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分析

2019-02-09石芹芳魏红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3期
关键词:顺应性导管风险管理

石芹芳,魏红芹*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DSA,江苏 淮安 223100)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主要应用冠心病诊断,此手术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具有较高的正确度,然而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提升手术临床安全[1]。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现将研究过程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大者为70岁,年龄最小值为40岁,平均年龄(58.8±2.4)岁为平均年龄。50例患者为冠状动脉造影术,30例患者为冠状动脉支架术。

1.2 方法

护理素质。定期对医护人员予以考核以及培训,确定导管室护理任务,而后采用层级管理模式,科室内采用监督举报制度,医务人员可相互监督,对于护理人员可实施分组管理,小组长需要量化评分护理人员工作熟练度意义操作情况,手术前护理。为了保证手术严谨,防止医疗事故,手术前需要对手术器械、设备、患者以及同意书签署予以核对,了解患者过敏史,术后由专人对患者实施护理,当患者出行后需要由专人陪同,以免产生摔伤事件[2]。此外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加大和患者的交流力度,将手术时容易产生的不良情绪予以告知,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手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血压、体温以及心率等指标予以监测,如果产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或者心动过缓时需要及时处理,将手术安全性提升。

手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饮食,即低脂、高蛋白、低盐以及高维生素等,并将术后注意事项予以告知,创建护理档案。

1.3 评估指标[3]

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摔倒以及摔伤事件发生率,而后评估患者顺应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数据

将SPSS 21.0统计学软件应用于此次研究中,对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以及整理,数据以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呈现,x2和t为检验指标,两组数据经对比如果数据间差异显著,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

护理风险管理前1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护理风险管理后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对比x2=10.0000,P<0.05,组间数据形成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顺应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管理前顺应性评分为(84.1±2.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6±2.6)分,护理管理后顺应性评分为(96.6±2.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1±1.3)分,组间数据经过统计比较t=31.3975,50.7692,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预见性风险管理

将责任细化至个人,在制度考核范围内加入日常工作,此外加大岗前模拟培训力度。护士长每日晨会需要对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予以点评,加强医务人员的风险理念。指导护理人员予以预见性管理,及时发现患者的临床表现,熟练操作各种抢救设备,熟知导管室内设备以及抢救药物应用后不良反应,同时了解配伍禁忌[4]。

3.2 护理风险管理

手术前需要检查抢救设备性能,如果设备性能不佳应及时处理。此外耗材、药物以及设备摆放位置有助于取放,尤其是临时起搏器系统,需要确保缓慢型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而后准备相关药物,其中包含硝酸甘油、利多卡因以及对比剂等相关药物。

3.3 加大护理风险管理力度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压力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对导管尖端情况进行观察,因为此位置为手术关键,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对压力异常予以识别。和造影显像相互结合对打结以及嵌顿予以区别。手术过程中需要对图形变化情况予以观察,告知手术人员终止手术判断原委,有助于实施相应的措施。如果血压水平降低可选择升压药物以及补液,如果收缩压在180 mmHg以下,可采用镇静药以及扩血管制剂,当患者血压稳定后可继续实施治疗[5]。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监测过程中,如果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需要予以患者面罩吸氧,予以其氧气支持。

医务人员需要有效区分室颤以及室速,如果患者持续产生室颤或者室速,指导做咳嗽动作,并且撤离导管至冠状动脉,而后对患者予以除颤护理。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心动过慢或者房室传导阻滞,可予以阿托品0.5~1 mg,如果处理无显著效果,可对其采用心脏起搏。医务人员还需要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予以识别,如果患者出现神志异常,可静脉推注阿托品1 mg,同时可选择快输液滴速方法,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选择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扩容方法予以处理,或者依据医嘱采用多巴胺。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提升患者的临床顺应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顺应性导管风险管理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