国为例的英语语音变体特征,试图为中小学听力教学给出一定的新启示。

2.不同英语语音变体特征之比较

“当你听一个人说话时,你也许首先是通过他的发音和口音来辨别其变体”(Kachru & Nelson 2001:74)[3],可见不同地域的英语语音变体特征或多或少存在差别。

2.1音段层面

2.1.1元音

(1)在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中,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区分相当明显。比如/i:/和/i/,/?蘅:/和/?蘅/,/u:/和/u/;而在SgE(新加坡英语)中,一般用短元音代替长元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单词之间的混淆。如heel和hill,beat和bit等;由于汉语中韵母没有长短之分,因此与SgE相类似的是,在CE(中国英语)中,学习者往往很难区分英语单词中的元音/i:/和/i/,/?蘅:/和/?蘅/,/u:/和/u/。

(2)在RP中,/e/的发音方法为舌尖抵在下齿后面,舌后部稍稍下沉,嘴巴向两侧拉开。/?覸/的发音方法为舌后部比/e/要下沉些,嘴巴同样向两侧拉开,但是嘴唇的上下开合程度比/e/要大;再来看SgE中/e/和/?覸/的发音,在发/?覸/音时舌位不够低,开口不够宽大。如bat和bet;在CE的发音中,/?覸/的发音不到位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因为中文里没有这种“宽大饱满”的音。

(3)在RP中,双元音的长度为一个长的单元音;SgE中习惯把/o?尬/、/eI/、/?藓?藜/读作/o:/、/e/、/?藓:/。换言之,就是把双元音读作单元音,无滑动过程,省略双元音的第二个成分;陈桦(2008)[4]采用实验语音学手段,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纵深口语语料库(LSECCL)中14名英语专业学生4年的朗读录音进行语音标注及分析。研究发现,双元音/eI/、/?藜?尬/、/aI/离标准发音差别较大。

2.1.2辅音

2.1.2.1清辅音/θ/和浊辅音/?奩/这两个齿音在许多国家的语音中都不存在,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一定困难(文莉,2008)[5]。本族语者在发/θ/时把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舌尖轻触上齿,略略露出齿外,气流由舌齿间泻出,摩擦成音。发/?奁/音时舌尖轻触上齿背,气流由舌齿间送出,形成摩擦音且声带振动;SgE在这两个辅音中均有变异和缺省的现象,即/t,d/替代出现在词首的/θ,?奁/,如three/θ:ri/读作/t:ri/。用/f,v/替代出现在词尾的/θ,?奁/,如smooth读成/smuv/;由于汉语的声母里没有/θ/、/?奁/这两个音,因此中国的学者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陈桦研究了中国英语学习者擦音和塞擦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奁/发成/d/或/z/,程春梅等(2008)[6]通过对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音段错误的语料库系统分析,发现学生倾向于用/d/代替/θ/。

2.1.2.2浊辅音/r/和/l/的发音在RP中差异显著:发/r/音时舌尖卷起,靠近上齿龈后部,舌两侧贴住上齿龈且两侧嘴唇张开并略收圆,发音时声带震动。发/l/音时舌尖紧贴上齿龈,舌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发音时气流从舌的两侧泄出且声带震动;而在SgE中,/r/常被/l/代替,如radio,arrive,forever,carry等,这已然已成为新加坡英语的一大特色;在中国英语中,当/r/跟在爆破音/p/、/b/、/k/、/g/后时,很多人容易把它发成舌边音/l/。江浙一带的人常把“如果”说成“卢果”,就是这个音发错的缘故。

2.1.2.3辅音群又叫作辅音连缀(Consonant Cluster),是同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辅音的组合。在RP中,辅音群中相邻的辅音都会有清晰的发音;据李桂南(1998)[7],新加坡人习惯于简化词尾的辅音群,即只读出词尾的第一个辅音,后面的辅音均被吞掉。例如find,went,complaint;在CE中,人们习惯通过插入元音、删除辅音或将原辅音变为元音的方式来消除或简化韵尾辅音群,使其尽可能地接近母语那种标记性较弱(less marked)的结构,如crisp/krisp/变为/kris/,melt/mεlt/变为/mεt/,robbed/r?蘅bd/变为/r?蘅bid/(范烨,2008)[8]。

2.2超音段层面

2.2.1语调

语调(intonation),就是一句话里声调(pitch)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是用单一的声调说出的,以英语为例,英语有五种基本语调:升调、降调、升降调、降升调及平调。即表明一句话除了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还有语调意义(intonation meaning)。

RP的语调幅度(Pitch Range)比较宽,而且语调种类较多,凭语调就可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听者能很容易判别说话者的思想感情;相比之下,新加坡英语的语调幅度较窄,语调类型较少,表达比较僵硬。说话人的感情很难通过语调传达给听者;对CE中语调进行分析,许俊等(2013)[9]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音高重音边界调及结尾语调的处理上存在过多使用降调致使语调平直、缺少变化的现象。

2.2.2重音

节奏是“在言语中由突显要素有规则地间断出现所产生的知觉模式,这些要素可能是重音(如英语)、音节(如汉语)、重型音节(如古希腊语)……”(Trask,2000:229)[10]。不管是词重音还是句重音都是区别不同英语变体的重要依据。

RP是“重音节拍语言”(stress-timed language),音节长短取决于轻重音。为了使重读音节更突显,英语中的重读音节通常被读得既重又长,非常完整;而非重读音节通常较为约简,元音常常较短,有时甚至缺损(absent) (Bertinetto,1989;Dauer,1983)[11]。在RP句子中通常将需要强调的单词予以重读,达到有效陈述或交流的目的;SgE被认为是“音节节拍语言”(syllable-timed language),所有音节不论轻重,都按相同的时间间隔出现。SgE中单词重音有后移的倾向,如colLeague,comPEtent和chaRActer。除此之外,SgE存在句末重音的现象。如RP:We listened CAREfully;SgE:We listened carefuLLY。从大写标记之处可见两者重音的不同;在CE中,不少学者对词重音和句重音都做了一定研究。高琳等(2009)[12]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朗读录音样本及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中的单词重音,发现多音节单词重音位移比较常见,而且重音发在单词(尤其是名词和形容词)第二音节的倾向更明显。在句子中,CE常将介词、人称代词或连接词等功能词赋予重音,这与RP和SgE都有所区分。

3.不同英语语音变体特征对听力教学的启示

通过对RP、SgE及CE语音特征的分析,得知在国际交流中,英语作为通用语,已经承载了世界英语的诸多特征。这就使得传统的“标准英语”不再“标准”,对世界各地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包括对我国中小学听力教学的新启示。

3.1对教授听力的启示

3.1.1各国英语语音变体的差异要求教师不仅教学生听“标准英语”而且听恰当的英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作为二语在中国教授的目标之一。教学生听恰当的英语有助于他们成功地和来自不同国家、地区、阶层的人沟通交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对于教师而言,最根本的是培养宽容的语言态度,消除“标准英语”情结,多了解不同英语变体口音,仅将“标准英语”作为语言的范式,善于打破陈旧的规则。

3.1.2不同英语语音变体的差异对我国英语听力材料的口音选择与使用有很大影响。以如今的中小学听力材料为例,不管是对话、短文、采访或是新闻,涉及英语变体的少之又少,学生接触到的听力语料大都是“标准英语”,违背了教材需具备的丰富性、趣味性及科学性原则。笔者认为带有各国优秀文化色彩的听力语料更具有培养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功能。学习英语的目的因人而异,最理想的办法是让学生接触多种形式的英语,教材就是这种接触最直接的方式。

3.2对听力学习的启示

3.2.1不同英语语音变体特征一开始可能会使学习者无所适从,有针对性的练习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者在接受学校听力材料练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需要在互联网、手机APP上进行听力学习。例如,在BBC、VOA网站上听来自外媒的采访报道或在TED上听来自外圈或延展圈国家的演讲。学习理念应从“标准规范观”转向“沟通理解观”(Sifakis,2004)[13]。

3.2.2区分“标准英语”和变体英语的语音特征。在平时的听力学习中善于归纳、总结。有条件的情况下,与来自非内圈国家的留学生或其他身份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尝试建立友善的关系网。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与其他语言交流碰撞中不断发展完善重塑的,英语也不例外。因此,对所学进行归纳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不失为一个练习听力的好方法。

4.结语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参与到國际交流活动中,更多的英语语音变体出现(陆俊花,2017)[14]。不同的语音变体不仅具有音段层面而且具有超音段层面的差异特征,这就为我国听力教学带来了新的认识与启发。总而言之,中小学听力教学应以英美“标准英语”语音为主流,辅之以其他英语变体语音,不强调孰轻孰重,互相取优,从而相得益彰,为学习者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Kachru, B. B.. English in the World[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张伶俐,赵江葵.中国英语口音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Kachru, B. B. & Nelson, C. L.. World Englishes[A]. S. L. McKay, & N. H. Hornberger (eds).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4]陈桦,毕冉.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任务中语音能力的发展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

[5]文莉.新加坡英语语音特点初探[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5).

[6]程春梅,何安平.高级英语学习者口语音段错误分析——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7]李桂南.新加坡英语语音、语法的特点.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11).

[8]范烨.二语韵尾辅音群中的增音分析——优选论及感知图框架下的新视角[J].外国语,2008(11).

[9]许俊,刘正光,任韡.二语学习者英语韵律习得探究[J].外语界,2013(3).

[10]Trask, R .L.. A Dictionary of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M].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11]Bertinetto, P. M.. Reflections on the Dichotomy “Stress” vs. “Syllable Timing”[J]. Revuede Phonetique Appliquee, 1989:91-93.

[12]高琳,邓耀臣.中国大学生英语单词重音位移现象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界,2009(3).

[13]Sifakis N. C.. Teaching “EIL”—Teaching “International” or “Intercultural” English? What Teachers Should Know.[J]. System, 2004,32(2):237-250.

[14]陆俊花.英语口音和文本难度对英语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
合作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教学
地方本科院校理工科学生英语新闻听力教学反思与展望
英语影视欣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