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

2019-02-12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451450黄付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4期
关键词:唾液腺颌面部年龄段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451450)黄付梅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一种并不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但是其绝大部分肿瘤为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因而加强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分析十分有必要[1]。鉴于此,我院特选择收治的6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轨迹肿瘤分类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标准,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在上述6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主要伴随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类型,对于本次病例分析基本无影响。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位置、肿瘤组织来源、病理分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和患者生存率、复发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上述6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患者数量为36例,女性患者数量为28例,男性患者数量相较于女性患者数量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患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年龄为37~84岁,平均年龄为(61.3±7.6)岁,在50~75岁为多发年龄段。其中,30~39岁年龄段为1例(1.6%),40~49岁年龄段为7例(10.9%),50~59岁年龄段为13例(20.3%),60~69岁为21例(32.8%),70~79岁年龄段为14例(21.8%),80~89岁年龄段为8例(12.6%)。

患者发病位置见于口腔、颌骨、唾液腺和唇部等。其中,口腔发病例数为23例(35.9%),颌骨发病例数为14例(21.9%),唾液腺发病例数为7例(10.9%)。患者肿瘤组织来源为上皮组织例数为24例(37.5%),淋巴造血系统例数为11例(17.2%),唾液腺发病例数为8例(12.5%)。患者病理分型以鳞状细胞癌、腺性上皮癌、基底细胞癌为主为主。其中,鳞状细胞癌为40例(62.5%),恶性淋巴癌为12例(18.7%),黏液表皮样癌为6例(9.42%)。患者五年内存活例数为42例,存活率为65.6%;复发时间为1~10个月。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作为一种严重的疾病类型,以癌为常见,较少出现有肉瘤。而我国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分析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在临床上缺乏有深度的临床数据支持。随着我国医疗设备的日益先进和医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无论是医学科研水平还是临床实践操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也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例分析创造了条件[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位置、肿瘤组织来源、病理分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和患者生存率、复发情况。发现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容易发生,发病位置常见于口腔、颌骨、唾液腺,肿瘤组织来源多为上皮、淋巴造血系统、间叶组织系统,病理分型以鳞状细胞癌、腺性上皮癌、基底细胞癌为主。因而,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病例分析,在临床上对于患者的治疗应根据恶性肿瘤的病变情况包括组织来源、分化程度、生长位置、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和患者的机体状况确定临床治疗方案,可以采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冷淡外科、激光和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是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最常见方法,对于局部病灶可采取根治性切除,必要时需要实施颌下淋巴结清扫术或颈淋巴结清扫术。

综上所述,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男性群体,经过临床治疗表明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唾液腺颌面部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犬常见唾液腺疾病的诊治分析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2 456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评价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次131I“清甲”治疗后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原则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