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发生非计划性拔除导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措施的探讨

2019-02-1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徐婷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计划性舒适度体位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徐婷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ICU住院的行气管插管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两组,各80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24±2.45)岁;观察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4.27±2.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含对患者的导管实施日常清洁与固定工作等。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主要是帮助患者及时更换体位,使患者舒适程度更高;对意识状态清醒的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告知其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叮嘱其切勿乱动导管或是发生擅自拔管的情况,将拔管所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讲解给患者;对于处于昏迷状态下的患者,必须对导管加以固定,以防导管发生脱落现象;对于因疾病而躁动不安的患者,可根据医嘱使用适量的镇静剂,并采用约束带对患者四肢进行固定,以防止其乱动;在开展各种护理操作过程当中,护理人员保持动作轻柔,以免给患者带来损伤;合理控制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干净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对以上两组患者发生拔管的相关因素以及拔管次数予以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

2 结果

2.1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相关因素 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因素为患者舒适度改变、导管固定方式不妥、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护理操作不合理,发生次数分别为8次、6次、4次、3次。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有13例(16.25%),观察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有4例(5.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患者在医护工作人员不知道的情况下将导管拔除,或是由于气管插管发生意外拔管情况。主要分析原因如下并采取相应措施:①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患者因疾病原因处于不同的状态,当其精神状态处于恍惚情况下,导管等异物对患者刺激敏感性提升,发生一过性认识混乱进而导致出现拔管现象。加强对清醒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必要性的讲解,对于烦燥不安患者给予一定的约束或是使用镇静药物,对其活动予以适当限制,避免因躁动而发生意外拔管、坠床等不良事件。②患者舒适度不佳:因长期住院治疗,当患者身体体位处在一个不舒适状态时,容易造成其心情不佳,身体来回乱动,从而导致导管发生意外脱落的情况。护理人员定期对患者体位进行更换,帮助其找到更为舒服的体位,加强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提高患者舒适度。③导管固定方式不妥:在临床当中使用医用胶布对导管加以固定,但由于患者出汗等各种原因导致胶布的黏度下降,进而致使导管因固定不牢固而发生脱落[1]。且长期使用胶布固定导管的同时会引起患者面部发生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进而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应视患者不同病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导管进行固定,可考虑使用气管插管固定器,该固定器操作便捷还同时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④护理操作不合理:ICU患者通常疾病情况较为严重,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方式也较复杂,在护理或者是来回搬动的过程当中,由于护理操作不合理而致使各类导管混乱缠在一起,由于导管受到其他牵扯力时而发生脱落;也可能在吸痰护理操作时,因护理操作不够娴熟而致使患者发生呛咳,将导管意外咳出。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当中保持动作轻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2]。

综上所述,对于ICU非计划性拔除导管的原因加以分析统计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一切都以患者为中心点出发,为其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进而降低非计划性拔除导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计划性舒适度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