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影响评价

2019-02-10邢依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脑梗塞规范化神经功能

马 婕,张 艳,安 宏,邢依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湖北 武汉 430022)

急性脑梗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具有病情发作迅速、症状严重的特点,一旦发作,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其治疗过程较为复杂,治疗时间较长,治疗后有一段较长的恢复期,而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行为能力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影响,选取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做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41例、观察组41例。常规组有男21例,女20例,其年龄为40~83岁,平均年龄(60.57±4.87)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10例、17例、14例。研究组有男20例,女21例,其年龄为40~82岁,平均年龄(60.46±4.58)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初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7例、19例、13例。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3)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脑梗塞[2]。

1.2.2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者意识不清醒的患者;(2)排除凝血功能有异常者;(3)排除患有糖尿病及肝肾功严重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基础治疗如溶栓、降血压等。对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性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及生理指标进行监控,并督促患者进行锻炼及合理饮食等。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3.1 诊断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生理健康以及生理指标进行观察,并告知医生患者的生理指标情况,之后应该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测如血常规、心电、肝肾功等,同时要了解患者以往的手术史、病史、过敏史等,在了解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1.3.2 治疗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用药情况、症状预防、生理状况及安全等做相应护理。如用药护理,要明确患者药物剂量或静脉滴注的输液速度等。

1.3.3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人员负责协助患者完成康复患者的运动锻炼、康复训练等内容,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提升康复效果。同时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恢复情况协助患者做计划性的康复训练与日常锻炼。

1.4 观察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表(MBI)评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使用智力状态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使用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表(NHI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MBI、MMSE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恢复越好,NHISS评分越低,说明患恢复情况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以SPSS 19.0处理,[n(%)]为计数资料,x2检验;(±s)为计量资料,t检验,有差异时P<0.05。

2 结 果

常规组患者护理后MBI评分、MMSE评分、NHISS评分分别为(76.54±6.57)分、(18.74±4.84)分、(8.54±1.57)分,研究组患者护理后MBI评分、MMSE评分、NHISS评分分别为(69.54±6.41)分、(14.54±3.57)分、(15.24±1.67)分。研究组MBI评分、MMSE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且其NHI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性脑梗塞的高发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患者在脑梗塞时脑血管与脑组织会严重受到损伤,同时也会合并有其他疾病,即使治疗之后,也会有其他的神经功能障碍症[3]。故此,对急性脑梗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以起到提升治疗效果的作用。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使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在护理过程中,将其分为诊断、治疗及康复三大类,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责任目标进行划分,规定出各个护理人员应该承担的护理责任。比如,诊断护理人员在诊断时负责在患者进行诊断时评估患者的生理健康情况;治疗护理人员做好患者治疗中的辅助性工作,如吸氧、心电监护等,协助患者进行治疗。与传统的常规性护理方法相比,规范化护理方式显得更有条理性,对各个护理人员的责任规定更明确,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神经功能(NHISS)、日常生活能力(MBI)都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治疗后,使用规范化的护理对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较显著的效果,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也有极大的益处。

综上,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更明确的规定护理人员的职责,使得护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职责不明致使患者延误病情的的几率,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建议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脑梗塞规范化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大面积脑梗塞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患者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