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好产品自己“说话” 陕西省镇巴县打造镇巴腊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体系

2019-02-09程笛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镇巴县腊肉监管局

文 程笛

10月22日,第26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幕首日,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地三方”成果发布暨镇巴腊肉全产业链安全溯源体系上线仪式在农高会上隆重举行。近年来,镇巴县利用自身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该县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决胜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印发《关于做大做强镇巴腊肉产业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决定》,立足质量和标准,发展“生态、优质”的养殖基地,创建“创新、安全”的加工基地,打造“全程,可控”的质量追溯体系,使用“规范、统一”的包装标识,使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得到有效保护,镇巴腊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得以延伸,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

以标准为主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镇巴县着力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成立镇巴腊肉地标修订领导小组,抓好地标修订工作。为体现标准的合理及严谨性,突出镇巴腊肉的特质,镇巴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了镇巴腊肉及腊肉市场的专项抽检工作,收集检测数据70余份,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分析检测数据结果形成镇巴腊肉地标理化指标修订的依据。镇巴腊肉地方标准(DB61/T 460-2019)已于2019年3月25日由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2019年4月25日起正式实施。

在此基础之上,镇巴县正在制定《镇巴腊肉标准综合体》,建设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包括建标准化养殖基地、规范化生产企业。对生猪养殖、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标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和规范,解决标准不全、加工工艺技术瓶颈等问题,研发新产品、打通产业壁垒,使企业能够以高标准为标尺,从内部管理到产品质量等多环节全产业链统一规范运行,实现传统产业重塑和再造。目前,该县共有生猪养殖基地10个、腊肉生产企业5家,处在腊肉产业发展的第一方阵。

以质量为核心,赢得消费者信任

市场上腊肉琳琅满目,品质参差不齐,而食品安全质量追溯是消费者辨别产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为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镇巴县市场监管局积极组织西农大专家教授深入企业和养殖基地调研,并多次召开交流座谈会,切实了解企业对产品研发、追溯及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最终形成《镇巴腊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方案》。

镇巴腊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市场监管和助推产业发展有机融合起来,采集腊肉在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的相关数据,为产品建立可视化产品档案,让镇巴腊肉质量安全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顺向追踪或者逆向回溯。贴上溯源码,每一块镇巴腊肉就有了“身份证”,让消费者能感知认知产品,使优质的产品自己开口“说话”,真正实现了镇巴腊肉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过程可控、结果可评,责任可究。通过镇巴腊肉全产业链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的建设,镇巴县市场监管局实现了寓监管于服务的模式,产生了助推一方经济的效果。

以品牌为目标,提高产品自身价值

为规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和“证明商标”的管理和使用,镇巴县市场监管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镇巴腊肉”产品包装设计,帮助企业规范使用包装,对包装设计、印刷使用、销毁等实行统一管理;实施企业自有商标和证明商标、专用标志的组合使用战略,进行品牌宣传,提高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自我保护,增加商品价值,扩大市场竞争力。

同时,镇巴县市场监管局不断清理整顿腊肉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规范腊肉市场管理,促进公平竞争。该局下一步将推动与市内其他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执法抽检,严厉打击擅自使用镇巴腊肉地理证明商标、冒充镇巴腊肉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好镇巴腊肉品牌。

猜你喜欢

镇巴县腊肉监管局
镇巴县动物防疫信息化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闲话“腊肉”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提示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监管局
镇巴县陈家滩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信阳腊肉,剪不断的乡愁与旧时光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镇村机构改革后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