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依赖病房的建立

2019-01-31金国荣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床位本院套管

祁 琴,金国荣,荆 迪,陈 蕾

(1.浙江明州康复医院护理部,杭州 312000;2.浙江明州康复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312000)

临床上习惯把病情稍不稳定并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送往ICU,造成ICU床位、设备及人员相对不足的同时有些患者在ICU也容易产生监护室综合征[1];有时又不得不将某些较重的患者直接送回普通病房,给普通病房加大工作压力,也增加重危患者重返ICU的几率。设置高依赖病房(High Dependency Unit),可以弥补这方面的遗憾[2]。HDU病房可以为患者提供24小时密切医疗监测和护理,同时可以开展早期积极床旁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3],为积极提高重症患者的康复预后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中心于2016年5月建立高依赖病房(HDU),设有床位16张,运作效果良好,2017年5月床位增加至31张。此举有效缓解本院ICU床位紧张的问题,并帮助ICU患者把握住最佳治疗时机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运行至今,成效显著。

1 HDU硬件和人员配置

本院选择将ICU对面的普通病房改建为HDU病房。每个病房配备相应的呼吸机、监护仪、气垫床、营养泵等,整体医疗设备配置需求比ICU少。每个病房配备一套护士专用桌椅;另设立单独的治疗室、处置室、护士站。再增设门禁系统与普通病房隔开,工作人员按指纹解锁后方可进入。HDU在硬件设施上,更强调的是大型康复设备的接入,每个病房有足够大的空间放置床边脚踏车、轮椅转移设备、床边站立床等。患者如病情加重或需抢救,可直接转回ICU进一步救治;如病情好转可转出至门禁外的普通病房,即ICU-HDU-普通病房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疗链。HDU对医师、治疗师、护士的配置有严格的要求,不但要拥有扎实的临床各学科基础知识,更要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护理团队以经过ICU专业培训、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为主,医师由ICU医师兼顾。床∶护比例为1∶0.3~1,床∶医比例为1∶0.25~0.17,另再配置护工4名;相比原来ICU的配置,节省很多人员的开支。

2 HDU患者收治及转出的标准及相关制度建立

收治HDU患者的标准不易确立,本院主要参照美国zimmerman[4]及国外常用的两个评分系统,即Cullen改良的TISS及Morgan改良的APACHE评分系统(表1)。本院临床根据这两个评分系统再结合临床实际、患者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康复早期(此期为疾病的急性期)患者经ICU、急诊及相关临床专科治疗后,病情较重但血流动力学稳定,有严重或明显功能障碍、康复潜力较大并具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即可转入HDU。根据临床收治的经验逐渐确立HDU的收治标准为:①经ICU抢救后生命体征稳定仍需康复治疗的患者;②颅脑损伤伴意识障碍或带有气切套管;③脑血管意外伴意识障碍或带有气切套管;④脊髓损伤带有气切套管或循环不稳定;⑤呼吸衰竭需长期使用呼吸机或需进行序贯撤机;⑥慢性心功能不全终末期需行心脏康复治疗;⑦缺血缺氧性脑病伴意识障碍或带有气切套管。根据患者的病情,当患者停用呼吸机、气切套管拔除后,生命体征及病情平稳,无泌尿及呼吸道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患者ADL评分提高,家属照顾患者能力的评分提高,两项评分中有一项达到60分以上,患者可遵医嘱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表1 APACHE评分

注:无论向左向右,评分越多,预后越差。根据病情可能恶化的倾向性,决定是否收入HDU

同时根据HDU病房医护人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及24小时开放式陪护的特点重新制定一套HDU的管理制度:《HDU每日工作流程》、《HDU各班护士工作职责》、《HDU院感质控标准》、《HDU应急预案》、《HDU陪护、探视制度》等,使得病房运作有据可依,并根据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相关制度的修改及完善。

3 结 果

本院HDU自开科以来,共收治患者270例,男194例、女76例,年龄12~93岁、平均42.5岁。其中20例发生病情加重转回ICU,15例转至外院行进一步治疗,241例好转转出至普通病房。入住时间2~120天,平均65天。200例气管切开患者,145例成功拔除气切套管;175例患者ADL评分由入病房时的17.1分上升至32.1分;患者家属能掌握为患者擦身、翻身、拍背、更换衣裤、协助进餐、留置胃管的护理、大小便的护理、协助患者床和平车及轮椅之间的转换、协助患者床边坐立及行走等方法。入住期间发生意外拔除胃管5例,拔除深静脉置管1例,拔除气管套管1例,发生难免压疮2例,无跌倒、坠床、烫伤、走失、自杀等意外事件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7.13%。

4 体 会

4.1节约医院的经营成本HDU病房介于ICU和普通病房的医护人数配比,比ICU较少仪器设备要求,相比ICU节省很多设备和人员的开支[5],同时也减轻ICU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6],大幅度节约医院的经营成本,加快ICU床位的周转率。

4.2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入住HDU病房,缩短患者ICU的住院天数,使得住院消费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患者多数自理能力差或者不能自理,需请护工照顾,家属经济负担很重。HDU病房实行24小时开放式陪护,医护人员可指导陪护的家属参与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照顾,节省其雇佣陪护的费用,减轻家属的负担[7]。

4.3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抓住最佳康复治疗时机ICU患者虽生命体征平稳,但因无法脱离呼吸机,病情相对较重,无法直接转入普通康复病房,这就造成ICU床位积压,周转率低下。HDU病房的建立,使得以上这部分患者能及时从ICU转出,加快ICU的床位周转,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ICU患者长期卧床、制动,无法进行任何活动,器官、关节、肌肉等都会出现功能障碍[8],有的患者会出现谵妄症状[9]。HDU的建立,打破这种常规,患者即便带着呼吸机,也可以在病房里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如床上踏车、床边站立,呼吸机携带下高压氧治疗等,为患者抓住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

4.4提高患者全身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HDU病房给患者提供密切的医疗监测和护理,并同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使得患者更早更快地进入到康复治疗的循环过程。这一举措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全身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感染风险大大降低[10]。医师、护士、治疗师、护工、家属的全程参与各司其职,使得患者能合理、有效地接受康复、诊治,创建区别于ICU的良好、合理的诊疗环境。

4.5改变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家属满意度HDU病房的建立,限定一个家属可24小时陪护,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护士需改变服务理念,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社会文化背景及健康需要,掌握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技巧;同时家属24小时陪护在旁,还可以消除或减轻清醒患者心理问题,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11]。护士在完成本职护理工作的同时,指导家属照顾患者,使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中,并对护士的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既增加护理的透明度,也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度,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4.6院感需要严格把控本院的HDU患者除从本院ICU转入外,其余全来自外院,在入住本院前在外院已接受过手术或紧急处置,多半携带有多重耐药菌及肺部感染,所以入院第一步做好感染的筛查登记、感染患者的隔离以及后续跟踪很重要。24小时开放式的家属陪护,也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每一个患者入住HDU病房后,责任护士需对陪护的家属进行院感基础知识的宣教,主要从洗手、床边环境的管理、隔离衣的穿脱要求、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的正确分类、陪护与探视的时间与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及时进行评估家属的掌握度,未达到完全掌握的家属,护士每日再进行宣教直至家属完全掌握。同时病区的院感质控护士每月定期进行1~2次统一院感健康讲座,让家属认识到院感把控的重要性,提高其参与性和配合度。

HDU病房的运行,医师需要把控好收治标准,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新病房制定的制度和流程去管理、工作,并在运行中不断提出改进的意见。HDU病房的建立既缓解ICU的床位紧张,便于一般危重患者(单一器官衰竭)从HDU病房安全过渡到普通病房,又便于部分病情加重的患者及时转回ICU进行抢救。其节约医院的经营成本;缩短患者在ICU的停留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很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保证更好的功能恢复水平;改变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家属的参与度与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床位本院套管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塔河油田套管坐挂异常原因及对策分析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