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成就美好生活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圆满举办

2019-02-09施京京

中国质量监管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标准化

文 本刊记者 施京京

开放、创新、绚丽、生动……上海这座城市一直与这样的词汇紧紧相连,而在金秋时节,它迎来了又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10月14日至25日,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在这里举行,主题为“质量成就美好生活”。这也是时隔17年后,IEC大会再次来到中国召开。12天时间里,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3800多名专家出席此次盛会,参会的国家、人员为近几届IEC大会最大规模。800多场专业会议、推动1000多项电工电子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对国际标准化新趋势的探讨……紧凑的日程与思想火花的碰撞,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也映照着IEC主席詹姆斯·香农的感慨:“毫无疑问,IEC对中国至关重要,中国对IEC也至关重要。”

一场国际盛会

作为世界最具权威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成立于1906年的IEC素有“电工领域联合国”的美誉,在推动标准互联互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IEC汇集了全球173个国家、86个成员国和87个联络成员国,工作范围涵盖所有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组件、安全、互操作性、质量、性能、效率、电磁干扰、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等,其工作直接影响到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6个。从1957年正式加入IEC以来,我国一直将积极参与IEC国际标准化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予以推进。2011年,中国成为IEC常任理事国,以及IEC理事局、标准化管理局和合格评定局的常任成员。目前,我国担任IEC机构的13个主席、副主席和10个秘书处工作,以积极成员身份参与了99%的IEC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的国际标准专家注册人数达到2000多名。

在10月21日IEC大会的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目标,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等深度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制定和应用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加强标准领域国际合作。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国际标准,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国将继续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愿同各国一道,不断完善国际标准体系和治理结构,更好发挥标准在国际贸易和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宣读贺信的国务委员王勇强调,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加强标准领域国际合作、完善国际标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真诚愿望,必将为推动新形势下标准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王勇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人民向往更高品质、更加美好的生活,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健全高水平标准体系,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为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大会期间,与会各国代表普遍认为,此次大会中国方面积极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1100多名中国专家参会,向IEC贡献了79项国际标准提案,中国已经成为参与IEC国际标准化活动最积极的国家之一。同时,大会发布了首个中文版IEC国际标准,对于促进IEC国际标准在中国的广泛使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次大会也凝聚了共识,构建了更广的“朋友圈”。会议期间,中国积极与各国开展双多边交流,举行了23场会谈,首次举办了中国-美洲国家标准化合作对接会、金砖国家对话会,以及中欧标准化战略对话会等,签署了7个合作协议,举办了合格评定、互联网+智能检测等6场特色研讨会,安排了7条技术参观路线,展示了我国在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与合格评定成果,增进了中外标准化与合格评定交流。

10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此次IEC大会收获的累累硕果:圆满完成各项既定任务,召开了IEC全体大会和管理层会议,举办了国家委员会主席论坛,各专业领域的90多个技术委员会、200多个工作组举办了800多场专业会议,讨论推动了1000多项电工电子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促进了IEC组织治理,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IEC秘书长,推选出了年度青年专家领袖,围绕IEC战略规划的实施、IEC治理体系变革等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和前瞻布局;引领了国际电工电子标准化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前沿,本届大会聚焦国际标准化新趋势、新特征、新要求,通过公开研讨会等多种形式,重点研判、探讨了前沿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合格评定体系完善等内容,为未来国际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发展描绘了新蓝图。

IEC主席詹姆斯·香农认为,当前中国以及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非常有挑战性的重大技术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打造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的问题、能源网络问题、交通问题、智能制造等一系列问题,中国已经在上述重大技术领域成为重要的技术领袖,IEC中国国家委员会也在IEC大会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大量的中国技术专家活跃在IEC领域,尤其是新的一届IEC大会主席舒印彪先生就是来自中国。“毫无疑问,IEC对中国至关重要,中国对IEC也至关重要。同时,我们认为,技术标准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推进全球贸易以及促进全世界的经济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用更多的标准推动技术领域的发展,推动全球的贸易与繁荣,让中国和全世界都获益。”他坚定地说。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承办本届大会不仅是我国作为IEC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和贸易国应担负的责任,更是全面阐述中国标准化理念、主张,展示中国标准化最新实践成果和经验,巩固提升我国在国际上地位和影响的良好时机,对于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硬实力”和技术标准“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从“跟随”到“领先”

10月25日上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IEC主席交接仪式顺利举行。现任IEC主席詹姆士·香农和候任主席舒印彪先后发表演讲并在主席台握手致意。中国专家舒印彪将从2020年起出任新一届IEC主席,这也是IEC成立100多年来首次由中国人担任最高领导职务。

舒印彪现为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能源电力专家,他始终围绕超/特高压输电开展技术研究,积极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和电工学科发展。2008年,舒印彪开始参加IEC工作,并于2018年当选为IEC候任主席。“在这10年间,我国专家主导的IEC标准从27项增长到186项,我国电工技术从跟随、并跑到领先,科技研发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舒印彪以亲身经历诠释了我国为完善国际标准体系和治理结构发挥的日渐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输电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能耗、少占地、环境友好等特点。据舒印彪介绍,自201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的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送出一期、二期两个特许权项目,大量借鉴或采用中国技术标准,是中国电网技术标准“走出去”的标志性工程。该公司在实践验证的基础上,及时提炼形成国家标准,并转化为国际标准,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电压等级成为国际标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IEC建立了完善的标准体系,在巴西美丽山项目上实现了“走出去”。美丽山水电站装机1100万千瓦,建成后将成为巴西第二大、世界第五大水电站。两期送出工程建成后,将把清洁水电从亚马逊河流长距离输送到2000公里以外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负荷中心,带动近50亿元的中国电力装备出口。

舒印彪还讲述了一个“国际标准成就中国安全家电”的故事。电压力锅是全球消费者普遍使用的家电产品,由于各国的饮食结构和烹饪习惯不同,经常会在使用时出现爆锅和高温高压蒸汽伤人的恶性事故。通过对电压力锅国际标准的认真研究,中国家用电器行业不仅提出了弹性结构电压力锅的技术提案,同时也对现有标准中的防堵安全、泄压安全、合盖安全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全面提升了电压力锅产品的安全水平。电压力锅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不仅使全球用户能够放心地使用弹性结构电压力锅这一高安全性创新产品,也促进了整个电压力锅行业安全水平的提升,通过国际标准化舞台使具有“中国智慧”的好产品走向全球,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安全保障。该产业的龙头企业美的集团也获得了外销3年翻9倍的靓丽业绩。

在这个故事中,为电压力锅国际标准提供“中国方案”的,正是IEC/TC 61副主席、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副院长马德军和他的团队。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是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6)的秘书处挂靠单位,承担国内家电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负责国际电工委员会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技术委员会(IEC/TC 61)与家用和类似用途性能技术委员会(IEC/TC 59)的国内对口工作。当前,我国家电产品生产规模已居世界首位,家电产业技术日渐成熟,国际市场占有率日渐攀升,家电产品国际美誉度也日渐加强。在这一背景下,高远的国际标准化战略和积极的国际标准化实践将有力助推我国家电强国梦的实现。在马德军看来,IEC标准对中国整个家用电器行业的发展壮大起着巨大的引领作用,中国家电行业的国际标准化工作经历了跟跑、并跑和领跑三个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刚开始做家用电器时,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样的产品是安全的。IEC制定的标准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衡量质量的尺子,对初期家电产品的整个设计、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及其国际贸易过程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改革开放短短40年里,中国家电行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IEC提供的助力是分不开的。”马德军认为,家电行业是IEC标准化工作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在家电行业发展之初,我国就把IEC标准等同采用为该行业的国家标准,使家电行业站在一个国际标准的高起点上,在标准建设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豆浆机是少数由中国人发明的小家电产品之一。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我国国家标准为基础,提出了豆浆机安全国际标准提案。整个提案过程历时两年,包含我国豆浆机提案内容的新版国际标准最终于2012年11月顺利发布实施,使豆浆机行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豆浆机国际标准的制定,立足于提高豆浆机产品的整体安全使用水平,特别是对消费者在使用豆浆机过程中,多加豆料、意外断电等情况进行了严格规定。豆浆机国际标准实施后,全球豆浆机厂家都按照“中国造”的国际标准规范生产,在保证全球消费者购买到安全放心的豆浆机同时,也为我国小家电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争得了话语权。

从“跟随”到“领先”的过程中,中国对IEC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自主研发的接地异常防护技术被正式写入IEC国际标准,对全球热水器行业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中国率先提出的IEC冰箱保鲜国际标准,将进一步推进全球冰箱技术的发展。中国在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工作思路和研究正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希望把这么多年积累起来的科研成果、标准化成果与世界各国分享,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也是指导我们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一个基本方针。”谈到参与IEC工作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许,马德军充满信心。

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在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同时,我国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也正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变革的使能技术,是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在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工业测控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欧阳劲松看来,标准化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助推器”。“智能制造能帮助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效率,还能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因此,智能制造被列为我国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欧阳劲松坦言,智能制造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而且涉及大量信息处理和传输、智能化技术,因而标准化是实现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没有标准化,制造系统和生产设备就没法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利用。

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测试、管理和评价是国际共同关注的共性关键技术热点问题。智能制造装备可靠性指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国产装备的最大短板和发展瓶颈。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统一、完整、成体系的可靠性方法和标准,导致行业可靠性要求缺失、产品可靠性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产业的发展。

2015年5月,欧阳劲松带队参加IEC/TC65顾问组会议,促成IEC自动化设备及系统可靠性特别工作组的成立,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丁露博士出任工作组组长。2019年6月7日,经IEC/TC65投票,我国自主提案《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靠性 第1部分: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数据保证及其来源规范》以87.5%的赞成率通过技术规范(DTS)投票,发布为IEC/TS 63164。这是在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可靠性领域我国提出的首项国际标准,规范了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数据的计算、实验室测试和现场观测方法,填补了国际空白。此项国际标准的成功发布,表明我国在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可靠性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各国认可,它将为提升制造基础核心装备整体性能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据欧阳劲松介绍,作为智能制造核心国际标准化组织IEC/TC65和IEC/SyC SM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长期积极推动智能制造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在IEC/TC65及其4个分技术委员下属的60个工作组中,我国共派出74名技术专家参与28个智能制造相关的国际标准工作组。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已有26项,其中16项已正式发布。

作为质量安全责任主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IEC标准,并积极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企业最重视的是标准化的作用。就标准化的作用而言,我认为标准化是加速科技创新发展的催化剂。标准化对技术创新的意义在于,技术创新是在总结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并且按一定规范和约定进行创新。”舒印彪指出,标准化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创新知识、积累创新成果、提高创新效率、扩散创新成果,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基于技术标准的技术创新成为一种高层次竞争手段。标准还可以促使公司更加专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不必担心做重复性工作,促进质量控制、检测和认证。技术创新依赖标准化,离开标准化就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产业化。中国企业要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向标准的转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主动参加国际治理体系的重构,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标准在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IEC要把握这一趋势,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和治理结构,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在发表就职演说时,舒印彪看到了IEC发展新的机遇与挑战。此刻的会议中心窗外,是明丽的蓝天白云。

对于中国标准化事业来说,这场盛会,是闪光脉络的延续,也是崭新征程的开始。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标准化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中医舌诊术语英译国际标准探究
关于推进实施CTC标准化运用站段的实践与探索
标准化简述
腐蚀控制领域3项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出版
中国主导制定三项腐蚀控制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 22992-2:2020正式发布
大棚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