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颅脑外伤急诊抢救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09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瞳孔补液外伤

吴 林

(徐州市儿童医院急诊科,江苏 徐州 221006)

颅脑损伤是较为常见的外伤,小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我照护能力较差,极易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及失足跌伤造成小儿颅脑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脑死亡[1]。其治疗原则以尽快给予急诊救治为主,使患儿得到有效的护理并安排手术进行治疗。然而由于小儿颅脑损伤具有病情变化快、急、危重的特点,一旦护理中出现差错即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优质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措施,进而利于降低护理差错,提升急救质量[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颅脑外伤患儿急诊救治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儿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14岁,平均年龄(7.55±0.78)岁;致伤原因:车祸6例,坠落4例,跌伤5例,其他5例。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7.48±0.76)岁;致伤原因:车祸5例,坠落4例,跌伤4例,其他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内容如下:(1)强化病情观察:颅脑损伤时,患儿禁止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变化。急性抢救期给予持续的动态心电监护,每隔10 min监测患儿血压、意识、瞳孔、呼吸等生命体征情况;视患儿受伤情况,为了避免搬运时受到再次压迫,加重病情,必要时选择合适颈托给予颈部保护,将颈部放于正中位置,患儿头部后仰,保持耳垂与嘴角的连线与地面垂直,从患儿侧面将颈托后半部分置入,对准下颌部位,保证与支撑处吻合,固定后使用魔力贴将前后两部分固定,注意松紧度适中,避免搬运。脑损伤使颅内压升高,患儿发生呼吸和心血管中枢紊乱,致使血压升高或下降、呼吸浅快或深慢、脉搏慢而有力或减慢等,提高监测频次,及时发现异常,并果断采取相应措施。患儿一侧瞳孔散大固定,意识障碍加重,光反射消失或迟钝,可能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和颅内血肿;瞳孔散大而不等,较大侧光反射强于较小侧,则小瞳孔侧可能发生脑疝;患儿面部潮红但无汗,一侧瞳孔缩小,光反射灵敏,可能为脑局灶性损伤;意识障碍,双侧瞳孔时大时小或缩小如针尖,表明脑干损伤;光反射消失,双侧瞳孔散大,为濒死。如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则可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形成脑疝,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干预;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头痛、呕吐等症状,及时判断有无脑疝发生,避免加重病情,如有异常立即告知医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注意备好各种抢救药物与器械,做好进行开颅手术的准备。(2)呼吸道干预:注意保障患儿呼吸道通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咽部、口腔分泌物以及血块,给予鼻导管进行吸氧干预,婴儿控制氧流量在0.5~1 L/min左右,幼儿控制于1~3 L/min左右;针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通气干预;保持患儿10~30°的斜坡位,降低颅内压,利于促进脑部静脉回流,改善脑部缺氧状况。此外,密切注意患儿双肺呼吸音情况,避免因呼吸道堵塞造成的窒息,如有哮鸣音出现,则立即给予雾化,翻身叩背等干预,按需吸痰。(3)补液干预:进行补液时密切注意补液量与补液速度,避免脑水肿;对于有明确脑疝、颅内血肿患儿及预防脑水肿者应使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但应注意快速滴注,其可在使用15 min后起作用,药效在2~3 h内到达高峰,应严密监护,避免针尖滑出血管造成局部组织肿胀或坏死;注意密切监测机体水电解质情况,确保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以亲切温柔的态度对患儿进行护理,通过抚触、语言等方式鼓励患儿勇敢面对治疗;使用讲故事、播放动画片、玩玩具等方法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强化与患儿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进行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患儿病情好转时给予鼓励,增强家属的康复信心,提升护理信任度与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干预后血压升高、致残、致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6,P=0.018)。

3 讨 论

小儿由于年龄较小,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给予神经系统检查,存在一定难度。一旦出现颅脑外伤,病灶可能较为隐蔽,且病情发展较快,如不能在黄金1 h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较易提升死亡风险,急救过程中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利于提升急救效果[3]。

优质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结合患儿情况,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利于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血压升高、致残、致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干预利于提升急诊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提升护理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患儿痛苦,阻止病情加重,进而利于提升患儿抢救成功率,保障抢救效率;同时给予针对性呼吸道干预,给予鼻导管吸氧,确保患儿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利于改善脑部缺血缺氧状况,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护理舒适度与护理质量;此外,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利于缓解患儿负面情绪,减轻患儿家属心理负担,改善预后,从而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4]。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利于提升颅脑外伤患儿急诊抢救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瞳孔补液外伤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瞳孔里的太阳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瞳孔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