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应分析

2019-02-12田岳凤翟春涛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行针毫针全息

焦 勇,田岳凤,李 玮,翟春涛,李 娟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晋中030619)

急性腰扭伤又称“闪腰”“岔气”,现代医学多称为“脊柱小关节紊乱综合征”,是指腰部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可导致腰骶部肌肉附着点、筋膜、骨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同时伴有小关节的紊乱。急性腰扭伤的发生常与剧烈运动、用力不当、跌仆损伤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腰部经络不通,气血壅滞。辨证要点为突发腰部疼痛,伤处皮色发红,或青,或紫,僵硬,活动受限。笔者在临床实习中常见导师针刺手三里穴来治疗此病,效果极佳。

1 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应机制

1.1 经络理论

针刺是一种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治疗方法。对于躯体急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关于手三里穴治疗腰痛古人早有记载。《针灸甲乙经》曰“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席弘赋》曰“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神应经》曰“挫闪腰胁痛”;《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手三里为大肠经腧穴,大肠经脉循行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会”即大椎穴。督脉在内行于脊里,而大椎为督脉穴。同时《灵枢·经筋》篇又曰“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绕肩胛,夹脊”,针刺手三里穴可疏通与脊柱在解剖位置上相近的督脉的经络气血,而此经循行过腰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可使腰部经气运行畅通,通则不痛,故针剌手三里穴可治疗腰部疾患。

1.2 生物全息理论

手三里穴相当于现代全息理论中腰穴的位置。生物全息律是由学者在1980年提出的理论,体现了事物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具有全息性质的联系。所谓生物全息律是指生物的任何一个小部分都有整体的一切部分,也就是说组成生物的每一小部分都具有整体的缩影。而以生物全息为理论指导,手三里穴的解剖位置和脊柱一侧相对应。

1.3 针刺镇痛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中医针刺具有提高痛阈的作用。众多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证明了针刺的镇痛作用,证实人体内存在抗痛系统,并初步揭示了针刺镇痛的机制,即针刺在神经传导的某个阶段改变了信息的传递内容从而达到镇痛效果。现代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不管是外周还是中枢机制,在针刺镇痛中,神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穴位在内的躯体组织均有传入神经纤维末梢分布。穴位的传入纤维组成中可能以粗纤维为主,针刺针感/镇痛信号可能主要由粗纤维传递并在中枢神经系统与细纤维传递的痛信号相互作用,引致镇痛效应[1-10]。目前,关于针刺镇痛的具体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 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应用

2.1 手三里常规取穴法治疗效应

徐晓峰[11]取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20例。用1.5寸毫针刺入穴位。强刺激手法,得气后令患者持平双手,缓慢起立,教其进行腰部医疗练功,每隔5 min运针1次。结果痊愈115例,好转5例,有效率100%。童登禄[12]取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92例。用毫针快速刺入皮肤,手法行徐疾中的泻法,使患者局部有较强的酸、麻、胀感,并向下传至腕部或小指,向上传至肩或腰部,留针20~30 min,行针3~5次。体弱者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留针期间嘱患者做前俯后仰、侧屈、左右旋转等腰部动作。结果治愈77例,显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74%。王艳英等[13]取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治疗方法采用“缪刺法”,即右病取左,左病取右的交叉取穴刺法。使用2寸毫针直刺进针1.5寸左右,边运针边嘱患者缓慢做左右旋转、前俯后仰等腰部动作。结果有效率为100%。谢科[14]取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治疗方法为取患侧手三里穴,两侧腰痛则选双侧手三里穴。治疗方法为用2寸毫针快速进针1.5寸左右,得气后提插捻转强刺激,行针的同时嘱患者做腰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留针0.5 h,间隔5 min行针1次。结果治愈42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1%。

2.2 手三里压痛取穴法治疗效应

胡玉海[15]以3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为先在患者手三里穴处找压痛或者结节点,然后采用弹针速刺法进针,直刺泻法,同时嘱患者活动其腰部,缓慢做蹲起的动作,留针30 min,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3例,显效7例,有效率为100%。冉鹏飞[16]取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78例。治疗方法为先在手三里穴处按压寻找最敏感压痛点,用毫针快速刺入,采用平补平泻强刺激,行针的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做左右旋转、前俯后仰、侧屈等动作,幅度由小到大。若疼痛和活动受限缓解后,再继续留针10 min,嘱患者在此期间继续活动腰部。结果痊愈50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5%。

3 典型案例

刘某,男,36岁,于2018年3月14日就诊。患者前两日因晨起咳嗽导致右侧腰部僵硬疼痛,吸气时疼痛加重,卧起转侧时费力,行走不能弯腰,于山西省煤炭医院拍片未见异常。自行敷云南白药膏药、拔罐后症状有所减轻,但仍感疼痛。饮食、睡眠、二便均可,舌红苔薄黄,脉弦。诊为急性腰扭伤。导师先在其右臂手三里穴处找压痛点,2寸毫针进针后行大幅度快速提插捻转手法,同时嘱患者做前屈后仰、左右旋转等腰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5 min后患者自述腰部疼痛减轻,即可转侧。二诊:2018年3月16日。上次针刺后,腰部疼痛立时减轻,今晨骑车赶路,腰部又有拉伤。导师继续用首诊治疗方法针刺患者手三里,针后腰痛缓解。三诊:2018年3月19日。腰痛减轻,仍有僵硬感,继续前法治疗。四诊:2018年3月23日。诸症减轻,继续前法巩固性治疗。此后患者痊愈腰部活动自如。

按: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经济安全等特点。笔者临床上也多见医者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但此穴针感较手三里穴强,疼痛较剧烈,选取手三里就减少了很多针刺痛苦。急性腰扭伤多伴有小关节的紊乱,因此在治疗操作中捻针刺激时常要配合患者主动运动、促使腰背部肌肉放松,从而解除其肌肉痉挛,达到纠正腰部小关节紊乱的目的。而手三里穴取穴方便,在行针期间嘱患者做腰部运动时亦较为方便。

此外,笔者认为若医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时,可以首选手三里穴,如果用此穴效果不佳,亦可选取养老、委中、后溪、水沟等穴,因为这些穴位亦有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报道。总之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多种效穴和方法,故医者不必拘泥于此,我们应当多学习,多总结,多体会,努力发掘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简便快捷、安全有疗的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猜你喜欢

行针毫针全息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全息投影"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邹医师讲针灸
基于无菌术的毫针持针钳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