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小尾寒羊发生肝蛭病防治措施

2019-02-12杨淑梅

兽医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黄染吸虫虫体

杨淑梅

(辽宁省建平县马场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建平 122419)

1 病因及其发病情况

小尾寒羊肝蛭病是由肝形吸虫引起。其成虫主要寄生在胆管内。动物体内成虫产下的虫卵随胆汁流入肠道,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浮出毛蚴,然后钻进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经多次无性生殖形成很多尾呦,离开螺体在水生植物和水面上形成囊蚴。当羊食入带有囊蚴的水草后而被感染,幼虫在羊体内移行最后到达肝胆管内寄生,经2.5~4个月发育成虫,可生存3~5年。致病是幼虫穿过小肠壁进入肝脏,引起小肠壁和肝脏组织的损伤,造成炎症性变化。还有成虫在胆管内,是局部出现机械性损伤病变。

辽宁省建平县某养羊户,寒羊存栏214只,其中成年母羊90只,羔羊52只,育成羊68只,公羊4只。于2018年10月初开始发现有个别羊只出现消瘦,腹泻,下颌、胸腹下等部位出现水肿病症,到2018年11月先后发病共有17只,死亡9只,因病出售5只。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无效。呈散发。该养殖户以放牧为主,经了解放牧活动20~30km范围,在其放牧地有山泉,水量较大,共羊只在山上饮水用。据介绍草地中发现很多实螺,水源地没有消毒过。免疫情况,主要免疫口蹄、羊痘、羊三联、小反刍兽疫、布病等。

2 发病症状

急性型病羊初期精神沉郁,发热,不食,离群,有的出现腹泻呈粥状粪便,有的排粘液性血便,腹泻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且应用止泻药物治疗无效。有的出现腹胀,可视粘膜苍白或黄染,触诊肝区压痛。

慢性型表现为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黄染,在眼睑、额下、胸腹下出现水肿,便秘和下痢常交替发生,被毛粗乱脱落、无光泽,最后因极度衰弱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死羊消瘦,贫血。心肌柔软无力,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呈索状,见肝脏肿大,胆管内有大量虫体(外观似木耳状),有的虫体在胆囊内,腹腔有血红色液体渗出。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表面,胆管内有磷酸钙或磷酸镁等盐类沉积。造成内膜粗糙,刀切时有沙沙声音。

4 诊断和鉴别

采集病羊粪便,应用集卵法检查粪中的虫卵,先用经过应用蒸馏水洗涤后,在器皿中沉淀物,经过这样反复3次,把沉淀物,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肝片吸虫虫卵确诊。另外在病死羊肝脏胆管里有肝片吸虫虫体确诊。

与附红细胞体病鉴别诊断:附红细胞体临床症状有高烧,消瘦、贫血、黄染,严重出现血红蛋白尿。采病羊耳尖血,涂血片用瑞士染色,镜检可见红细胞表面不规则,并有反光的附红体存在以此区别。

与绦虫病鉴别诊断:可见羊的小肠内有绦虫虫体寄生。

5 防治措施

(1)治疗:首选药物为硝氯酚(三氯苯唑),肌肉注射为0.5~1.5 mg /kg,口服为羊3-4mg/kg体重。间隔7d再用,连续用2次即可。其次用碘硝酚肌肉注射,0.5ml每10kg体重计算,7d/次,用两次即可。其三选择用丙硫咪唑,口服为每次5~15mg/kg。5d/次,连用3次为好。

(2)羊场内粪便应应及时清扫,并且集中堆积发酵,防治虫卵的继续传播。

(3)禁止羊群到山泉水源地放牧,同时对水源地有实螺的地区,用5%的硫酸铜进行消毒,开展灭螺工作。

6 小结和讨论

(1)寄生虫病传播和流行是有自己的特点,每一种寄生虫都有独特的生活发育史,把握好每个发育环节,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羊肝蛭病,其中间宿主是实螺,而实螺主要寄生在有水,潮湿的草地中,消灭实螺是重要工作环节。就是羊只不能去有实螺的地方放牧。

(2)羊粪便是带有寄生虫卵,所以要把粪便集中堆积发酵,消灭该病的传播的条件;再者对病死羊只要作无害化处理,也是防控该病的一种手段。

(3)在药物防控上,每年对羊群在发病季节到来前,用特效药物进行预防,全群投药进预防。

猜你喜欢

黄染吸虫虫体
猪黄脂病的原因分析及鉴别预防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枝双腔吸虫的形态学鉴定及分子进化研究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阴黄证1例
识别宝宝生病信号
新疆南疆规模羊场片形吸虫的基因鉴定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