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9-02-12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2陈永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通气重症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2)陈永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94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17年1月~2019年1月),按照建档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18~70岁,平均(46.28±6.33)岁。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7.61±6.42)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患者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如病情、生命体征监护、并发症基础防治等。上述基础上,观察组施以全方位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选择一对一方式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病因、发生机制、预后转归、现阶段治疗等,纠正疾病错误认知;②心理疏导: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患者与家属心理状态,加强心理干预与精神支持,改善心理状态以取得积极配合;③呼吸机护理:上机后加强各项生命体征监测,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及呼吸机参数;及时清除人工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定期吸痰,并翻身、叩背,促进痰液引流;加强气囊管理,保证气道处于密闭状态但又不损伤气管黏膜;④并发症防治:明确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如感染、气压伤、腹胀等,预见性分析其发生风险,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发生后立即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措施,并做好患者及家属安抚工作;⑤饮食干预:鼻胃管进食或静脉输注高营养液,确保营养充分,保证机体日常能量所需;⑥康复指导:撤机后采取低浓度、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锻炼呼吸功能,待病情好转,鼓励患者进行适当锻炼,促进自理能力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统计对比两组感染、气压伤、腹胀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由患者或家属从护理态度、护理质量及护理效果评价满意度,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械通气时间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3.23±2.15)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15.17±3.02)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8,P=0.01)。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1.28%(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8±6.61)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9.22±8.7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45,P<0.01)。

3 讨论

强化机械通气期间护理干预,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同时提高患者与家属认知、消除不良情绪,对保证疗效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基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特点及机械通气特殊性,重视细节护理、全面护理尤为重要。全方位护理作为优质护理的延伸,随健康概念更新提出,近年亦得到临床广泛关注,该模式更加注重人作为一个整体的多方面需求,故除针对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亦要全面考虑影响疾病康复的身心问题,可充分体现护理行为细节性、全面性,有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取得满意护理效果[1][2]。本研究中,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给予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全方位护理干预护理体系完善,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面护理,且更加重视细节性问题,护理质量高,故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疾病早期康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方位护理干预可使临床护理工作获得患者及家属普遍认可,且分析原因可能与该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有关。

综上,全方位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护理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通气重症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