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民族医药治疗面瘫的研究※

2019-01-30李国徽杨世刚王银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壮医面瘫医药

李国徽 杨世刚 王银宁

(银川市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宁夏 银川 750001)

面瘫是现代中医教材的称谓,在古代就有中医文献中称为“卒口僻”“口 ”“目僻”等,其中“卒口僻”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还记载了其临床所表现的症状和病因病机。西医学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 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对此疾病的治疗暂无特别好的药物及方法,而我国不同民族对此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众所周知,面瘫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以致气血阻滞,经气不通,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致病。中医药对此病的记载自古就有,现代中医对面瘫的研究文献较多,对面瘫的发病、病因、病机及治疗有全面的研究及论述,在治疗上涉及针灸、中药、中药外治、针药联合等各方面的治疗方法。通过长期的研究及临床实践,以及近十年中医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综述[1],主方主要涉及到以牵正散、补阳还五汤、大小活络丹,另外还有防风汤、血府逐瘀汤、解毒活血汤、三白五虫汤等。主要作用以祛风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之功效为主,临床上用药较多的中药有防风、蜈蚣、白附子、川芎、全蝎、僵蚕、地龙、赤芍、当归、桃仁、黄芪、红花、白芷、熟地黄、半夏等药。另外,中药外治在治疗面瘫上,通过近十年中医人的努力,中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也就是说中医外治治疗面瘫上也形成了较多的方药和方法。较多的有采用单验方,以白芥子粉、马钱子、黄鳝血、麝香粉、巴豆油、蓖麻油等,选用复方外治的有,如血府逐瘀汤、加味牵正散、益元蠲痛膏、牵正散等,多用僵蚕、全蝎、白附子、蜈蚣、白芷、黄芪、防风、冰片、乳香等,外用的敷料一般都有橡皮膏、塑料制品及外用膏药制品等,外用的常用粘合剂包括:凡士林、松香、羊毛脂、蓖麻子、鸡蛋清、白酒、香油等。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较之西医治疗疗效、优势及副作用来说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疗效。

而针灸治疗面瘫目前是各临床科室首选的方法,贝尔面瘫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早期就有较明确的临床研究证明针灸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优于西药[2]。不仅疗效优于其他,而且无副作用。近年来针刺治疗面瘫的较高质量的RCT文献报道研究得出结论,针灸越早介入越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比较广泛应用及广泛推荐的有使用电针或毫针刺结合灸法进行治疗,疗程为每日1次。针灸治疗取穴主要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因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目的在于疏通阳明。配合选取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为辅,因太阳经可祛风散寒,化痰通络,配合少阳远端穴位共同调和气血,濡养筋脉肌肉,初期用泻法,后期用补法,补泻结合,共奏调和气血、祛风散寒之功效。临床上较为广泛运用的穴位有风池、翳风、牵正、下关、攒竹、百会、阳白、地仓、合谷、迎香、足三里、太冲、关元等,再根据临床辨证临症加减,风热者加风池、曲池等,风寒者加风池、大椎,风痰阻络者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膈腧等。

蒙医学中面瘫称为“赫依性瘫”[3]或“赫依天天拉达拉”蒙医学认为,面瘫是三根失衡而巴达干、赫依偏盛,侵犯头颅部或颜面部白脉,阻塞其传导功能,气血滞留不畅[4]造成面部肌肉、经络痹阻,引起脸、嘴、唇等面部歪斜的症状。蒙医药在治疗面瘫上亦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及方案。白金龙等[5]用蒙药治疗12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服用蒙药“扎味十三丸”联合针刺治疗,其有效率达 100%。白德盛等[6]运用针灸、红外线并结合蒙药肉豆蔻-5、通拉嘎-5治疗面瘫,其治疗总有效率达100%。木其尔等[7]对蒙医药治疗面瘫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对其他民族来说亦可以借鉴与参考。

壮族医学对面瘫的治疗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有较为独特的壮医针刺治疗,其根据壮医针灸“痿肌痛沿麻络央”[8]的原则,以“以痛为腧”的基本取穴原则,取面部诸痛、酸、痒、肿、麻痹、瘫痪肌肉或疱疹等局部反应点,配脐内环穴[9](心、肝、脾胃、肺、大小肠),罗本华等[10]运用壮医“以痛为腧”的基本原则,采用面部等反应点、配合脐内环穴治疗面瘫,并与中医针灸治疗相对比,其总好转率达98%,认为壮医针灸治疗面瘫与中医针灸治疗面瘫具有同样优势。王凤德[11]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壮医经筋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其通过壮医经筋手法治疗面瘫与传统针灸治疗面瘫对比研究观察,其研究发现运用壮医经筋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传统针灸疗法,所以在此疾病的治疗上壮医经筋疗法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且壮医治疗有“简”“易”“效”“廉”[12]等特点,银川壮医针刺时比较适宜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藏医认为面瘫是由于人的无知引起三邪既贪、痴、嗔,三邪引起隆、赤巴、培根紊乱而导致。藏医对其治疗采用口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藏药、外治行局部蒸浴和穴位艾灸的综合治疗,其治疗效果亦具有明显的疗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藏药的运用上基本处方为早上二十五味珍珠丸1粒,中午如意珍宝丸四粒,晚上十八味杜鹃丸2丸。目前藏医药对面瘫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较少,还有很多的临床与资料需要去实践研究。

维族医学与回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是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发展和衍化形成的独特医学。杨立峰[13]运用针灸配合巴豆外敷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突出。何晓华等[14]通过对回药巴豆蓖麻散外敷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研究发现其优势明显优于常规电针疗法,宁夏作为回民聚居点,回医药的研究渐已走上日程,对面瘫的研究还缺乏相关资料的研究与实验,需要我们不断的深入研究,挖掘新的方法与方药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面瘫作为一种周围神经性疾病,不仅与其他疾病一样带给人很大的痛苦,更损害到了人们的形象与尊严,对此疾病的治疗是我们中医药的优势,通过对各民族医药治疗面瘫的论述来看,各民族医药治疗面瘫均有其独到的理论指导和独特手法与方药,但均未形成统一的临床指导理论,一方面是对各少数民族医药的研究较缺乏,还需要不断的去实践研究,另一方面是各民族医药人才的匮乏,缺乏相应的人才去整理、归纳、研究、总结。综上所述,我们一方面要发扬我们中医药、针灸治疗面瘫的传统优势,更要推陈出新,综合各民族医药治疗面瘫的优势,采长补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努力使我们的民族医药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的卫生健康,使中医药能在更多的疾病治疗上具有更多的发挥。

猜你喜欢

壮医面瘫医药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平衡气血原则临床研究进展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