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香薰疗法抗抑郁现状及进展※

2019-01-30左安娜刁建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郁证香薰抗抑郁

梁 祺 左安娜 刁建新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与其处境不相符合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厌食,睡眠质量差。严重者可伴有自杀观念,自杀行为,或木僵状态,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照料的能力[1]。大多数人将抑郁症与中医学中的郁证归为同一种疾病,实际上在《景岳全书·郁证》中讲:“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曲淼等[2]分析指出,张景岳认为五气之郁是由于各种病因致使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的人体气血津液等痪滞不通,所谓因病而郁(疲)。而情志之郁则是因为情志的抑悒,导致症状的出现,即因郁而病。故中医有关抑郁症的记载只见于“郁证”范畴中的一类,抑郁症只是较符合张景岳所描述的因郁而病的郁证,并不等同于中医“郁证”。可以说,中医学的郁证包含有抑郁症这一疾病。

1 产生机制

1.1 西医机制

1.1.1 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 目前普遍认为抑郁症是由于脑中单胺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 和5-羟色胺(5-HT)功能不足所致。Bunney等[3]首先提出了抑郁症 NE功能降低的假说,Schild Krau认为抑郁症的发生是由于脑中NE不足所致,中枢神经系统中NE含量下降,则发生抑郁症,反之则发生躁狂症。1975年Randrup首先提出,多巴胺(DA)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病。Maj等证明,几乎所有的长期抗抑郁治疗的患者都会增加DA诱导的奖赏反应。相应的,目前所有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实质上都以5-HT或NE为作为治疗抑郁症药物的靶点。

1.1.2 受体假说 有理论提出抑郁症是脑中NE/5-HT受体敏感性增高的缘故(即超敏),其中以5-HT受体功能改变更为引人注目。临床研究证明一些抗抑郁药物有下调肾上腺素受体和5-HT受体敏感性的作用[4]。

1.1.3 其他假说 还有一些有相关报道的假说,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假说、抑郁症的细胞分子机制假说、细胞因子、兴奋性氨基酸及内分泌激素假说等[5]。

1.2 中医机制 中医郁证中包含有现代医学的抑郁症,而情志内伤是郁证的主要致病原因,但情志因素是否能造成郁证,除了与精神刺激的强弱和时间长短有关之外,也与人的机体对情绪的调节能力有密切关系。《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曰:“诸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说明机体脏气也是郁证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郁证的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1 肝失疏泄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素问·举痛论》里说“百病生于气也,”肝是调节情志的主要功能单位,当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即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出现腹胁少腹胀痛或窜痛,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等症。

1.2.2 脾失健运 脾的生理功能一为主运化,主升清。《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云:“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当脾功能失调时,脾的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功能也受到影响,脾脏虚脱,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导致痰液粘稠,痰浊则会导致痰火,人体则表现为头晕乏力,容易疲劳且精神恍惚,严重者心气郁结,形成抑郁症。其二,脾主生血与统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一旦出现损伤,人体形成气血的过程便会受到阻碍,造成气血两亏、心血不足,进而使得人体心神失调,表现出情绪低落、自卑并且容易产生疲劳。

1.2.3 肾阳不足 谢磊等[6]认为《易经》已明确提出“阳主动”的理论,《伤寒论》中也提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肾作为元阳之本,当肾阳不足时,身之阳气不能被鼓动,阳郁不达,患者就会出现情绪低迷、精力减退、嗜睡无度、懒散恶动,自觉无助、无望等表现。

2 中药复方临床应用研究及成就

郭保全等[7]从肝、心、脾、肾四脏入手,对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肝失疏泄,痰气郁结者,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以疏肝解郁,行气化痰;忧思伤脾者,选用归脾汤加减,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心肾不交,虚热内扰者,选用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以补养心肾,安神解郁。

郝卫平[8]将抑郁症分为虚证和实证,实证方面的治疗,肝气郁结选用柴胡疏肝散,气郁痰阻选用半夏厚朴汤,气郁化火选用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气滞血瘀选用血府逐瘀汤;虚症方面,分肝郁心虚、忧郁伤神、肝郁脾虚、肝肾阴虚、心脾两虚等症,分别选用柴胡疏肝散合天王补心丹、甘麦大枣汤、柴胡疏肝散合归脾汤、杞菊地黄丸合一贯煎、归脾汤进行治疗。

蒋有倩[9]对于肝郁气滞证,选用丹栀逍遥散进行加减来疏肝理气解郁;肝郁虚热症,选用黄连温胆汤进行加减来清降肝火、化痰解郁;心脾两虚证,选用归脾汤加减来健脾养心、益气养血;心肾不交证,选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进行加减来交通心肾。熊抗美[10]对于肝气郁结型,采用疏肝和胃的治法,用柴胡疏肝散进行加减;肝郁化热型,采用清热平肝的治法,用栀子豉汤合甘麦大枣汤进行加减;心肝火旺型,采用清肝泻火的治法来达到安神的作用,用交泰丸合三黄泻心汤进行加减;肝肾阴虚火旺型,采用滋补肝肾降火的治法,选用滋水清肝饮加减。

由此可见,当代医家大多从调理肝、心、脾、肺、肾五脏来入手,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养心等方法来进行抑郁症的治疗。

3 传统抗抑郁西药的弊端

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大多数西药的疗效有限,易产生耐药性,且不良反应明显。如上文提到的单胺假说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抑郁症发病及治疗研究的核心内容,有研究表明脑内单胺水平的降低并不会引发抑郁症,并且传统的抗抑郁药只对约60%~70%的患者有效,而根据单胺假说研发出的药物并没能在疗效上有所提高[10]。还有研究表明,服用一线抗抑郁药后仍有约50%的患者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又有超过30%抑郁症患者经过治疗后收效甚微,也就是那些临床指的难治型抑郁症患者。部分服用药物有效果,或者联合用药效果较好的患者也面临着一些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如服用丙咪嗪的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病率约为30%,SSRI的发病率通常在30%~60%,解决方案有换药,比如从SSRI或SNRI换成依他普伦可以增强性功能[12],但是仍然无法避免抗抑郁药物的最常见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该症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会逐步缓解)[13]。

4 中药香薰疗法的研究及疗效

中国香文化与中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最早将“香薰”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介绍于世,称为“灸疗”和“香疗”[14]。芳香疗法从广义上是指用芳香药物来预防治疗疾病,包括内服外用。应用芳香药物通过嗅觉器官或皮肤吸收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属于外治法。芳香疗法的外用途径常见的有:嗅鼻法、香佩法、香身法、环境香气法等[15]。而《香乘》中也有关于药物以香薰的方法治疗疾病的功能的介绍,如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檀香理气和胃、散寒止痛;安息香开窍醒神、行气活血;龙脑香可治疗闭证神昏、目赤肿痛[16]。

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作压力和对于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人们越来越倾向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香薰疗法使用方式简便,在家或美容院等机构就可以进行操作。通过按摩、薰蒸等方式,让药物的有效成分随着血液和体液运送传到人体内部器官,补给肌肤与人体各部位的营养,协助人体排毒、排废物与安定神经系统,促进身心协调平衡,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彻底美化、改善肌肤与调整体质。香薰的形式呈多样化趋势,如香氛蜡烛、香薰灯、香薰沐浴、精油香皂等,面向群体广泛,也是香薰疗法取得成功的优点之一[17]。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应立英等[18]团队发现给患者应用香薰疗法降低焦虑水平是因为特定的芳香精油(如薰衣草、天竺葵)可以影响脑电波,从而引起行为的改变。此外,其团队还发现香薰触摸疗法有助于妇科患者术前焦虑的控制,可有效地降低术前焦虑水平。在1例高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综合能力训练过程中,亦联合香薰抚触对其进行护理,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原因是香薰精油为小分子结构,易溶于水,通过皮肤按摩能很快吸收,将信息直接传递到脑部,使大脑前叶分泌出内啡肽和脑啡肽两种荷尔蒙,使患者精神舒适,不仅有利于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排出体内毒素,增强免疫力、利胆、抗胃肠胀气的作用[19]。

在围产期减轻产妇顺产或剖宫产的疼痛感,在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几率中,香薰疗法也起到了一定的治疗作用。雷玉妃等[20]研究发现香薰疗法配合穴位按摩可有效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觉,缓解产妇的精神、心理压力,起镇痛作用,同时香薰精油具有抑制焦虑、抑郁情绪产生的功效,能有效放松产妇的精神状态,利于缩短产程和加快产妇产后的恢复。

何杏等[21]将进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比较2组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及焦虑和不良情绪的程度,得到结果。即观察组产妇术后24、48、72 h的疼痛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认为产后香薰按摩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大大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改善产妇焦虑不良情绪,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且实施过程无不良反应。

刘静等[22]通过实验证明薰衣草精油香薰疗法有镇静安神作用,且与目前许多精神类镇静药物相比,几乎没有对小鼠的运动能力产生损害。

殷玲等[23]通过研究香薰疗法对痛经大鼠胸腺、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发现当归香薰精油不仅对缩宫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还能较好地抑制子宫平滑肌。即香薰疗法能有效缓解女性痛经的不适症状。

李明亚等[24]通过小鼠尾悬挂实验研究石菖蒲有效成分的抗抑郁作用,结果显示石菖蒲水煎剂与氟西汀一样可以对抗大鼠、小鼠的失望行为,使实验动物的绝望行为(不动时间)降低,具有抗抑郁效应。

在其他疾病治疗方面香薰疗法也可发挥其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如在面对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简称DA)时,临床医生也会使用芳香疗法缓解牙科患者的焦虑状态,邓伟华等[25]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anxiety scale,MDAS)测量 3组患者不同治疗时期DA水平的变化,并对牙种植术前后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组患者的DA值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C组下降最为明显。同一组内种植术前后DA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故对于行口腔种植术的患者,心理护理配合香薰疗法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国外研究对应DA的最新方法也是芳香疗法,如J.Lehrner等[26]使用柑橘和薰衣草精油对DA进行缓解和治疗。

潘雪红[27]在治疗眼科白内障手术时也选用香薰疗法配合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焦虑缓解,林静[28]选用香薰疗法对腹部外科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提高睡眠质量。

5 总结与展望

有研究表明,当前世界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5位,它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无尽的困扰和沉重的负担[29]。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由于西药治疗抑郁症效果不理想,近年来中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及方法被广泛研究,而中药香薰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被更多的使用于各个方面。如采用香薰疗法可使术后患者恶心评分降低,可降低术前患者焦虑程度[30-31]等。在临床运用上中西医结合,配合香薰疗法的效果往往优于单药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中药药理学理论与技术的进步更为中药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更合理的科学解释与科学依据。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化,香薰疗法有望在未来更上一个台阶,为中药及新型治疗方法提供更有利的帮助。

猜你喜欢

郁证香薰抗抑郁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北京三里屯观夏香薰体验零售空间
有了这个助眠香薰机,二哥告别了失眠
香薰有助睡眠吗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郁证病名解析❋
香薰要用对原料
当药黄素抗抑郁作用研究
颐脑解郁颗粒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
舒肝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